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液化天然氣技術手冊 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45112
- 條形碼:9787111745112 ; 978-7-111-74511-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液化天然氣技術手冊 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第1版暢銷十余年,是行業唯一一本液化天然氣技術的百科全書。
- 新版:
- 新版更新比例超過70%
- 新版新增和更新內容:
新增浮式液化天然氣裝置、液化天然氣應用裝置兩章,大幅更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液化天然氣站場工程設計、液化天然氣冷能利用、液化天然氣裝置的主要設備、液化天然氣相關的安全技術。
- 獨家:
- 唯一一本液化天然氣技術百科全書
- 權威:
-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陜西燃氣設計院,上海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查特公司,上海能源建設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的國內液化天然氣領域32位一線專家學者共同編寫。
- 全面: 涵蓋了液化天然氣技術的理論基礎、工藝流程、設備選型、材料選擇、安全規范等方面的知識,全面滿足設計、施工、運維和管理人員需求
- 實用: 書中包含大量工程實際技術數據、圖表、技術標準,并通過案例傳授工程經驗,幫助工程技術人員開展工程實踐
- 前沿: 本書全面反映了國內外液化天然氣技術的進展和應用實例。
液化天然氣技術手冊 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手冊主要闡述了液化天然氣的基本理論、新技術和工程應用實踐,全面反映了國內外液化天然氣的近期新應用和技術進展,內容全面、新穎,討論深入淺出,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工具書。本手冊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氣技術理論基礎、天然氣的液化、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浮式液化天然氣裝置、液化天然氣站場工程設計、液化天然氣貯存和運輸、液化天然氣設備的主要工藝和材料、液化天然氣冷能利用、液化天然氣裝置的主要設備、液化天然氣相關的安全技術、液化天然氣應用裝置共11章。 本手冊可供能源領域,尤其是液化天然氣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教學參考。
液化天然氣技術手冊 第2版 目錄
第1版前言
第1章液化天然氣技術理論基礎1
1.1工程熱力學基礎1
1.1.1基本概念和定義1
1.1.2熱力學基本定律4
1.2流體力學基礎6
1.2.1流體的物理性質6
1.2.2流體的可壓縮性與熱膨脹性7
1.2.3流體的傳輸特性8
1.2.4表面張力和毛細現象9
1.2.5流體的平衡——流體靜力學基礎10
1.2.6理想流體運動的基本方程——流體動力學基礎11
1.3傳熱學基礎13
1.3.1導熱13
1.3.2對流換熱的理論基礎及計算14
1.3.3輻射換熱的基礎理論16
1.4液化天然氣的一般特性20
1.4.1熱力特性20
1.4.2傳輸特性24
參考文獻31
第2章天然氣的液化32
2.1液化前原料氣處理32
2.1.1脫水33
2.1.2脫酸性氣體(CO2、H2S)46
2.1.3脫其他雜質56
2.2天然氣液化流程58
2.2.1級聯式液化流程58
2.2.2混合制冷劑液化流程60
2.2.3帶膨脹機的液化流程63
2.3天然氣液化裝置65
2.3.1基本負荷型(基地型)液化裝置66
2.3.2典型中小型液化裝置83
參考文獻94
第3章液化天然氣接收站95
3.1概述95
3.1.1功能定位95
3.1.2裝置組成96
3.1.3接收站能力和規模96
3.2系統設置及關鍵設備選擇96
3.2.1LNG碼頭97
3.2.2卸船系統100
3.2.3貯存系統103
3.2.4蒸發氣處理系統105
3.2.5液化天然氣輸送系統109
3.2.6汽化外輸系統111
3.2.7計量系統113
3.2.8清管系統115
3.2.9裝車系統115
3.2.10裝船系統117
3.2.11輕烴回收系統117
3.2.12熱值調整117
3.2.13冷能利用118
3.2.14輔助設施118
3.2.15公用工程120
3.2.16控制系統124
3.2.17分析化驗126
3.3試運行、性能測試及考核127
3.3.1試運行127
3.3.2單機性能測試及考核131
3.3.3裝置性能測試及考核133
3.4消防、節能與環保136
3.4.1消防136
3.4.2節能138
3.4.3環保138
