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麻醉:遺忘之禮和意識之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50818
- 條形碼:9787308250818 ; 978-7-308-25081-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麻醉:遺忘之禮和意識之迷 本書特色
往血管注射藥物后,然后是倒計時……然后你知道,你醒了。對接受過全身麻醉的人而言,這大約就是一切。這本書所講正是發生在其間的故事。 麻醉是現代醫學*關鍵卻又*令人困惑的一種技術。麻醉是如何讓意識消失的,麻醉如何讓我們“安度”原本痛苦的手術經歷?在過去的150年里,麻醉已經成為外科手術的常規。從頭到腳,從內到外,不管是心臟直視手術,還是簡單的整容手術。但是,麻醉醫生知道病人在麻醉后經歷什么嗎?如果還會痛怎么辦?無意識的心靈是如何處理的?閱讀這本書,你會學到很多關于麻醉知識,醫學專業人員對麻醉的態度,甚至麻醉的歷史,以及在它發明之前侵入性手術是如何進行的。 本書對麻醉這個不為人知的陰暗領域進行了癡迷、神秘、可怕,甚至是幻覺般的探索。 ——《紐約客》 科爾-亞當斯女士對麻醉的探索之旅,始于2010年她即將接受一臺脊柱大手術前。她是記者又是小說家……她寫得流暢而富有戲劇性,利用她的旅行、研究和采訪,將她對全身麻醉的焦慮追溯到它們的根源。她的書既是一本關于寫作過程的日記,也是一本關于科學調查的日記。 ——《華爾街日報》 科爾-亞當斯將自己在麻醉下的經歷與其他病人和醫生的經歷結合在一起,創作出一部集痛苦和洞察于一體的個人作品。 ——《出版者周刊》 作者對麻醉、身體和意識詩意般的描述直擊讀者的心靈深處。 ——《洛杉磯書評》
麻醉:遺忘之禮和意識之迷 內容簡介
麻醉就像是一次死亡,你將孤身進入,
也類似于新生,你突然赤裸著醒來。
中國diyi本關于麻醉的科普人文讀本。
寫給所有即將走上手術臺患者的心靈安慰劑。
為中國所有麻醉師提供嶄新的域外視角。
往血管注射藥物后,然后是倒計時......然后你知道,你醒了。對接受過全身麻醉的人而言,這大約就是一切。這本書所講正是發生在其間的故事。麻醉是現代醫學關鍵卻又令人困惑的一種技術。麻醉是如何讓意識消失的,麻醉如何讓我們“安度”原本痛苦的手術經歷?在過去的150年里,麻醉已經成為外科手術的常規。從頭到腳,從內到外,不管是心臟直視手術,還是簡單的整容手術。但是,麻醉醫生知道病人在麻醉后經歷什么嗎?如果還會痛怎么辦?無意識的心靈是如何處理的?閱讀這本書,你會學到很多關于麻醉知識,醫學專業人員對麻醉的態度,甚至麻醉的歷史,以及在它發明之前侵入性手術是如何進行的。麻醉就像是一次死亡,你將孤身進入,
也類似于新生,你突然赤裸著醒來。
中國diyi本關于麻醉的科普人文讀本。
寫給所有即將走上手術臺患者的心靈安慰劑。
為中國所有麻醉師提供嶄新的域外視角。
往血管注射藥物后,然后是倒計時......然后你知道,你醒了。對接受過全身麻醉的人而言,這大約就是一切。這本書所講正是發生在其間的故事。麻醉是現代醫學關鍵卻又令人困惑的一種技術。麻醉是如何讓意識消失的,麻醉如何讓我們“安度”原本痛苦的手術經歷?在過去的150年里,麻醉已經成為外科手術的常規。從頭到腳,從內到外,不管是心臟直視手術,還是簡單的整容手術。但是,麻醉醫生知道病人在麻醉后經歷什么嗎?如果還會痛怎么辦?無意識的心靈是如何處理的?閱讀這本書,你會學到很多關于麻醉知識,醫學專業人員對麻醉的態度,甚至麻醉的歷史,以及在它發明之前侵入性手術是如何進行的。
媒體推薦/獎項
2017馬克和伊維特·莫蘭·尼布文學獎入圍
2018墨爾本獎zuijia寫作獎2018維多利亞總理文學獎(非小說)入圍
2018 澳大利亞圖書獎(CHASS)
2018斯特拉文學獎
2018澳大利亞圖書工業獎(ABIA)
對麻醉這個不為人知的陰暗領域進行了癡迷、神秘、可怕,甚至是幻覺般的探索。——《紐約客》
“科爾-亞當斯女士對麻醉的探索之旅,始于2010年自己即將接受一臺脊柱大手術前。她是記者又是小說家……她寫得流暢而富有戲劇性,利用她的旅行、研究和采訪,將她對全身麻醉的焦慮追溯到它們的根源。她的書既是一本關于寫作過程的日記,也是一本關于科學調查的日記。——《華爾街日報》
科爾-亞當斯將自己在麻醉下的經歷與其他病人和醫生的經歷結合在一起,創作出一部集痛苦和洞察于一體的個人作品。——《出版者周刊》
作者對麻醉、身體和意識詩意般的描述直擊讀者的心靈深處。——《洛杉磯書評》
科爾-亞當斯寫了一本對全身麻醉富有見地和感人探索的書,這應該是所有麻醉醫生和將要接受手術的人的bidu讀物。——凱特·萊斯利教授,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麻醉師學院前院長
這本書引人注目,從病人的角度探索依舊少有人知的“麻醉”。這些材料不僅對病人是新的,對許多開業醫生也是新的。——賈伊迪普·潘迪特教授,牛津大學醫院納菲爾德麻醉科
內容簡介
人們對一無所知的事情感到恐懼,我們對麻醉的理解甚至存在許多的誤區。
麻醉會不會影響人的智商,會不會讓小孩子在學校成績變差,我會不會在全身麻醉中醒過來?我感覺到疼痛了怎么辦?
麻醉是世俗與神秘的奇特混合體,是一個充滿復雜而可解的密碼、模糊而無法回答的問題領域。作者經由大量的采訪和自身的經歷,對麻醉之后的人體反應、心理狀態都做了客觀而準確的描述。這些故事都大大緩解了即將走進手術室的患者的心理焦慮。讓讀者能在這部作品中了解到麻醉學的發展、存在的問題,并能從病人的角度理解麻醉到底是什么。
麻醉:遺忘之禮和意識之迷 目錄
麻醉:遺忘之禮和意識之迷 作者簡介
作者:凱特?科爾-亞當斯 作家兼記者,為《時代報》、《悉尼先驅晨報》和《時代》雜志撰文。現與家人居于澳大利亞墨爾本。近期也在《時代報》訓練新進記者的寫作技巧。 譯者:薄祿龍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科普作者。現任海軍軍醫大學diyi附屬醫院麻醉科副主任,兼任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入選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學人才培養計劃、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9)。出版科普圖書《健康流言終結者》,入選第八屆文津圖書獎推選圖書。獲上海市科協晨光計劃出版資助基金,出版醫學人文科普著作《醫路潛行:大醫院 小醫生》。榮獲“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上海市優秀科普工作者”稱號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