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日民法的近代化和法典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9621
- 條形碼:9787208189621 ; 978-7-208-18962-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日民法的近代化和法典化 本書特色
中國法制史源遠流長。從《法經》到《大清律》,中華法系從唐朝起即對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發生重大影響。然而,19世紀下半葉,伴隨著明治維新,日本在步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同時,其法制也相應地走出中華法系而開始西化。而中國則直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才初步確立近代法律體系。中日兩國法制改革的道路和結果差異巨大。
本書擬通過對中日兩國民法近代化和法典化的比較,揭示造成中日兩國民法近代化不同結果的成因,論述立法工作中如何做到保持本國法律傳統與繼受外來法律文化的協調統一,并試圖引出民事立法的歷史經驗教訓,以期對我國民事立法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鑒。
中日民法的近代化和法典化 內容簡介
中國法制史源遠流長。從《法經》到《大清律》,中華法系從唐朝起即對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發生重大影響。然而,19世紀下半葉,伴隨著明治維新,日本在步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同時,其法制也相應地走出中華法系而開始西化。而中國則直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才初步確立近代法律體系。中日兩國法制改革的道路和結果差異巨大。
本書擬通過對中日兩國民法近代化和法典化的比較,揭示造成中日兩國民法近代化不同結果的成因,論述立法工作中如何做到保持本國法律傳統與繼受外來法律文化的協調統一,并試圖引出民事立法的歷史經驗教訓,以期對我國民事立法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鑒。
中日民法的近代化和法典化 目錄
引言
**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民法近代化”釋義
第三節 研究的現狀和意義
第四節 研究的對象、內容和方法 **章 中日民法近代化的歷史背景
**節 相似之處
第二節 相異之處 第二章 中日民法近代化的開端——《大清民律草案》與日本“舊民法”的比較
**節 立法原則的比較
第二節 立法過程的比較
第三節 編制結構的比較
第四節 主要內容和特點的比較
第五節 影響和評價 第三章 中國民法近代化的發展——北洋政府《民律草案》
**節 立法背景
第二節 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
第三節 立法過程
第四節 編制結構(兼與《大清民律草案》相比較)
第五節 法典的性質
第六節 法典的特點
第七節 評價和反思 第四章 中日民法近代化的完成——《中華民國民法》與日本明治民法的比較
**節 立法背景的比較
第二節 立法原則的比較
第三節 立法過程的比較
第四節 編制結構的比較
第五節 性質和特點的比較
第六節 影響和評價 第五章 中日民法近代化從開端走向完成
**節 《大清民律草案》與《中華民國民法》的比較
第二節 “舊民法”與明治民法的比較
第三節 中日民法近代化不同階段的比較 第六章法制近代化中的重大論爭——清末“禮法之爭”與日本“法典論爭”的比較
**節 清末“禮法之爭”和日本“法典論爭”的概況
第二節“禮法之爭”與“法典論爭”爆發的必然性
第三節 “禮法之爭”與“法典論爭”的相似處
第四節 “禮法之爭”與“法典論爭”的相異處
第五節 論爭的結局、影響及對論爭雙方的評價 第七章 中日民法近代化若干問題之反思
**節 中日民法近代化歷史進程的特點
第二節 民法近代化與法律習慣
第三節 民法近代化與法律傳統
第四節 民法近代化與法律移植
第五節 民法近代化與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諸要素的關系 主要參考文獻
中日民法的近代化和法典化 作者簡介
孟祥沛,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涉及民法學、法律史學、比較法學及實證法學。著有《中日民法近代化比較研究》《中國傳統行刑文化研究》《房地產法律制度比較研究》等。現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律史學研究會等學會理事。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