3.5世界各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匯集140
參考文獻143
第4章浮式液化天然氣裝置145
4.1概述145
4.1.1浮式液化天然氣產業鏈145
4.1.2浮式液化天然氣的發展147
4.2浮式LNG液化特點150
4.2.1浮式LNG液化工藝150
4.2.2塔器153
4.3浮式液化天然氣再汽化裝置156
4.3.1再汽化工藝156
4.3.2再汽化設備163
4.4浮式LNG裝置配套系統168
4.4.1船體168
4.4.2LNG貯存184
4.4.3卸載系統185
4.4.4動力系統187
4.4.5儀表控制系統192
4.4.6公用系統197
4.4.7救生與消防系統206
4.4.8系泊系統209
4.5全球浮式液化天然氣裝置匯總215
參考文獻218
第5章液化天然氣站場工程設計219
5.1站址選擇219
5.1.1站址選擇原則219
5.1.2站址條件及要求219
5.1.3站址選擇的工作階段及主要工作內容220
5.2設計基礎221
5.2.1總體設計要求221
5.2.2設計依據221
5.2.3設計輸入條件221
5.3設計原則和要求225
5.3.1總圖布置226
5.3.2工藝系統229
5.3.3設備231
5.3.4管道232
5.3.5自動控制236
5.3.6節能、安全及環保237
5.4標準規范240
5.4.1概述240
5.4.2工程建設規范體系240
5.4.3法律法規241
5.4.4國內標準242
5.4.5國外標準245
5.4.6標準體系改革進展246
5.5工程設計技術247
5.5.1穩態模擬247
5.5.2動態模擬248
5.5.3瞬態模擬256
5.5.4模塊化設計263
5.5.5三維協同設計及數字化交付268
參考文獻278
第6章液化天然氣貯存和運輸280
6.1液化天然氣陸上貯存280
6.1.1LNG 儲罐結構形式280
6.1.2LNG 儲罐的比較及選擇283
6.1.3LNG儲罐結構與建造285
6.1.4LNG儲罐的特殊要求與施工287
6.1.5大型LNG常壓儲罐289
6.1.6真空粉末絕熱LNG儲罐290
6.1.7LNG薄膜罐301
6.2液化天然氣陸上運輸309
6.2.1液化天然氣汽車罐車309
6.2.2液化天然氣罐式集裝箱311
6.2.3運輸的運行管理312
6.3LNG海上運輸313
6.3.1LNG船在產業鏈中的作用及世界 LNG船的現狀和發展313
6.3.2LNG船的技術特征和液貨艙技術316
6.3.3LNG船的裝卸系統324
6.3.4LNG船的安全管理330
6.3.5LNG船的典型船例342
6.3.6LNG船型船體結構357
參考文獻361
第7章液化天然氣設備的主要工藝和材料362
7.1絕熱工藝362
7.1.1絕熱工藝理論362
7.1.2絕熱材料373
7.2焊接工藝386
7.2.1材料和技術指標386
7.2.2坡口形式和焊接工藝參數388
7.2.3焊接接頭和焊縫金屬力學性能391
7.2.4焊縫無損檢測391
7.2.5船載LNG儲罐的焊接391
7.3材料392
7.3.1金屬材料394
7.3.2非金屬材料415
參考文獻422
第8章液化天然氣冷能利用424
8.1液化天然氣冷能利用及其分析424
8.1.1LNG冷能利用概述424
8.1.2LNG冷能分析數學模型424
8.1.3LNG冷能特性分析425
8.2冷能回收用于BOG再冷凝426
8.3冷能發電428
8.3.1利用LNG冷能改善現有動力循環428
8.3.2利用LNG冷能的相對獨立的低溫動力循環429
8.3.3日本利用LNG冷能發電概況434
8.4冷能回收用于空氣分離435
8.4.1概述435
8.4.2技術方案435
8.4.3應用實例437
8.5LNG冷能用于低溫碳捕集444
8.5.1概述444
8.5.2利用LNG冷能回收燃氣電廠CO2444
8.5.3利用LNG冷能回收其他工廠CO2447
8.6冷能回收用于食品冷凍冷藏450
8.6.1概述450
8.6.2冷庫及冷藏451
8.6.3冷媒選擇453
8.6.4冷能用于冷庫方案舉例455
8.7LNG冷能用于相變儲能458
8.7.1概述458
8.7.2液固相變儲能459
8.7.3液化空氣儲能460
8.7.4其他儲能方式464
8.8冷能回收的其他應用465
8.8.1液態CO2和干冰生產465
8.8.2低溫粉碎465
8.8.3輕烴回收470
8.8.4制冰與空調473
8.8.5海水淡化476
8.8.6LNG冷能綜合利用481
參考文獻483
第9章液化天然氣裝置的主要設備488
9.1壓縮機488
9.1.1概述488
9.1.2透平壓縮機488
9.1.3往復壓縮機510
9.1.4螺桿壓縮機520
9.1.5壓縮機結構形式的選擇528
9.2驅動機531
9.2.1概述531
9.2.2燃氣輪機532
9.2.3蒸汽輪機537
9.2.4電動機543
9.2.5驅動機形式選擇548
9.3膨脹機552
9.3.1透平膨脹機552
9.3.2螺桿膨脹機555
9.3.3液力透平556
9.4換熱器560
9.4.1概述560
9.4.2板翅式換熱器560
9.4.3繞管式換熱器568
9.4.4LNG汽化器571
9.4.5汽化器特點584
