-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四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12634
- 條形碼:9787573212634 ; 978-7-5732-1263-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四輯 本書特色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隋唐五代十國史研究室、宋遼西夏金史研究室、元史研究室合力打造的室刊,集中展示古代史研究所上述研究室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每期并邀約業界知名人士撰寫專稿,內容集隋唐、五代十國、宋、遼、金、元史為一體,舉凡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有專論,以大歷史、大視野的角度對中國古代進行全面考察,論題涵蓋隋唐遼宋金元史的前沿學術課題,重視史料、不尚空言,關注問題、鼓勵創新,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四輯 內容簡介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隋唐五代十國史研究室、宋遼西夏金史研究室、元史研究室合力打造的室刊,集中展示歷史所上述研究室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每期并邀約業界知名人士撰寫專稿,內容集隋唐、五代十國、宋、遼、金、元史為一體,舉凡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有專論,以大歷史、大視野的角度對中國古代進行全面考察,論題涵蓋隋唐遼宋金元史的前沿學術課題,重視史料、不尚空言,關注問題、鼓勵創新,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四輯 目錄
隋唐統一:延續與創新 孟憲實
略論陳寅恪的“趙宋文化造極說” 虞雲國
遼金文化芻議 楊 軍
西夏在中國的歷史地位及其文化主流 史金波
思考北方民族史研究中的跨時代、跨地域文化傳承問題 劉迎勝 【專題研究】
《大唐開元禮》郊祀的親、攝儀差異與原因考釋
——《大唐開元禮》劄記之八 吳麗娛
唐代男子服“黃”衣考辨 黃正建
新見唐代后妃墓誌舉隅(二) 陳麗萍
唐代“終南捷徑”現象新探 葉清磊
後唐明宗李嗣源與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結義考辨
——兼談晚唐五代的義親關係和政局變動 馬馳原
遼李仁洽二妻墓誌考釋 孫建權
契丹小字詞語“”考釋 傅林 王蕊
女真進士與金代政治 關樹東
塔塔統阿家族與元代政治生活
——兼論諸王哈剌察兒父子史事 陳 希 【地方史志】
從《寂照院記》看“屠甸”的演變及其歷史意蘊 【海外擷英】 168
《宋版的形態特徵及其鑑別法》譯註 〔日〕長澤規矩也 著
王博涵、董岑仕 譯 董岑仕、王瑞、張良 校 168
據帝諱闕筆鑑定宋刊本須知 〔日〕長澤規矩也 著
董岑仕 譯 王瑞、王博涵、張良 校 198
遊牧者:哈剌契丹與遊牧民族之間的關係(上) 〔以〕彭曉燕(Michal Biran)著
王蕊 曹流 譯 200 【讀史短劄】 216
清代蕭山出土唐《公都殘墓誌銘》續跋 余輝 鍾妙明 216
關於史書繫年的一點思考——《宋會要輯稿》校讀劄記一則 林鵠 220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四輯 作者簡介
康鵬,碩士研究生導師,男,1977年生,江蘇宿遷人,F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宋遼西夏金史研究室主任。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系學習,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00年9月至2008年1月,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學習,師從劉浦江教授,先后獲得歷史學碩士、博士學位。2008年7月來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遼金史、契丹語言文字。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