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正之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87892
- 條形碼:9787214287892 ; 978-7-214-28789-2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正之筆 本書特色
倪雅梅這本關于顏真卿的著作理應受到追捧,尤其是在西方關于中國書法家個案研究的專著屈指可數之時。作為一位偉人,顏真卿的個人經歷及其書法鳳格和他的人格魅力一樣,無論就其現象還是本質而言都舉足輕重……事實上,這本書的一個過人之處,就在于作者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處理史料的,她對顏真卿的接受史提出了一種大膽而謹慎的全新闡釋,與此同時還做到了簡煉和專注,這一點尤其難能可貴。 ——石慢 (Peter C. Sturman, 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這是一部關于顏真卿書法在宋代接受史的書寫。什么是書法風格中的政治?書法如何被用來陳述政治觀點?本書作者倪雅梅,一位 20世紀的美國女性,穿透幾個世紀以來對顏真卿作為一個藝術家和一位男性的感知,來解讀這位中國8世紀的貴族,這位 “真實”的唐代人,從而探究傳統中國書法政治史上一段非常重要、微妙、精彩的歷程。
中正之筆 內容簡介
顏真卿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書法家之一,他的書體至今仍被當作書法教學的典范。然而,顏真卿的書風似乎并不具有那種傳統意義上的魅力,古往今來的評論家們,習慣用中正、準確、莊重、嚴峻、強勁這些詞來描述顏真卿的書法,卻很少用“優雅”或“美”來形容他的風格。本書從這個角度展開研究,探尋書法風格被賦予的重要的道德意義和政治意義。 書中展示了顏真卿不同人生階段的代表作品,借此勾畫出顏真卿書法藝術的生命軌跡,分析顏真卿的書法為何在北宋的士大夫間備受追捧和贊譽,進而探尋什么是書法風格中的政治以及書法如何被用來陳述政治觀點。也可以說本書講述的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段微妙、世故而英明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人們對歷史進行了創造性的重新闡釋,并將這種闡釋作為達成自己政治意圖的手段。 海外中國藝術史研究已走過近百年漸進發展的歷程,涌現出了大量成果斐然的中國藝術史專家。但相對于哲學、歷史等領域來說,國內對海外中國藝術史研究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基于此,“海外中國研究叢書·藝術系列”的推出,旨在不斷打破學科邊界和學術壁壘,借鑒多學科理論的新趨勢,進一步拓展研究領域,深入挖掘中國藝術史的內涵與價值。 藝術系列選取的內容涵蓋書法、繪畫、器物、家具、建筑等方向,以開放的跨文化視野,深入挖掘和展現中國藝術的瑰麗多彩,以期讀者能關注不同語境下的“中國藝術史研究”;希望通過這一新系列,讓更多讀者了解、欣賞和愛上中國的藝術,同時也為中國藝術在海外的傳播開辟新的道路。
中正之筆 目錄
中正之筆 作者簡介
倪雅梅(Amy McNair),漢學家,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教授。1978年畢業于俄勒岡大學,獲得藝術史學士學位;1982年,畢業于華盛頓大學,獲得藝術史碩士學位;1989年畢業于芝加哥大學,獲得藝術史博士學位。1991年,南加州大學講師;1992-1998年,堪薩斯大學助教;1998-2008,堪薩斯大學副教授;2008至今堪薩斯大學教授。 楊簡茹,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主要致力于視覺文化研究。出版譯著《100個改變平面設計的偉大觀念》、編著《民國攝影文論》等。 祝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書法史、設計史研究,研究方向為藝術史論。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及北京大學,先后獲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出版《從西學東漸到書學轉型》等專著、譯著多種。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