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國家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全真模考題庫·小學 考試輔導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11738
- 條形碼:9787519211738 ; 978-7-5192-1173-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全真模考題庫·小學 考試輔導教材 相關資料
部分 單項選擇題
章教育基礎
節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
真題實戰
考點1廣義的教育
1.【2016上】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A.生活性 B.計劃性 C.組織性 D.系統性
2.【2013下】發揮教育合力必須注意三種教育形態的有機結合。這三種教育形態是()。
①家庭教育 ②學校教育 ③社會教育 ④自我教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考點2教育的本質與社會屬性
1.【2022下/2013下】“只有受過恰當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這表明教育的本質是()。
A.傳遞社會經驗的活動 B.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C.傳遞人類文化的活動 D.保存人類文明的活動
2.【2016下】學校教育的直接目標是()。
A.推動社會發展 B.增強人的體質
C.促進社會公平 D.促進人的發展
考點3教育的起源
1.【2022上】認為教育起源于動物的本能活動,不僅在脊椎動物中存在教育,甚至在非脊椎動物中也存在教育。這種觀點被稱為()。
部分 單項選擇題
章教育基礎
節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
真題實戰
考點1廣義的教育
1.【2016上】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A.生活性 B.計劃性 C.組織性 D.系統性
2.【2013下】發揮教育合力必須注意三種教育形態的有機結合。這三種教育形態是()。
①家庭教育 ②學校教育 ③社會教育 ④自我教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考點2教育的本質與社會屬性
1.【2022下/2013下】“只有受過恰當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這表明教育的本質是()。
A.傳遞社會經驗的活動 B.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C.傳遞人類文化的活動 D.保存人類文明的活動
2.【2016下】學校教育的直接目標是()。
A.推動社會發展 B.增強人的體質
C.促進社會公平 D.促進人的發展
考點3教育的起源
1.【2022上】認為教育起源于動物的本能活動,不僅在脊椎動物中存在教育,甚至在非脊椎動物中也存在教育。這種觀點被稱為()。
A.神話起源論 B.心理起源論
C.生物起源論 D.勞動起源論
2.【2016下】英國教育家沛西·能認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獲得的表現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這一觀點屬于()。
A.神話起源說 B.生物起源說 C.心理起源說 D.勞動起源說
考點4教育的發展
1.【2021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中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①學會生存 ②學會認知 ③學會做事
④學會創造 ⑤學會共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2.【2020下】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宗迪恩會議上提出:每一個人——無論他是兒童、青年還是成人——都應能獲益于旨在滿足其基本學習需要的受教育機會。這是提倡教育應具有()。
A.全面性 B.全民性 C.基礎性 D.義務性
3.【2016下】教育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B.國家政權穩定的需要
C.人類文化傳承的需要 D.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
4.【2013下】中國早的學校教育形態出現在()。
A.西周 B.春秋戰國 C.夏朝 D.殷商
模擬演練
1.教育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根本的區別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養人 B.是否促進人的發展
C.是否促進社會發展 D.是否具有組織性和系統性
2.教育具有與生產力發展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這反映了教育具有()的社會屬性。
A.相對獨立性 B.永恒性
C.階級性 D.歷史性
3.美國學者孟祿根據原始社會沒有學校、沒有教師、沒有教材的史實,斷言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這種觀點被稱為()。
A.交往起源論 B.生物起源論
C.心理起源論 D.勞動起源論
4.早系統論述終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保羅·朗格朗 B.羅杰斯
C.培根 D.布魯納
參考答案及解析
真題實戰
考點1廣義的教育
1. A解析: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內由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對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員所進行的有目的、有意識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先導性、生活性、感染性、權威性、針對性、終身性等特點。B、C、D三項屬于學校教育的特點。學校教育具有計劃性,這主要表現在學校教育具有明確的學校教育制度、明確的教學計劃、細化的課程標準、科學的課程表;學校教育具有組織性,在我國主要可以從教育管理的決策層次、行政層次、學校管理層次、課堂管理層次等方面表現出來;學校教育具有系統性,學校教育既要注意知識體系,又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所以是系統的、完整的。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較強的生活性。
2. C解析: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形態。一般把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的結合稱為“三結合”教育或教育合力。其中,學校教育占主導地位。
考點2教育的本質與社會屬性
1. B解析:教育的本質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題干中的話強調了教育對人的塑造和影響,體現了教育培養人的本質。
2. D解析:教育是以影響和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教育通過社會經驗的傳遞,使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素質發生改變,這是教育和其他社會活動的基本區別,也是教育質的規定性的重要方面。
考點3教育的起源
1. C解析:題干中的觀點強調教育起源于動物的本能活動,被稱為生物起源論。
神話起源論認為,教育是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創造的。
心理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
勞動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于勞動,起源于生產勞動過程中經驗傳遞的需要。
記憶口訣:生物起源論:“本能生利息”。心理起源論:“心理仿夢露”。勞動起源論:“米凱愛勞動”。
