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孩子啊,我們該拿手機怎么辦/安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75743
- 條形碼:9787559675743 ; 978-7-5596-7574-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孩子啊,我們該拿手機怎么辦/安心 本書特色
1.手機問題只是表象,你和孩子的關系出現了問題才是根本的問題。愛和信任,才是更重要的。樊登、尹建莉、張德芬、武志紅等眾多教育專家、作者真誠推薦。
2.作者安心是P.E.T.父母效能訓練中國督導,深耕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十余年。她的書《在遠遠的背后帶領》,在“樊登讀書”上線不久,播放量近兩千萬,銷量超30萬冊。她“以人為本”的溝通理念和教育方式影響了萬千家長,有人稱她“改變了家庭教育的潮向”。
3.聚焦普遍困擾中國家庭的手機問題,作者以從業多年對問題家庭的真實采訪為切入點,為家長提供可供參考的問題樣本及解決方案。相信只要有正確的引導,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手機的主人,而不被手機所奴役。
孩子啊,我們該拿手機怎么辦/安心 內容簡介
"手機,一個聽起來小實則大的問題。它猶如房間中的大象,大到每個家庭都沒辦法忽視它。臨近考試依舊與手機熱戀的孩子,沉迷游戲不想上學的孩子,因為被管教對父母大打出手的孩子,狡兔三窟、備用手機無數的孩子……相似的故事和沖突幾乎每天都在有娃家庭中發生。 手機問題是當下家庭教育中父母們的典型困擾,作者例舉了多個真實案例,不但采訪家長,也采訪身在其中的孩子,既有家長剖析自我內心的信件,也有孩子對于手機問題的觀點,用一個更為全面的視角,呈現彼此的真實需求。很多家庭都因改變了溝通方式而緩和了親子關系,從而使孩子不再沉迷于手機。"
孩子啊,我們該拿手機怎么辦/安心 目錄
序言 001 **章 轉變態度:關系優先原則
**節 在困境中蛻變重生 002
1.不演內心戲 002
2.不討好,不迎合 011
3.外面只有自己 015
4.轉念花開 018
第二節 我就是我在等待的那個人 023
1.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 023
2.不干涉,不越界 028
3.相對約束,絕對自由 030
4.不是我,還能是誰 033
第三節 好狀態是好關系的副產品 036
1.滿足需求是王道 036
2.放松的關系帶來聯結和穩定 040
3.愛是陪伴與溝通 043 第二章 更新認知:手機可怕嗎
**節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宵 048
1.失控 048
2.傷害 051
3.接納 059
4.溯源 066
5.重生 070
第二節 我的焦慮我負責 076
1.不要投射焦慮 076
2.相信“相信”的力量 078
3.我的恐懼,于我終結 086
第三節 父母應該被培訓而不是被責備 089
1.厭學背后的心理 089
2.讓興趣只是興趣 094
3.建立信任,循序漸進 096
4.停止控制,保持謙卑 101 第三章 改善溝通:人生何處不溝通
**節 與孩子一同成長 108
1.不對抗孩子的成長規律 108
2.手機做不了保姆 110
第二節 生命不息,溝通不止 114
1.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114
2.扎根在彼此的需求上 118
3.家庭成員以外的電子產品沖突 123
4.教育來自“平等”而非“權威” 139
第三節 有熱愛,不沉溺 142
1.電子產品在我家 142
2.熱愛抵萬金 145
3.孩子眼中的網絡世界 146
4.防的是沉迷,不是手機 151 第四章 應對原則:我們要彼此看見
**節 原則一:放下成見,看見需求 158
1.換個角度,大有不同 158
2.藏進手機的需求 162
第二節 原則二:撕下標簽,用心傾聽 164
1.孩子的留言 164
2.通過傾聽,看見孩子 167
第三節 原則三:正面表達,不對立傷害 172
1.好好說話的秘訣 172
2.“你信息”與“我信息” 176
第四節 原則四:看見彼此,達成雙贏 179
1.規則不是規定 180
2.制定規則需要孩子參與 181
3.用雙贏法制定規則 181
第五節 原則五:做顧問型父母 185
1.養娃也要與時俱進 185
2.聰明的父母當顧問 187 后記 孩子的靈魂屬于明日世界 191
孩子啊,我們該拿手機怎么辦/安心 相關資料
帆書APP創始人樊登:
家長們渴望有人能給出一個專業的方法,讓孩子一下子不愛玩手機了。但真正的專家會告訴你,手機問題只是表象,你和孩子的關系出現了問題才是真正的根源。打開這本書,直面真正的問題吧!愛和信任,才是更重要的。
教育專家、《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
玩手機帶來的沖突,是當代親子關系中的一個痛點。這本書專門針對手機問題進行了引導和探討,像一場及時雨為彌散在社會間的焦慮降溫,相信家長一定能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
作家張德芬:
有人說,孩子“游戲成癮”是跟父母的一場“合謀”,父母和孩子如果能借助手機問題進行一場自我和關系的修行,這將會是他們自我圓滿的途徑之一。愿這本書能成為一個契機,帶領你和孩子走上這一路徑。
心理學家武志紅:
手機沖突只是表象,其中有更深的關于愛與控制、自主與被動等議題。本書通過提升親子關系、更新認知和改善溝通三個方面,來幫助父母解決跟孩子的手機沖突。我覺得這可以改變中國父母關于手機的價值觀,幫助他們與時俱進,與孩子在這個人工智能時代,和諧相處,共同成長。
孩子啊,我們該拿手機怎么辦/安心 作者簡介
安心,P.E.T.父母效能訓練中國督導、Y.E.T.青少年效能訓練課程中國督導、當當網第七屆影響力作家,國內家庭教育領域的標桿性人物之一。
深耕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十余年,支持數以百計的人成為P.E.T.認證講師。她和越來越多志同道合者將以人為本的溝通理念和方式惠及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改變了家庭養育的潮向。著有《在遠遠的背后帶領》等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