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綜合素質寫作范文寶典: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66486
- 條形碼:9787519266486 ; 978-7-5192-6648-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綜合素質寫作范文寶典: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本書特色
《中公版·2025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綜合素質寫作范文寶典》為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一綜合素質考試輔導用書,適用于全國教師資格考試。本書嚴格依據(jù)歷年考試題中的寫作要求編寫,全書共包括“寫作精講”“范文賞評”“真題與預測”三大章節(jié),內容詳盡,板塊豐富,作文主題涵蓋范圍全,作文呈現(xiàn)形式獨具匠心,注重傳授寫作技巧,幫助考生構架行文邏輯,強化寫作論證思維。本書可供參加全國教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備考使用。
綜合素質寫作范文寶典: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25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綜合素質寫作范文寶典》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章“寫作精講”提煉*核心的寫作知識點,在題目中即學即練;講授簡單實用的立意方法、寫作結構,即學即會。
第二章“范文賞評”,以活潑的語言概括每個話題,主題涵蓋社會熱點、現(xiàn)象、法則、名言、哲理故事及名人事例,選取比例合理,契合歷年考點。
第三章“真題與預測”,通過對題目寫作范文的點評,幫考生規(guī)避失分點,取長補短。
綜合素質寫作范文寶典: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目錄
目錄
主題索引/1
先導章考情速覽/1
一、考綱要求/1
二、題目分值/1
三、命題形式/1
**章寫作精講/3
**節(jié)立意/3
一、順向立意法/4
二、逆向立意法/4
三、延伸立意法/4
四、類比立意法/5
五、對比立意法/5
第二節(jié)擬題/9
一、擬題的基本方法/9
二、優(yōu)化標題的方法/10
第三節(jié)內容/12
一、開頭/12
二、主體/13
三、結尾/16
第二章范文賞評/26
**節(jié)聚焦現(xiàn)象與熱點/26
一、“別人家的孩子”/26
二、跟風熱冷思考/28
三、“夸夸團”式激勵法/31
四、“靜音”廣場舞/34
五、教育中的拾荒者/36
六、線上教育成“網(wǎng)紅”/39
七、漢字讀音的錯與對/42
八、碎片化閱讀的偏向/44
九、不可逾越的底線/47
十、溫室里長不出棟梁之材/50
十一、管得住熊孩子,卻敗給了奇葩
作業(yè)/53
十二、令人深思的“誤會”/55
十三、飛機“解禁”手機考驗國民
素質/58
十四、生命租賃的體驗/61
十五、無手機課堂/64
十六、造假涼人心/66
十七、長了一顆“玻璃心”/69
十八、生活的儀式感/72
十九、“佛系青年”的人生/75
二十、都是別人惹的禍/78
第二節(jié)感悟名言與哲理/81
一、彎道超越/81
二、臨界點效應/84
三、“魚缸法則”/87
四、彈簧壓力/89
五、零和游戲理論/92
六、費斯汀格法則/95
七、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98
八、三張椅子/100
九、“鏡子”=經驗=“油燈”/103
十、勇敢對抗世界/106
十一、“人”與美/109
十二、加法與減法/111
十三、像我這樣的人/114
十四、氣球升起的奧秘/117
十五、釣竿與釣技/119
十六、其實什么也沒有失去/122
十七、大山的旁邊是出路/125
十八、加不加雞蛋/127
十九、共享之花不失色/129
二十、生命不能承受之愛/132
第三節(jié)解讀名人與事例/135
一、留下一厘米給明天/135
二、一只腳站著寫作/138
三、只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
先生/140
四、凌晨四點的洛杉磯/143
五、將書“裝”在腦子里/145
六、只需要實驗室/148
七、急于探索物理的奧秘/151
八、“娜”樣傳奇/154
九、梅蘭芳欠下的八吊錢/157
十、從“街道**”到“世界
**”/159
十一、司馬遷的“史跡”/162
十二、加了特別調味品的“
鞋子”/165
十三、“博士快遞哥”/167
十四、生命路上的4分鐘/170
十五、“爺爺考生”/173
十六、獎孝金喚孝心?/176
十七、在網(wǎng)絡中崛起的一代人/179
十八、莫讓公平缺席/182
十九、被小蟲叮咬的“東方
美人”/184
二十、守規(guī)矩的制墨人/187
