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戲曲研究(13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6704
- 條形碼:9787503976704 ; 978-7-5039-7670-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戲曲研究(130) 本書特色
《戲曲研究》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主辦,創辦于1957年,1980年復刊,是當代戲劇史上創辦*早的學術雜志之一。《戲曲研究》自創刊起,堅持繼承與發揚中國藝術研究院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術傳統,堅持嚴謹樸實的學風,努力把刊物辦成高水準、專業性強的學術刊物。1980年復刊以來,已出版了百余輯。
戲曲研究(130) 內容簡介
《戲曲研究》是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于1957年創辦的一本學術期刊,是國內*早創辦的戲曲研究期刊之一。長期以來,《戲曲研究》秉持嚴謹、樸實的學術作風,繼承并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傳統,成為在國內外學術界、文化界具有廣泛影響的高水平學術期刊,也是各大圖書館、高等院校,以及各藝術研究所訂閱的重要刊物。每輯設有不同的版塊。
戲曲研究(130) 目錄
郭漢城評傳
聲腔劇種理論
戲曲聲腔流變與劇種研究
京劇基本特性論——從“戲劇的基本是舞蹈”說起
古代戲曲
從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丁都賽磚雕看宋雜劇服飾時尚
《元刊雜劇三十種》版本問題新論——兼及“三十種”的分類和分期
《胖姑》與清代宮廷承應戲中的農民看戲
清官壽戲同劇異名現象敘考
乾隆時期《西廂記》的大眾接受——以《霓裳續譜》“西廂”俗曲為中心
黃燮清生平家世與曲學著作新探
現當代戲曲
聽覺復制時代的“新聲”:民國時期京劇廣播及其收聽
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海地方戲曲研究班考論
論鄭懷興的史劇創作精神
從江南到嶺南:上海女曲家殷菊儂生平與曲唱鉤沉
地方戲研究
題材限定與藝術轉向——“戲改”進程中閩南木偶戲的創作路徑
斯坦尼的中國化:“十七年”川劇表演理論體系探索
粵劇歌謠體研究
鴻福堂研究
京劇名家研究
論1949年后京劇“四大名旦”的新戲創作
程硯秋演出劇本語言特色研究
從李少春的創作實踐觀探討余派藝術學習路徑
《戲曲研究》稿約
《戲曲研究》2024年度約稿專題
戲曲研究(130) 作者簡介
中國藝術研究戲曲研究所是國務院批準的我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點,建所以來,集中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戲曲研究專家該所組織和承擔了多項國家藝術學科重點科研項目,編撰出版了《中國戲曲志》《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中國戲曲通史》《中國戲曲通論》《戲曲史論叢書》等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戲曲專著。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