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兩漢中堅社會勢力研究-(以士大夫階層為中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2008
- 條形碼:9787522732008 ; 978-7-5227-3200-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漢中堅社會勢力研究-(以士大夫階層為中心) 內容簡介
所謂中堅社會勢力,是指相對于一般民眾而言,支持某個王朝政權存在的擁有強大經濟實力和社會勢力的中堅勢力階層或勢力集團。秦亡于中堅社會勢力的缺失。漢初有意識地對中堅社會勢力進行了彌補。西漢前期,舊貴族、豪強、文吏、士人、貧窶者等各種社會勢力都實現了向士大夫階層的轉化。西漢中后期,士大夫間的關系逐漸緊密,由“相善”“厚善”發展為“同志”“同好”再到“黨人”“吾徒”的群體性認同關系,士大夫階層逐漸形成。士大夫階層構成了漢政權的中堅社會勢力。
兩漢中堅社會勢力研究-(以士大夫階層為中心) 目錄
緒論
一 選題緣由
二 研究綜述
三 中堅社會勢力概述
**章 秦漢之際的中堅勢力略論
**節 秦亡原因之我見
一 關于秦亡原因的討論
二 六國舊貴
三 秦吏
第二節 漢初對中堅勢力的彌補
一 “共天下”
二 新貴族的“引入”
三 社會勢力個別地進入漢政權
第二章 社會勢力以士大夫為中心的轉化
**節 士大夫階層概述
一 “士大夫”之界定
二 士大夫階層概述
第二節 西漢時期社會勢力的演變
一 豪強大族融入漢政權并向士大夫的轉化
二 士人向士大夫的轉化
三 文吏向士大夫的轉化
四 貧窶者——普通平民進入漢政權并向士大夫轉化
第三章 士大夫階層之形成
**節 士大夫群體之認同關系
一 “相善”——士大夫間聯系的加強
二 “同志”“同好”——士大夫群體認同的強化
三 士大夫群體認同的被肯定和自我標識——從“朋黨”到“黨人”“吾徒”
四 士大夫群體認同原因探析
五 士大夫作為一個社會階層的形成
六 士大夫階層的構成
第二節 從“冠蓋”詞義的變化看士大夫階層的演變
一 冠蓋借指朝廷的使者
二 冠蓋指代官吏
三 冠蓋指代名士
四 冠蓋指代有威望的地方大族
五 冠蓋與士族
第四章 士大夫階層構成漢政權的中堅社會勢力
**節 士大夫階層之社會勢力
一 士大夫階層之經濟力量
二 士大夫階層之社會關系
第二節 士大夫階層之社會威望
一 治理地方、教化社會
二 攜持民心、以安海內
第三節 士大夫階層點、線、面的社會結構
一 點
二 線
三 面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兩漢中堅社會勢力研究-(以士大夫階層為中心) 作者簡介
張繼剛,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西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歷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研究員,主要從事秦漢史、簡牘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在《古代文明》《中國史研究動態》《西北師大學報》《甘肅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專項項目“出土簡牘所見體育健身資料整理與研究”(19VJX167)、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東漢士大夫群體與地方社會秩序研究”(YB025)等。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