第三章真題與預測/190
**節(jié)真題展示/190
一、2024年下半年作文真題/190
二、2024年上半年作文真題/195
三、2023年下半年作文真題/200
第二節(jié)作文預測/206
一、現(xiàn)象、熱點/206
二、哲理、法則/210
三、名人、事件/213
綜合素質寫作范文寶典: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相關資料
先導章考情速覽
一、考綱要求
根據(jù)教師資格考試大綱,綜合素質考試中的寫作要求考生:掌握文體知識,能按照選定的文體進行寫作;能夠根據(jù)文章中心組織材料;具備布局謀篇、合理安排文章結構的能力;語言表達流暢、鮮明、生動,能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增強表達效果。
二、題目分值
寫作在綜合素質考試科目中所占分值比較高,分值固定為50分,占總分值的1/3。
三、命題形式
教師資格考試中綜合素質作文題目的考查形式一般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據(jù)材料寫一篇論說文,“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中學學段作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小學和幼兒園學段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
材料作文一般考查考生對社會熱點及現(xiàn)象的思考,對人生哲理的感悟,對名人故事的解讀,考查的主題涉及道德品質中的自立、堅持等,個人成長中的經驗、挫折等,社會話題中的傳統(tǒng)文化、閱讀等,應辯證看待的長處與短處、競爭與合作,等等。
綜合素質考試歷年寫作真題的考查內容與主題見表1。
表1綜合素質考試歷年寫作真題的考查內容與主題
(續(xù)表)
年份 學段 內容 類別 主題
年份 學段 內容 類別 主題
2024下半年 中學 “白加黑減”“要想甜,加點鹽” 感悟名言、哲理 反向思維
小學 “我無需考慮事物是否重要,關鍵是好玩。” 解讀名人、事例 樂趣大于事物本身
幼兒園 大境界:不爭一日之長短;小樂趣:從小事情中感受人生的快樂 感悟名言、哲理 大境界與小樂趣
先導章考情速覽
一、考綱要求
根據(jù)教師資格考試大綱,綜合素質考試中的寫作要求考生:掌握文體知識,能按照選定的文體進行寫作;能夠根據(jù)文章中心組織材料;具備布局謀篇、合理安排文章結構的能力;語言表達流暢、鮮明、生動,能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增強表達效果。
二、題目分值
寫作在綜合素質考試科目中所占分值比較高,分值固定為50分,占總分值的1/3。
三、命題形式
教師資格考試中綜合素質作文題目的考查形式一般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據(jù)材料寫一篇論說文,“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中學學段作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小學和幼兒園學段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
材料作文一般考查考生對社會熱點及現(xiàn)象的思考,對人生哲理的感悟,對名人故事的解讀,考查的主題涉及道德品質中的自立、堅持等,個人成長中的經驗、挫折等,社會話題中的傳統(tǒng)文化、閱讀等,應辯證看待的長處與短處、競爭與合作,等等。
綜合素質考試歷年寫作真題的考查內容與主題見表1。
表1綜合素質考試歷年寫作真題的考查內容與主題
(續(xù)表)
年份 學段 內容 類別 主題
年份 學段 內容 類別 主題
2024下半年 中學 “白加黑減”“要想甜,加點鹽” 感悟名言、哲理 反向思維
小學 “我無需考慮事物是否重要,關鍵是好玩。” 解讀名人、事例 樂趣大于事物本身
幼兒園 大境界:不爭一日之長短;小樂趣:從小事情中感受人生的快樂 感悟名言、哲理 大境界與小樂趣
2024上半年 中學 學生和資深演奏者在已知曲譜有錯情況下未能找到錯誤 解讀名人、事例 慣性思維
小學 河流走彎路的原因 感悟名言、哲理 人生中的曲折
幼兒園 人的三種快樂 感悟名言、哲理 快樂
2023下半年 中學 三位科學家承認孟德爾的研究比他們更早、更深入細致 解讀名人、事例 尊重科學
小學 “道法自然”“斧斤以時入山林”“竭澤而漁” 感悟名言、哲理 環(huán)境保護
幼兒園 “打卡”活動流行 聚焦熱點、現(xiàn)象 熱愛生活
2023上半年 中學 兩隊孩子競爭時產生沖突,合作時消除沖突 解讀名人、事例 合作共贏
小學 毛竹的生長速度 聚焦熱點、現(xiàn)象 厚積薄發(fā)
幼兒園 學習的真諦不是加法,而是減法 感悟名言、哲理 學習
2022下半年 中學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感悟名言、哲理 腳踏實地
小學 王利器拒絕署名 解讀名人、事例 不忘初心
