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工程的藝術 用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方法構建復雜系統(原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60320
- 條形碼:9787111760320 ; 978-7-111-7603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系統工程的藝術 用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方法構建復雜系統(原書第2版) 本書特色
MBSE領域國際公認的專家編寫,多位專家一致推薦;學習如何在開發復雜系統時發現問題,并設計有效的解決方案
本書深入介紹了在設計穩健、成功的復雜系統時需要考慮的要素,以及如何把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技術應用到自己的系統和項目中。書中涵蓋了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的新方法及使用三位一體方法的部署技術。你將了解系統工程的生命周期和實施流程。只有在設計系統時密切關注細節,在構建系統之前認識和理解系統的每個方面,才能構建出有效的系統。你還將學習各種驗證和確認技術,以確保你的系統設計已準備就緒,可以付諸實施。本書*后介紹了關鍵的管理流程、系統工程*佳實踐和指南,并用一個章節濃縮了作者在該領域30年豐富經驗的精化。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學習:-系統工程的三大弊端:復雜性、模棱兩可的溝通、缺乏理解。
-如何使用三位一體方法部署MBSE。
-有關建模哲學的寶貴信息。
-MBSE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將設計、驗證和檢驗融入其中。
-活動、利益相關者和資源等流程和概念。
-如何將需求融入生命周期,以及如何遵守相關流程。
-如何有效和高效地建模。
系統工程的藝術 用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方法構建復雜系統(原書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融合作者在該領域30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深入介紹了在設計穩健、成功的復雜系統時需要考慮的要素,以及如何把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技術應用到自己的系統和項目中。書中涵蓋了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的新方法、使用三位一體方法的部署技術,以及關鍵的管理流程、系統工程*佳實踐和指南。你將了解系統工程的生命周期和實施流程。只有在設計系統時密切關注細節,在構建系統之前認識和理解系統的每個方面,才能構建出有效的系統。你還將學習各種驗證和檢驗技術,以確保你的系統設計已準備就緒,可以付諸實施。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學習:
系統工程的三大弊端:復雜性、模棱兩可的溝通、缺乏理解。
如何使用三位一體方法部署MBSE。
有關建模哲學的寶貴信息。
MBSE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將設計、驗證和檢驗融入其中。
活動、利益相關者和資源等流程和概念。
如何將需求融入生命周期,以及如何遵守相關流程。
如何有效和高效地建模。
系統工程的藝術 用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方法構建復雜系統(原書第2版) 目錄
目 錄
序
前言
關于作者
關于審稿人
**部分 系統工程
第1章 系統工程導論 2
1.1 系統工程簡史 2
1.2 定義系統工程 3
1.2.1 定義系統 3
1.2.2 系統的特性 4
1.2.3 系統工程的定義 9
1.3 系統工程的需求 10
1.3.1 復雜性 10
1.3.2 溝通 15
1.3.3 理解 16
1.3.4 系統工程的實施 17
1.4 總結 18
1.5 自測任務 19
1.6 參考文獻 19
第2章 MBSE 20
2.1 MBSE概述 20
2.1.1 系統抽象 21
2.1.2 模型可視化 23
2.1.3 方法定義 24
2.1.4 MBSE概念分組 26
2.1.5 符號實現 27
2.1.6 合規展示 28
2.1.7 使用 MBSE 29
2.2 MBSE的演進 30
2.2.1 階段1—基于文檔的系統工程 31
2.2.2 階段2—以文檔為中心的系統工程 31
2.2.3 階段3—模型增強系統工程 32
2.2.4 階段4—以模型為中心的系統工程 33
2.2.5 階段5—MBSE 33
2.2.6 橫切關注點 34
2.3 使用MBSE建模 35
2.3.1 建模的需求 35
2.3.2 定義模型 36
2.3.3 模型的兩個方面 36
2.3.4 建模的時機和位置 37
2.4 口語—系統建模語言 37
2.4.1 SysML是什么 38
2.4.2 SysML圖 38
2.4.3 結構建模示例 39
2.4.4 行為建模示例 46
2.5 領域特定語言—本體 51
