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醫醇賸義:校注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45114
- 條形碼:9787521445114 ; 978-7-5214-451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醇賸義:校注版 本書特色
自序 秦有良醫,曰和、曰緩,彼其望色辨候,洞見膏肓,非所謂神靈詭異者歟!乃其論針灸,述湯藥,言言典要,開啟后人,又何其純粹以精也!豈不以疾病常有,怪病罕逢,惟能知常,方能知變,故于命名之日,早以和緩自任歟!夫疾病雖多,不越內傷外感,不足者補之以復其正,有余者去之以歸于平,是即和法也、緩治也。毒藥治病去其五,良藥治病去其七,亦即和法也、緩治也。天下無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極,乃為神奇;否則眩異標新,用違其度,欲求近效,反速危亡,不和不緩故也。 雄自束發受書,習舉子業,東涂西抹,迄無所成,遂乃決然舍去,究心于《靈》《素》諸書,自張長沙下迄時彥 時彥:當代的賢俊、名流。,所有著述,并皆參觀。仲景夐 夐(xiòng 诇):久遠。乎尚已,其他各有專長,亦各有偏執,求其純粹以精,不失和緩之意者,千余年來不過數人。因思醫學至今蕪雜已極,醫家病家目不睹先正典型,群相率而喜新厭故,流毒安有窮哉!救正之法,惟有執簡馭繁,明白指示,庶幾后學一歸醇正,不惑殊趨。爰將數十年所稍稍有得,而筆之于簡者,都為一集以問世,名曰《醫醇》,共二十四卷,分為六門:曰脈、癥、治,首察脈,次辨癥,次施治,此三者為大綱。就治字中又分三層:曰理、法、意,醫有醫理,治有治法,化裁通變,則又須得法外意也。乃災梨災梨:謂刻印無用的書,災及作版的梨木。用作刻印的謙詞。半載,而烽火西來,赤手渡江,愁苦萬狀,棲身異地,老病日增,風雨之夕,林木叫號,半壁孤燈,清影如豆,回首往昔,如夢如塵,良足悲矣!自念一生精力,盡在《醫醇》一書,欲再發刻,以大暢和緩之風,而坊刻定本與家藏副本,盡付祝融,求之二年,不可復得。近因左足偏廢,艱于步履,坐臥一室,益復無聊,追憶《醫醇》中語,隨筆錄出,不及十之二三。兒輩復請付梓,予以并非全書,不欲更災梨棗;而門下士以為雖非全豹,亦見一斑,且指迷處正復不少,若并此湮沒,則大負從前醫尚和緩之苦心矣。勉從其請,改題曰《醫醇賸義》,而自序其巔末如此。惟愿閱是編者,諒予之心,悲予之遇,匡其不逮而惠教之,則幸甚! 同治二年歲在癸亥仲春之吉 武進費伯雄晉卿氏題于古延陵之寓齋
醫醇賸義:校注版 內容簡介
為響應老一輩中醫藥專家“要加強經典學習”“讀經典,做臨床”的號召,結合當今中醫藥學的學科建制和中醫藥古籍的保存現狀,本套叢書精選內科類學術性強、實用價值高,并被歷代醫家推崇的代表性著作,選擇精善版本,對其進行精勘細校,并對文中疑難字句標注注音和釋義,以倡導中醫學子及臨床大夫研讀中醫經典醫籍之風氣,為提高理論和臨床水平打牢根基。按學科分類整理經典著作可省去讀者在大量的古籍中查找選取的時間,也方便讀者按學科系統學習和研究。
醫醇賸義:校注版 目錄
醫醇賸義:校注版 作者簡介
田思勝,山東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史文獻分會 。主編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規劃教材《養生名著選讀》等教材2部,出版《朱丹溪醫學全書》等中醫古籍30余部。發表論文52篇,培養博士研究生16名。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