幼兒園 講解員老奶奶的講解 解讀名人、事例 因材施教
2022上半年 中學 舊習慣和新規(guī)則 感悟名言、哲理 適應變化
小學 重大科技項目與科技產品名稱 聚焦熱點、現(xiàn)象 文化傳承、文化自信
幼兒園 漫畫:木船破洞漏水 感悟名言、哲理 團結、命運共同體
2021下半年 中學 “三余說”和三余圖 感悟名言、哲理 珍惜時間
小學 愛因斯坦拉小提琴 解讀名人、事例 看淡結果,享受過程的快樂
幼兒園 《中國詩詞大會》喚醒文化自信 聚焦熱點、現(xiàn)象 傳統(tǒng)文化
2021上半年 中學 女孩成功考取北大考古專業(yè) 解讀名人、事例 榜樣的力量
小學 功夫在詩外 感悟名言、哲理 廣泛涉獵、深入實踐
幼兒園 畫荷與畫竹 感悟名言、哲理 做事前要有準備
2020下半年 中學 “搶紅包”活動的爭議 聚焦熱點、現(xiàn)象 新交際方式與傳統(tǒng)民俗人情
小學 經典文學作品對青年的激勵 感悟名言、哲理 精神的激勵作用
幼兒園 黑人司機與白人孩子 解讀名人、事例 自信
第一章寫作精講
結合近幾年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科目作文真題考查要求可知,綜合素質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寫作論說文的能力。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議論文”的釋義為“以議論說理為主的文章,通常要具備論點、論據(jù)和論證三個要素。也叫論說文”。因此,本章節(jié)將主要介紹論說文(議論文)的相關知識及寫作技巧。
第一節(jié)立意
立意即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的基本要求有以下三點:①要切合材料中的觀點,不能脫離材料;②要符合主流文化價值觀;③要準確鮮明。
教師資格考試中,作文題目的考查形式一般為材料作文。根據(jù)材料的內容,可將作文材料分為敘事類材料和議論類材料。
敘事類材料內容涉及社會現(xiàn)象、熱點事件、名人故事、原理法則等;材料性質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針對敘事類材料,考生可以通過把握材料所記敘的人或事表現(xiàn)出的主旨來立意。
議論類材料包括名言警句、經典論斷、議論性語段等。針對議論類材料,考生在審題立意時應分清材料中的論點和論據(jù),搜尋材料的中心句,揣摩中心句的內涵,以內涵為主旨來立意。
立意的基本原則是提煉中心和舍次求主。
提煉中心,是指考生要盡量提取材料的中心思想,根據(jù)中心思想來概括作文主題。提煉中心時,要注意抓關鍵句。關鍵句常常是材料中的中心句、過渡句、轉折句,以及具有評論性質、包含情感傾向的句子,這些句子是材料作文立意的突破口。
舍次求主,是指若材料涉及較多的人物和事件,審題時就要明確哪些是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應舍棄次要人物或事件,從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進行審題和立意。
明確立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順向立意法
順向立意,是指思維順著原材料的指向去立意,或者選擇與傳統(tǒng)的觀念、通常的情感傾向一致的立意。以如下材料為例:
20世紀30年代,戲班子想在報紙上為梅蘭芳先生演出一事登一則廣告,但廣告怎么寫,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呢?經過一番籌劃,戲班子決定在報紙上只印三個字——梅蘭芳。上海市民在報紙上只見人名不知何事。因為好奇,便互相打聽。這則廣告連登了一周之后,報紙上才又登出了一則詳細的廣告:“梅蘭芳——京劇名旦,今晚在上海茶戲園登臺獻藝。歡迎觀看。”就這樣,梅蘭芳先生的演出座無虛席。
分析這則材料:戲班子想讓梅先生的演出引起上海市民的注意——刊登具有新意的廣告——演出座無虛席。它的起因、經過、結果說明創(chuàng)新對梅先生的演出宣傳及梅先生本人幫助很大,因此,我們可以順向立意為“創(chuàng)新,促進個人發(fā)展”。
二、逆向立意法
逆向立意,是指從與習慣思維相反的角度進行立意。例如,對于苦難,通常的立意角度為“戰(zhàn)勝苦難”,逆向立意的角度可以為“珍惜苦難”“歌頌苦難”等。逆向立意,容易寫出新意,讓人耳目一新,但也要有理有據(jù),符合主流文化價值觀。以如下材料為例:
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于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這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國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國人是披發(fā)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窮呢?”
