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工藝基礎 (第五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10490
- 條形碼:9787577210490 ; 978-7-5772-1049-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 (第五版) 本書特色
本書在編寫時注意強化基礎、與時俱進、激發創新,同時教材中以二維碼形式附有與相關知識點配套的視頻資源,形成融媒體教材。本書可作為普通高校機械大類和機電類專業“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智能制造工藝“課程的教材,亦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參考。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 (第五版) 內容簡介
本教材書以機械制造工藝原理、工藝方法及工藝過程為基礎,以零件制造工藝設計的一般步驟、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及工藝規程的制定為主線,同時拓展現代工程技術,將機械制造工藝的學習分為鑄造工藝、鍛壓工藝、焊接工藝、切削加工工藝、表面加工、特種加工、材料成形、機械制造工藝規程等部分,適當增加了工藝設計和半定量計算的內容。本書考慮了前、后相關課程的連貫與銜接,故要求學習本書之前應修完“工程制圖”“基于項目的工程實踐”(或“金工實習”)“工程材料”“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等課程。凡前述課程已闡述的內容,本書原則上不再贅述。本書在編寫時注意強化基礎、與時俱進、激發創新,同時教材中以二維碼形式附有與相關知識點配套的視頻資源,形成融媒體教材。本書可作為普通高校機械大類和機電類專業“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智能制造工藝“課程的教材,亦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參考。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 (第五版) 目錄
緒論(1)第1章鑄造工藝(4)1.1鑄造工藝基礎(5)1.1.1液態合金的充型(5)1.1.2鑄件的凝固與收縮(7)1.1.3鑄造內應力、鑄件的變形和裂紋(11)1.1.4合金的偏析和鑄件中的氣孔(14)1.2鑄造金屬材料(16)1.2.1鑄鐵及鑄鐵件生產(16)1.2.2鑄鋼及鑄鋼件生產(22)1.2.3鋁、銅合金及其鑄件生產(23)1.3砂型鑄造(25)1.3.1造型材料(26)1.3.2造型/制芯方法(27)1.3.3鑄件澆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選擇(32)1.3.4鑄造工藝參數的確定(34)1.3.5鑄造工藝圖的繪制(37)1.3.6鑄造凝固過程數值模擬技術(40)1.4特種鑄造(43)1.4.1消耗性鑄型的鑄造工藝(43)1.4.2永久性鑄型的鑄造工藝(46)1.5快速鑄造技術(52)1.5.1快速熔模精密鑄造(53)1.5.2快速砂型鑄造(54)1.6鑄件結構設計(56)1.6.1鑄造工藝對鑄件結構的要求(56)1.6.2合金鑄造性能對鑄件結構的要求(58)復習思考題(62)第2章鍛壓工藝(65)2.1塑性成形基礎(65)2.1.1金屬塑性成形的基本工藝及特點(65)2.1.2金屬材料力學性質簡述(67)2.1.3金屬的塑性變形機理(67)2.1.4塑性變形對金屬組織與性能的影響(69)2.1.5冷變形與熱變形(73)2.2鍛造工藝(73)2.2.1金屬的可鍛性(74)2.2.2自由鍛(76)2.2.3模鍛工藝(76)2.2.4錘上模鍛工藝規程的制訂(83)2.2.5模鍛成形件的結構工藝性(86)2.2.6特種壓力加工(88)2.3沖壓工藝(92)2.3.1概述(92)2.3.2沖裁工藝(94)2.3.3成形工藝(99)2.3.4沖壓模具(108)2.3.5沖壓工藝規程的制訂(109)2.3.6板料柔性加工工藝簡介(113)復習思考題(114)第3章焊接工藝(117)3.1概述(117)3.2電弧焊原理(119)3.2.1焊接過程分析(119)3.2.2焊接接頭的組織與性能(121)3.2.3焊接應力和焊接變形(123)3.2.4焊接缺陷(128)3.2.5焊接檢驗(130)3.3電弧焊工藝(131)3.3.1手工焊條電弧焊(131)3.3.2埋弧焊(133)3.3.3氣體保護焊(135)3.3.4窄間隙焊(138)3.4其他常用焊接方法(139)3.4.1激光焊(139)3.4.2電阻焊(142)3.4.3摩擦焊(144)3.4.4釬焊(145)3.4.5其