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針灸臨證感悟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88774
- 條形碼:9787513288774 ; 978-7-5132-8877-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針灸臨證感悟錄 內容簡介
筆者在從事50多年針灸工作的基礎上,將自己在針灸教學、針灸臨床和相關針灸內容研究的經驗、體會進行歸納、總結,找出各部分的規律性、特殊性、實踐性,以幫助針灸專業的學生和針灸愛好者盡快掌握針灸學的內容,盡可能提高針灸療效,從而使針灸這一寶貴的醫學遺產在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希望通過本書的出版,對中醫、針灸醫學生在短時間內學會針灸知識、掌握針灸技能方面有所幫助。對針灸研究生在設計課題、完成研究方面有所啟迪。對廣大的針灸愛好者在強身健體、提高生活質量方面有所貢獻。
針灸臨證感悟錄 目錄
上篇 熟知經絡、腧穴的內容是基礎
一、經絡是溝通人體內外的通道
(一)經絡將人體聯系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1.在生理上
2.在病理上
3.在治療上
(二)經絡系統以十二經脈為主體
1.手太陰肺經
2.手陽明大腸經
3.足陽明胃經
4.足太陰脾經
5.手少陰心經
6.手太陽小腸經
7.足太陽膀胱經
8.足少陰腎經
9.手厥陰心包經
10.手少陽三焦經
11.足少陽膽經
12.足厥陰肝經
歸納:十二經脈循行的四個規律
1.十二經脈的循行規律
2.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規律
3.十二經脈的流注規律
4.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
(三)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是經絡系統的補充
1.奇經八脈
2.十五絡脈
3.十二經別
4.十二經筋
5.十二皮部
(四)標本根結理論,補充了經氣循行的又一特點
1.標本
2.根結
3.標本與根結
4.標本根結的作用
(五)氣街、四海理論,強調經脈之氣的橫向聯系
1.氣街
2.四海
3.氣街與四海的關系
4.氣街、四海的作用
二、腧穴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
(一)掌握十四經穴是提高針灸療效的關鍵
1.手太陰肺經腧穴
2.手陽明大腸經腧穴
3.足陽明胃經腧穴
4.足太陰脾經腧穴
5.手少陰心經腧穴
6.手太陽小腸經腧穴
7.足太陽膀胱經腧穴
8.足少陰腎經腧穴
……
下篇 突出針灸特色是關鍵
附篇 針灸的科學研究必須為針灸臨床服務開
參考文獻
一、經絡是溝通人體內外的通道
(一)經絡將人體聯系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1.在生理上
2.在病理上
3.在治療上
(二)經絡系統以十二經脈為主體
1.手太陰肺經
2.手陽明大腸經
3.足陽明胃經
4.足太陰脾經
5.手少陰心經
6.手太陽小腸經
7.足太陽膀胱經
8.足少陰腎經
9.手厥陰心包經
10.手少陽三焦經
11.足少陽膽經
12.足厥陰肝經
歸納:十二經脈循行的四個規律
1.十二經脈的循行規律
2.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規律
3.十二經脈的流注規律
4.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
(三)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是經絡系統的補充
1.奇經八脈
2.十五絡脈
3.十二經別
4.十二經筋
5.十二皮部
(四)標本根結理論,補充了經氣循行的又一特點
1.標本
2.根結
3.標本與根結
4.標本根結的作用
(五)氣街、四海理論,強調經脈之氣的橫向聯系
1.氣街
2.四海
3.氣街與四海的關系
4.氣街、四海的作用
二、腧穴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
(一)掌握十四經穴是提高針灸療效的關鍵
1.手太陰肺經腧穴
2.手陽明大腸經腧穴
3.足陽明胃經腧穴
4.足太陰脾經腧穴
5.手少陰心經腧穴
6.手太陽小腸經腧穴
7.足太陽膀胱經腧穴
8.足少陰腎經腧穴
……
下篇 突出針灸特色是關鍵
附篇 針灸的科學研究必須為針灸臨床服務開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針灸臨證感悟錄 作者簡介
甘肅中醫藥大學(退休),原教研室主任、教授 。在我社已出版兩本書:掐指推算“子午流注”簡便開穴法6印18000多冊;掐指推算“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9印22000多冊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