分析這則材料:夫妻擅長織鞋、絹——欲去越國居住——越人赤腳、披發(fā)——去越國無用武之地。從順向的角度可立意為“做事要立足實際,發(fā)揮特長,不能想當然”,而逆向思考的話,可以圍繞“敢于嘗試、敢于冒險、敢于改革”進行立意。
三、延伸立意法
延伸立意,即對原材料進行合理的聯(lián)想、恰當?shù)耐评砗鸵辏瑥亩_定最佳立意角度。以如下材料為例:
一名大學生,在校花銷吃緊,寫信向在鄉(xiāng)下種地的父親要錢。信上只有三個字——“爸:錢。兒。”這封三字信傳開以后,人們議論紛紛。
分析這則材料,材料的中心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關系是父與子的關系,可是在兒子的三字信中,父子之間除了“錢”,再無其他。據(jù)此,可以進行一個恰當?shù)耐评?mdash;—兒子與父親之間親情淡薄,究其原因是兒子缺乏禮貌,缺乏孝心,缺乏對在鄉(xiāng)下日夜操勞的父親的理解和關心。由這一對父子,還可以引申出當今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即子女對親情的忽視。因此,可以立意為“子女對親情的忽視”“子女要懂得理解和關心父母”。
四、類比立意法
類比立意,即把材料中的已知內容同材料外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考慮,找出相似點,進行立意。例如,對于有寓意的材料或敘述“物”的材料,可以采用類比立意法,從自然事理聯(lián)想類比到社會現(xiàn)象,從而提煉出正確的立意。以如下材料為例: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記載,晏子出使楚國時,面對楚王的非難,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分析這則材料:水土不同——植物形似——果實味道不同。由此,可聯(lián)想到人和植物一樣,所處環(huán)境不同,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軌跡也可能不同。因此,可立意為“要重視環(huán)境對人的塑造作用”。
五、對比立意法
對比立意,即通過對比所給的多則材料或一則材料中的不同觀點,找出異同,從相異或相同的角度立意,或者在異同中尋求互補進行立意。
1.異中求同
異中求同,是指對比材料的異同或觀點的異同,從不同中尋求共性來確定立意。以如下材料為例:
①當斷臂的維納斯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時,人們總是要提出各種為維納斯接上斷臂的想法。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一種設計能獲得社會的認可。
②有一次,記者問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從來沒有哭過嗎?”史蒂夫·加里威回答說:“是的,我從不掉眼淚。”記者又對他說:“我認為你倒不如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有時不妨也掉掉眼淚,這樣才能證明你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有喜怒哀樂的人,一個感情豐富的男子漢。”
分析兩則材料:材料①主要講人們?yōu)榱俗非笸昝溃霝榫S納斯接上斷臂;材料②主要講記者希望史蒂夫·加里威流淚,以證明史蒂夫·加里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這兩則材料表面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通過對比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二者的內涵有共通之處——材料中的行為言語,都是人們的求同心理使然。因此,可以立意為“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
2.正反互補
正反互補立意,即針對材料中的多種不同觀點,且觀點本身并無正確與錯誤之別時,既可以從正的方面或者反的方面去思考,從中提煉一個明確的主題,也可以在這兩種觀點中尋求平衡,綜合分析兩種觀點的優(yōu)劣,得出自己的結論。以如下材料為例:
“搶紅包”是近年來流行的話題之一。各類“搶紅包”活動此起彼伏,好不熱鬧。與此同時,有關“搶紅包”的爭議也越來越大,有人認為這是高科技時代的民俗文化,值得發(fā)揚;有人認為把親情、友情晾在一邊,只認錢,壞了社會風氣。
這則材料列出了兩種觀點:支持,反對。針對觀點,從正的方面思考,“搶紅包”是以高科技形式展現(xiàn)的傳統(tǒng)習俗,能夠打破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