他焊接工藝方法(148)3.5常用金屬材料的焊接(150)3.5.1金屬材料的可焊性(150)3.5.2碳鋼的焊接(151)3.5.3低合金結構鋼的焊接(152)3.5.4有色金屬的焊接(153)3.6焊接結構設計(154)3.6.1焊件材料的選擇(154)3.6.2焊接方法的選擇(154)3.6.3焊接接頭工藝設計(155)3.6.4典型焊件的工藝設計案例(158)復習思考題(159)第4章材料成形方法的選擇(162)4.1常用材料成形技術分析(162)4.2材料成形技術的選擇原則(164)4.3典型零件的成形方法(166)4.4典型材料成形方法舉例(168)復習思考題(169)第5章材料切削加工基礎(171)5.1切削加工基本知識(171)5.1.1金屬切削加工的特點及應用(171)5.1.2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72)5.1.3切削運動及切削用量(175)5.1.4刀具的幾何參數(177)5.1.5刀具材料(181)5.2金屬切削加工的基礎理論(184)5.2.1切削過程(185)5.2.2切削力與切削功率(189)5.2.3切削熱(191)5.2.4切削液(192)5.2.5刀具的磨損及耐用度(192)5.2.6材料切削加工性(194)復習思考題(195)第6章典型表面的加工(197)6.1概述(197)6.1.1零件表面的形成(197)6.1.2切削加工的階段(198)6.2外圓表面的加工(199)6.2.1外圓表面的車削(199)6.2.2外圓表面的磨削(204)6.2.3外圓表面的光整加工(209)6.3孔加工(210)6.3.1鉆孔(211)6.3.2擴孔和鉸孔(214)6.3.3鏜孔(215)6.3.4磨孔(217)6.3.5拉削(218)6.3.6孔的珩磨(219)6.3.7孔的加工方案(220)6.4平面加工(222)6.4.1平面刨削(222)6.4.2平面銑削(223)6.4.3平面磨削(227)6.5齒形加工(229)6.5.1概述(229)6.5.2銑齒(230)6.5.3插齒和滾齒(231)6.5.4齒形的精加工方法(235)復習思考題(238)第7章特種加工及材料成形新工藝(241)7.1特種加工簡介(241)7.1.1電火花加工(241)7.1.2超聲波加工(249)7.1.3激光加工(250)7.2材料成形新工藝(252)7.2.1粉末冶金(252)7.2.2注塑工藝(255)7.2.3快速成形(258)復習思考題(262)第8章機械加工工藝過程(263)8.1基本概念(263)8.1.1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及其組成(263)8.1.2生產類型及其工藝特征(264)8.2工件的安裝和夾具(265)8.2.1夾具簡介(265)8.2.2工件的安裝方式(266)8.3定位基準的選擇(267)8.3.1工件的基準(267)8.3.2定位基準的選擇(267)8.4工藝路線的擬定(270)8.4.1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270)8.4.2工序的安排(272)8.5零件機械加工的結構工藝性(273)8.6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過程(280)8.6.1軸類零件(280)8.6.2輪類零件(284)復習思考題(288)參考文獻(292)
展開全部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 (第五版) 作者簡介
彭江英,女,1969 年11 月出生,博士,副教授。從事新能源材料及相關器件研究。先后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以第一作者在國際專業權威期刊發表十余篇SCI收錄論文。任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等雜志審稿人。 承擔的科研項目:1、Skutterudite/AgSbTe2系納米復合熱電材料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3.01-2016.122、高性能多填充skutterudite熱電材料的晶體結構和晶格動力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0.01-2012.123、Skutterudite/AgSbTe2系納米復合熱電材料的性能優化與電熱協同輸運機制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3.01-2014.12 4、多填充skutterudite材料的性能優化研究,*留學回國啟動基金項目,2010.01-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