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形態·歷史·象征與隱喻:民族研究的文化視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5820
- 條形碼:9787503975820 ; 978-7-5039-7582-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形態·歷史·象征與隱喻:民族研究的文化視野 本書特色
民歌是各類音樂之中和人民群眾關系*為密切的藝術品種,它反映千千萬萬普通百姓的生活百態和他們的所思所想,地方風格濃郁,*接地氣,因而,在中國很早就被形象地稱為“風”,意味它貼地而行,化行天下,無孔不入。本書屬于專題性研究文集。分為五個章節,從音樂本體、文化傳統、文獻記載等多個角度同時切入研究主體,以更全面、客觀的呈現研究對象。本書稿的研究方式、方法對音樂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借鑒價值,是一本有價值的音樂著作文集。
形態·歷史·象征與隱喻:民族研究的文化視野 內容簡介
民歌的研究有很多種研究方式,有從文學角度的歌詞研究,有從音樂角度的曲調研究,有從演唱方面的聲樂研究,等等。與普通常見的民歌研究不同,本書聚焦于中國民歌的意義內涵,透過音樂形態的表象,探尋其蘊含的歷史信息、象征意義、隱喻內涵、文化功能等深層的文化問題。本書共分五章,以《黃河船夫曲》《孟姜女》《月子彎彎照九州》《蜥蜴求雨歌》、敦煌驅儺詞“趕五句”民歌、儺歌“啰哩嗹”、婚禮儀式歌曲“浪柳園”等民間歌曲為研究對象,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依托,對其進行深度的文化解析,拓展民歌研究新路徑。
形態·歷史·象征與隱喻:民族研究的文化視野 目錄
形態·歷史·象征與隱喻:民族研究的文化視野 作者簡介
孟凡玉,博士(后),浙江音樂學院二級教授,中國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音樂學院圖書館館長、音樂博物館館長、《音樂文化研究》常務副主編、省一流學科負責人、絲綢之路樂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絲綢之路樂舞藝術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理事,中國儺戲學會理事,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首批智庫專家成員。
曾獲教*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國務院學位辦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浙江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李叔同藝術成就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優秀專家等獎勵和榮譽。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子項目、一般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以及省部級研究項目多項,已出版著作1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 70多篇。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