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潮控河口灣儲層成因機制及非均質性評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464149
- 條形碼:9787511464149 ; 978-7-5114-641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潮控河口灣儲層成因機制及非均質性評價 本書特色
對潮控河口灣儲層成因機制及非均質性評價進行了系統闡述 國內學者對河口灣沉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口治理、岸線變遷等方面,對地下潮控河口灣的研究較少。為了更好理解潮控河口灣儲層成因機制以及泥披層對開發的影響,筆者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通過現代沉積調查技術收集整理了100余個潮控河口灣沙壩形態數據和水文數據,采用沉積數值模擬與物理模擬相結合的方法查明潮控河口灣沙壩的形成機制與影響因素,建立了潮控河口灣儲層知識庫。通過排隊理論預測了泥披層延伸范圍,采用追蹤算法精確計算出了泥披層影響下流體流動路徑的長度,實現了泥披層影響下滲透率等效定量表征,為油砂礦開發提供了理論及技術支撐
潮控河口灣儲層成因機制及非均質性評價 內容簡介
《潮控河口灣儲層成因機制及非均質性評價》一書主要介紹河口灣概念、河口灣水動力特征以及沉積響應;重點開展了潮控河口灣的沉積物理模擬與數值模擬實驗研究。通過實驗分析揭示了潮控河口灣儲層砂壩成因機制。建立了潮控河口灣儲層地質知識庫。并應用于加拿大麥凱河潮控河口灣儲層解剖與砂體非均質性表征。通過該書,讀者能夠比較系統地對潮控河口灣儲層形成及分布情況進行了解,從而對后期油氣開發、特別是剩余油分析工作起到指導作用。該書專業性較強、學術價值較高,適于廣大從事油氣勘探開發的科研及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潮控河口灣儲層成因機制及非均質性評價 目錄
潮控河口灣儲層成因機制及非均質性評價 作者簡介
黃繼新,長期從事沉積學、開發地質學及儲層表征與建模等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近年來主要開展三角洲、河流、沖積扇儲層沉積構型及其控制的開發動態與剩余油挖潛研究。 馮文杰,2011年畢業于長江大學資源勘查工程專業,2017年獲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17-2019年在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從事師資博士后研究工作,現為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 劉尚奇,男,1963年8月出生,1984年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油氣田開發工程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首席技術專家,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稠油(重油)和油砂開發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與生產技術支持工作。 朱銳,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沉積學和層序地層教學研究工作。科研方面,主持完成1項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珠江口盆地漸新世-中新世潮汐沉積與潮汐周期研究》,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作為研究骨干參與了國家“十二五”國家重大專項,在十三五國家重大專項子課題《深層優勢儲層沉積成因機制及地質預測技術》擔任項目副課題長;以第一作者在《Acta Microscopica》(SCI4區)、《Quarterly Journal of Indian Pulp and Paper Technical Association》(EI檢索)各發表一篇文章,在《高校地質學報》(中文核心)發表1篇文章;作為通訊作者發表SCI4區文章2篇,中文核心3篇. 尹艷樹,男,1978年8月生,教授。2006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進入長江大學工作,主要從事地質統計學建模和油藏描述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先后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油田企業項目20余項。發表文章50余篇,獲得省部級獎勵4項。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