2. B解析:生物起源說認為人類教育起源于動物界中各類動物的生存本能活動,認為動物界就存在教育活動,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利托爾諾、美國的桑代克、英國的沛西·能等。
神話起源說認為教育與其他萬事萬物一樣,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創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體現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順從于天。
心理起源說認為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孟祿。
勞動起源說認為教育起源于勞動,認為教育起源的直接動因是勞動過程中人們傳遞生產經驗和生活經驗的實際社會需要,代表人物有蘇聯的米丁斯基和凱洛夫。
考點4教育的發展
1. B解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中提出了“教育應使受教育者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的思想,即教育的“四大支柱”。這一報告成為終身教育理論體系終形成的標志。
2. B解析:1990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了“世界全民教育大會”,又稱“宗迪恩會議”。此次大會的主題理念是“全民教育”,以滿足兒童、青年及成人的基本學習需要。所謂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對象的全民化,即教育必須向所有人開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并且必須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題干所述會議內容正是強調了這一點。
題目中設置的四個選項都屬于小學教育的特點。
小學教育的全面性是指小學教育是面向全體適齡兒童,實施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既要面向全體、統一要求,又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特點。
小學教育的基礎性是指小學教育是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基礎。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小學教育為提高國民素質奠定基礎;②小學教育為各級各類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③小學教育為兒童、少年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小學教育的義務性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適齡兒童,不論其種族、民族、性別、膚色、語言、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只要達到一定年齡,都必須接受小學教育。
3. D解析: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產生于人類的生產勞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人類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教育產生的根本的原因,也是教育作為人類社會中具有永恒意義的范疇的根本原因。
4. C解析:中國早的學校教育形態出現在夏朝。“序”“校”都是當時學校的名稱。
模擬演練
1. A解析: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于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征,這也是教育的本質屬性,即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2. A解析:教育的相對獨立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教育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②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③教育具有與社會發展(生產力發展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
3. C解析:美國教育家孟祿是心理起源論的代表人物。孟祿從心理學觀點出發,根據原始社會沒有學校、沒有教師、沒有教材的原始史實,判定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
4. A解析:終身教育是為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發展的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質在于現代人的一生應該是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一生。法國的保羅·朗格朗早系統論述了終身教育思想。
第二節教育學及其產生與發展
真題實戰
考點1教育學的萌芽階段
1.【2022下】在下列選自《學記》的語句中,體現教學語言應通俗易懂的是()。
A.學不躐等 B.開而弗達 C.禁于未發 D.罕譬而喻
2.【2020下】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中這句話體現的教育思想是()。
A.啟發誘導 B.因材施教
C.有教無類 D.誨人不倦
3.【2019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學記》的這句話反映了()。
A.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B.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C.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D.教育與科技的關系
4.【2018下】下列主張屬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
A.有教無類 B.道法自然 C.絕圣棄智 D.以吏為師
5.【2017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學記》中這句話反映了()。
A.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B.教育與科技的關系
C.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D.教育與人口的關系
6.【2016下】我國早記載和闡釋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學思想的著作是()。
A.《學記》 B.《論語》 C.《大學》 D.《孟子》
7.【2015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出自()。
A.《學記》 B.《論語》 C.《大學》 D.《師說》
8.【2015上】“庶”與“富”是“教”的先決條件。首次提出這一教育觀點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9.【2013下】“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這句話出自()。
A.《大學》 B.《論語》 C.《學記》 D.《孟子》
10.【2013上】孔子主張學習過程應包含四個基本環節,它們是()。
A.導、學、習、行 B.學、思、習、行
C.聞、行、忠、信 D.知、情、意、行
考點2教育學的創立階段
1.【2019下】倡導經驗課程,并主張以主動作業形式實施這種課程的教育家是()。
A.盧梭 B.杜威 C.泰勒 D.布魯納
2.【2018下】明確指出教學就是闡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們的全部藝術”的著作是()。
A.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B.盧梭的《愛彌兒》
C.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D.洛克的《教育漫話》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