9.5LNG裝卸臂585
9.5.1概述585
9.5.2裝卸臂的類型和規格585
9.5.3裝卸臂的主要部件587
9.5.4裝卸臂的流動阻力589
9.6LNG裝置特殊泵590
9.6.1離心泵的基本參數590
9.6.2LNG泵593
9.6.3海水泵604
9.7低溫閥門608
9.7.1概述608
9.7.2結構特點及要求608
9.7.3材料要求613
9.7.4閥門的應用案例617
參考文獻619
第10章液化天然氣相關的安全技術621
10.1液化天然氣特性621
10.1.1一般特性621
10.1.2低溫特性624
10.1.3燃燒和爆炸625
10.1.4翻滾和快速相變628
10.2泄漏防控技術628
10.2.1泄漏628
10.2.2擴散630
10.2.3LNG泄漏的預防與控制634
10.3風險評估技術636
10.3.1風險評估技術介紹636
10.3.2技術應用案例641
10.4與LNG相關的安全、健康設計原則648
10.4.1LNG低溫危害及應對措施648
10.4.2火災爆炸危害及應對措施648
10.5安全規范與相關標準649
10.5.1國際標準規范650
10.5.2國內標準規范657
10.5.3國內外LNG標準規范的異同664
參考文獻665
第11章液化天然氣應用裝置666
11.1汽車LNG燃料加注站666
11.1.1類型和特點666
11.1.2總體布局667
11.1.3加注工藝672
11.1.4主要設備673
11.1.5供配電、控制及儀表系統678
11.1.6LNG汽車技術682
11.1.7消防工程683
11.2船舶LNG燃料加注站686
11.2.1類型和特點686
11.2.2總體布局687
11.2.3加注工藝690
11.2.4主要設備695
11.2.5供配電、控制及儀表系統698
11.2.6LNG燃料船舶技術698
11.2.7消防工程702
11.3小型LNG汽化裝置705
11.3.1小型LNG汽化裝置的常見類型和特點705
11.3.2總體布局705
11.3.3工藝及管道系統708
11.3.4控制系統710
11.3.5主要設備選型711
11.3.6消防712
11.3.7公用工程713
11.3.8應用實例715
液化天然氣技術手冊 第2版 作者簡介
主編顧安忠,1939年出生于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62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動力系并留校任教,在制冷專業任教45年。其中1982-1985年赴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IIT)和美國燃氣工藝研究院(GTI)進修。1993年起任教授,1994年起任博士生導師,2002-2005年擔任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責任教授。曾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制冷與低溫工程系主任、制冷低溫工程研究所所長、工程熱物理和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國際制冷學會A3委員會委員、中國制冷學會理事、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液化天然氣分會秘書長、上海市制冷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低溫專業委員會主任等職務,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液化天然氣與清潔能源利用中心主任。
副主編白改玲,教授級高工,石油和化工行業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高級技術專家,項目管理工程師(PMP);寰球工程項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工作,1989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低溫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學位;長期從事石油化工項目的工程設計及技術管理工作;近20年來主要從事液化天然氣(LNG)項目的技術開發及工程推廣應用、工藝技術方案策劃及審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基礎設計、詳細設計、項目管理、標準及設計技術手冊編制、工程設計審查及技術評優和鑒定等工作,獲得過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優秀設計獎、優秀咨詢獎、優秀專利獎、先進科技工作者、勞動模范,發表和編著過多篇LNG技術論文、論著和國家及行業標準規范,擁有多項專利和專有技術。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