2.5.1 理解本體—MBSE的基石 51
2.5.2 可視化本體 51
2.6 總結 55
2.7 自測任務 55
2.8 參考文獻 55
第二部分 系統工程概念
第3章 系統和接口 58
3.1 定義系統 58
3.1.1 展示本體和系統層次結構之間的一致性 59
3.1.2 定義系統層次結構 62
3.1.3 定義交互關系 63
3.2 描述接口 65
3.2.1 識別接口 65
3.2.2 定義接口 66
3.2.3 接口建模 68
3.2.4 構建接口的行為視圖 76
3.3 定義框架 78
3.3.1 在框架中定義觀點 78
3.3.2 定義框架上下文視圖 79
3.3.3 定義本體定義視圖 79
3.3.4 定義觀點關系視圖 79
3.3.5 定義觀點上下文視圖 80
3.3.6 定義觀點定義視圖 80
3.3.7 定義規則集定義視圖 82
3.4 總結 82
3.5 自測任務 83
3.6 參考文獻 83
第4章 生命周期 84
4.1 生命周期概述 84
4.2 定義生命周期模型 91
4.2.1 定義線性生命周期模型 91
4.2.2 定義迭代生命周期模型 92
4.2.3 定義增量生命周期模型 93
4.2.4 交互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周期模型 94
4.2.5 識別生命周期之間的相互作用 95
4.2.6 定義交互行為 96
4.3 定義框架 97
4.3.1 定義框架中的觀點 97
4.3.2 定義框架上下文視圖 97
4.3.3 定義本體定義視圖 98
4.3.4 定義觀點關系視圖 98
4.3.5 定義觀點上下文視圖 99
4.3.6 定義觀點定義視圖 99
4.3.7 定義規則集定義視圖 101
4.4 總結 102
4.5 自測任務 102
4.6 參考文獻 103
第5章 系統工程流程 104
5.1 理解流程的基本原理 104
5.1.1 定義流程屬性 104
5.1.2 定義流程類型 105
5.2 流程概念 106
5.3 流程建模 108
5.3.1 定義流程上下文 108
5.3.2 定義流程庫 110
5.3.3 定義流程干系人 111
5.3.4 定義流程工件 112
5.3.5 定義流程行為 113
5.3.6 定義流程的序列 115
5.4 使用流程建模的建模標準 115
5.4.1 確定系統工程標準 116
5.4.2 建模ISO 15288 116
5.4.3 ISO 15288合規演示 125
5.5 定義框架 125
5.5.1 定義框架中的觀點 125
5.5.2 定義框架上下文視圖 126
5.5.3 定義本體定義視圖 127
5.5.4 定義觀點關系視圖 127
5.5.5 定義觀點上下文視圖 128
5.5.6 定義觀點定義視圖 128
5.5.7 定義規則集定義視圖 129
5.6 總結 129
5.7 自測任務 130
5.8 參考文獻 130
第三部分 系統工程技術
第6章 需求和要求 132
6.1 需求和要求概述 132
6.2 使用不同的SysML圖可視化需求 137
6.2.1 可視化源元素 138
6.2.2 可視化需求描述 140
6.2.3 可視化上下文定義 144
6.2.4 可視化上下文 145
6.2.5 可視化場景 152
6.3 生命周期和流程 157
6.4 定義框架 159
6.4.1 定義框架中的觀點 159
6.4.2 定義框架上下文視圖 159
6.4.3 定義本體定義視圖 160
6.4.4 定義觀點關系視圖 160
6.4.5 定義觀點上下文視圖 161
6.4.6 定義觀點定義視圖 162
6.4.7 定義規則集定義視圖 163
6.5 總結 164
6.6 自測任務 165
6.7 參考文獻 165
第 7 章 設計建模 166
7.1 定義設計 166
7.1.1 架構設計 167
7.1.2 詳細設計 167
7.1.3 定義邏輯模型元素 169
7.1.4 定義功能模型元素 171
7.1.5 定義物理元素 177
7.1.6 定義系統行為 182
7.2 遵守*佳實踐流程 183
7.2.1 遵守 ISO 15288 架構定義流程 183
7.2.2 遵守ISO 15288 設計定義流程 185
7.3 定義框架 187
7.3.1 定義框架中的觀點 187
7.3.2 定義框架上下文視圖 187
7.3.3 定義本體定義視圖 189
7.3.4 定義觀點關系視圖 189
7.3.5 定義觀點上下文視圖 190
7.3.6 定義觀點定義視圖
展開全部
系統工程的藝術 用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方法構建復雜系統(原書第2版) 作者簡介
喬恩·霍爾特(Jon Holt)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領域國際公認的專家。他目前是INCOSE UK的技術總監,負責所有技術活動,并于2015年被INCOSE評為過去25年中最具影響力的25位系統工程師之一。2022年,他當選為INCOSE研究員,是全球僅有的85位INCOSE研究員之一。他還是一位屢獲殊榮的國際作家和公共演講家,著有18本關于MBSE及其應用的書籍。自2014年以來,他一直擔任Scarecrow Consultants公司的董事和顧問,該公司是“MBSE領域的佼佼者”。Jon還是克蘭菲爾德大學的系統工程教授,從事MBSE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他是IET和BCS會員,也是特許工程師和特許IT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