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嶺南珍本古醫籍校注與研究叢書第二輯:《傷寒論》《脈如》全本校注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982889
- 條形碼:9787535982889 ; 978-7-5359-8288-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嶺南珍本古醫籍校注與研究叢書第二輯:《傷寒論》《脈如》全本校注與研究 本書特色
本叢書為2022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項目。 嶺南珍本古醫籍校注與研究叢書第二輯以“嶺南傷寒”為主題,包括何夢瑤的《傷寒論近言》、郭元峰的《傷寒論》(與《脈如》合集)、麥乃求的《傷寒法眼》、陳煥堂的《仲景歸真》和何德藻的《拾慧集》,均為首次校注出版。通過此輯的校注研究與出版,古代嶺南傷寒學研究的全貌基本上已被較完整地呈現出來。此輯為嶺南傷寒研究書目。 郭氏《傷寒論》匯集了明確部分傷寒學者的研究觀點,同時體現出郭氏對傷寒學的理解,同時厘清了傷寒、外感、溫病的概念,為東南方外感病正名。 郭元峰所撰《脈如》傳世,是嶺南醫學史上**本脈學專著。書以載道,郭氏名之為《脈如》,即是探討“如是之脈”,即是辨析脈象,提出具有臨床客觀指導意義的脈象、脈形及脈理。
嶺南珍本古醫籍校注與研究叢書第二輯:《傷寒論》《脈如》全本校注與研究 內容簡介
《傷寒論》一卷一冊,目錄分為傷寒論、脈論、傳經辨、傷寒首分陰陽、三陽陰證辨、兩感、論汗、論吐、論下、看目、論飲水、舌色辨、虛邪論、太陽經本證、陽明經本證、少陽經本證、太陰經本證、少陰經本證、厥陰經本證、正陽明腑證、合病例、并病例、三陽陽明證例、四時感冒、死證、病后諸證、結胸癥、煩躁、發狂、蓄血、呃逆、發黃、自利、協熱下利、傍漏、嘔吐、發喘、咳嗽、余熱咳嗽、發頤、胸脅腹滿、腹痛、頭汗、熱入血室、動氣、筋惕肉、循衣摸床、似瘧、狐惑、百合、陰陽易、瘛疭、直中陰經、傳經熱證、宿疾、壞癥、發斑、陰陽厥。郭氏《傷寒論》極少仲景原文,其與一般醫家隨仲景原文衍釋注解不同,反而有不少暑病、溫病、發斑、衄血、戰汗、辨舌、發頤、余熱咳嗽及雜病的論述,從這一點來說,郭元峰亦是一位打著仲景旗號而從暗中轉移的嶺南溫病醫家。 《脈如》全書上下兩卷,上卷論脈,列數、浮、沉、遲、滑、澀、實、虛、弦、緩、洪、細、長、短等28種脈象,就其形態、主病作提要鉤玄之簡述;又列各種脈象之鑒別要點,類而析之,條而貫之,使學者了于目了于心,易于傳習。下卷列臨床各病證所見脈候,對一些特殊的脈象如七情脈、六淫脈、妊娠脈、反關脈、無脈候等作分析說理。末附望、聞、問三診要點,教人臨證宜四診合參,切不可下三指于寸口以為神奇。郭元峰《脈如》不失為一部中醫診斷學好書,后人給予較高的評價,謂《脈如》可與李時珍《瀕湖脈學》媲美。
嶺南珍本古醫籍校注與研究叢書第二輯:《傷寒論》《脈如》全本校注與研究 目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