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發現的樂趣:費曼演講·訪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14582
- 條形碼:9787559614582 ; 978-7-5596-1458-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發現的樂趣:費曼演講·訪談集 內容簡介
《發現的樂趣》是理查德?費曼很好的短篇集——收錄了費曼一生中代表其科學觀、價值觀、教育觀的13篇訪談和演講文章。通過費曼自己的話語,我們得以聆聽他的童年故事、參與原子彈研制的傳奇經歷、對諾獎的態度、對納米技術和未來計算機的預言,還能夠體會到“找到真愛、自由自我、做一個有趣的人”是怎樣一種人生態度;而且,不止天才、不止有趣,在不羈的表象之下,費曼更是一位思想家,在他的敘述中,我們得以領略到科學的魅力、人文的愉悅、發現萬物之理的樂趣。
發現的樂趣:費曼演講·訪談集 目錄
編者導語
1 發現的樂趣 001
2 未來的計算機 025
3 從加入“曼哈頓計劃”到親眼看到原子彈爆炸 053
4 科學文化在現代社會中扮演什么角色?應該扮演什么角色? 099
5 底下還有大量的空間—對納米技術的展望 119
6 科學的價值 143
7 關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事故的少數派調查報告 153
8 科學是什么 173
9 世界上聰明的人 193
10 貨拜族科學:探討科學、偽科學以及學習如何不自欺 211
11 就像1,2,3那樣簡單 225
12 理查德·費曼構建一個宇宙 233
發現的樂趣:費曼演講·訪談集 節選
1發現的樂趣
此篇為電視訪談文字整理版。1981年,BBC科普節目《地平線》采訪了費曼,這期節目后來在美國的科普節目《新星》上播出。其時費曼已進入人生暮年(費曼于1988年去世),我們在節目中看到的是一位睿智的長者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歷程和此生成就—唯有歷經歲月洗禮方能有此番感悟。采訪中,費曼言談率直、輕松,飽含感情,他談了很多內心的想法:為什么說僅僅知道一個事物的名稱其實等同于對其一無所知;當廣島成千上萬人遭受原子彈荼毒之際,他和他的同事—曼哈頓計劃的原子物理學家們,即原子彈這種可怕的武器的研發團隊—何以能夠痛飲狂歡、慶賀勝利;還有,為什么說即便沒有得諾貝爾獎,費曼照樣也能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很精彩。
科學家眼中的花之美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個藝術家,他有些觀點我真是不敢茍同。他會拿起一朵花,說道:“看,這花多美啊!”是啊,花很美,我也會這么想。他接著會說:“你看,作為一個藝術家,我會欣賞花的美;而你是個科學家,只會職業性地去層層剖析這花,那就無趣了。”我覺得他在胡扯。首先,我相信,他發現花很美,其他人和我也能看到,不過,我可能沒有他那樣精妙的審美感受,但是毋庸置疑,我懂得欣賞花的美。而我同時還能看到更多的東西:我會想象花朵里面的細胞,細胞體內復雜的反應也有一種美感。我的意思是:美不盡然在這方寸之間,美也存在于更小的微觀世界,這朵花的內部構造也很美。事實上,一些進化過程很有意思,比如,一些花開始有了顏色,就是為了吸引昆蟲為自己授粉;這就意味著昆蟲也能看到顏色。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了:低級動物也能感受到美嗎?為什么能稱之為“審美體驗”呢?所有這些有趣的問題都說明了一件事:科學知識只會增加花的美感
和神秘感,人們對花更加興趣盎然、驚嘆不已。是的,只增不減,我弄不懂為什么有人不這么想。
關于偏科
發現的樂趣:費曼演講·訪談集 作者簡介
理查德?費曼 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生于1918年,成長于紐約的法羅克維,1942年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二戰期間,他是推動原子彈研發的重要人物。戰后,費曼在康奈爾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任教。1965年,他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除了是物理學家,費曼還是個作家、藝術家,擅長演奏手鼓,還能打開各類保險箱。1988年,費曼辭世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