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華藝術論叢.第29輯,產生戲曲經典劇目的生態構建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49861
- 條形碼:9787567149861 ; 978-7-5671-498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藝術論叢.第29輯,產生戲曲經典劇目的生態構建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長三角青年戲曲學者論壇”的論文, 作者是上海、浙江、江蘇兩省一市從事于戲曲研究的青年學者, 論文約有30篇, 分別從古代戲曲、現代戲曲的視野, 討論戲曲的文本、劇作家、戲曲理論、導演、聲腔音樂、表演、舞美、營銷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大多數觀點富有啟發意義, 一些文章所運用的材料是新發現的, 它們對于戲曲的傳承與保護、發展, 具有理論的指導意義。
中華藝術論叢.第29輯,產生戲曲經典劇目的生態構建研究 目錄
傳承發展
對黃梅戲傳承發展的期待
對黃梅戲當下發展的三點建議
黃梅戲在廣東的傳播
河南戲曲現代戲對傳統的繼承與創新
新創大型黃梅戲《胡普伢》的得與失
新時期黃梅戲藝術探索的三條路徑
薛郎歸后怎樣
——小劇場黃梅戲《薛郎歸》的啟示
“十七年”時期泗州戲《三蜷寒橋》的“人民性”構建
二人臺“一專多能”型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探索
新時代“非遺”文化保護的著眼點
——以內蒙古戲曲二人臺為例
新時代戲曲文化“青創”發展論
新時期以來史劇觀的發展、深化與不足
戲曲生態
閩劇現代戲創作綜論
“戲改”下浙江現代戲的變遷
——以“十七年”浙江省級會演的考察為中心1965-1966年間的內蒙古戲曲
春江水暖鴨先知
——《新中國安徽戲劇史》之《春天的故事》之一
歷史的“合力”:楚劇與20世紀中國革命的互動
文化體制改革背景下的戲劇院團發展
——以蕪湖為例
反思與轉型:論1977-2000年浙江戲曲創作特征
力作鑄造
《天仙配》:經典的誕生與強化
后“樣板戲”時代的《龍江頌》
姚金成現代戲創作動因的轉變與人文精神的堅守
大師藝術
顧錫東戲曲創作的演進軌跡
論陸洪非對黃梅戲創作及理論貢獻
歷史回顧
河南偃師清代戲曲碑刻考述
元代戲劇中的“荒淫破家”故事類型與民間“家庭本位”心態
論明清大運河船戲及其對戲曲傳播的意義
回溯與展望:近現代戲曲義演研究述評
革命戰爭期間的懷劇
“黃梅戲”名稱確立相關問題的探討
關于黃梅戲歷史發展的幾點啟示
黃梅戲起源地考辨
情挑、戀物、說書:重審黃梅調電影的發生
黑龍江戲曲七十年歷史述論
蘇北地方戲各劇種“現代戲”的創演(1949-1956)
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內蒙古戲曲(1946-1951)
復蘇與回歸:改革開放初期江蘇戲曲發展歷史
用圖像展示活態的巫儺文化
——評呂光群《中華巫儺文明:儺儀、儺俗、儺舞、儺戲》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