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陸地生態系統質量綜合監測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89648
- 條形碼:9787030789648 ; 978-7-03-078964-8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陸地生態系統質量綜合監測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梳理和總結了陸地生態系統生態質量監測指標與監測技術體系,并以豐富的案例研究進行了進一步闡釋。基于CERN站點,從觀測指標體系的增補、觀測頻度的提升和觀測技術方法的改進三個方面,闡述了生態系統水土氣生觀測指標與規范。針對陸生大中型動物多樣性監測,介紹了實時組網監測、傳輸,紅外相機監測圖像與視頻分析等技術。介紹了目前*為前沿的葉綠素熒光對地觀測技術、區域生態系統生態質量監測技術和模型、基于無人機和機器學習的植被監測技術等。綜合應用這些技術,系統評估中國典型脆弱生態區及全國尺度生態質量。內容翔實豐富,圖文并茂,作圖精致。
陸地生態系統質量綜合監測技術 目錄
目錄序前言第1章 緒論 11.1 生態系統質量的概念和特點 11.1.1 生態要素 41.1.2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結構 41.1.3 生態系統功能 61.2 生態系統質量的特點 81.3 生態系統質量監測與評估的國家需求 91.3.1 生態系統質量與生態問題 91.3.2 生態系統質量與國家需求 101.4 生態系統質量監測與評估技術框架 131.4.1 監測與評估目標 131.4.2 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需求分析 141.4.3 生態系統質量評估的技術框架 141.5 生態系統質量監測與評估主要的研究內容 161.5.1 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觀測技術標準與規范 161.5.2 區域生物多樣性綜合監測技術與規范研究 171.5.3 區域生態功能綜合監測技術與多源數據整合研究 181.5.4 典型生態系統生態質量監測技術集成與示范 191.5.5 區域生態系統質量綜合監測技術與評估體系的構建 191.6 本章小結 20參考文獻 21第2章 生態系統質量監測與評估研究進展 272.1 生態系統監測 282.1.1 生態要素地面監測研究 282.1.2 生態系統功能監測與評估研究 302.1.3 生物多樣性監測研究 312.2 生態系統評價 312.2.1 中國生態系統質量狀況評價研究現狀 322.2.2 全球生態質量狀況 352.2.3 生態系統質量評價—從理論到實踐 412.3 生態系統質量監測研究中的新技術、新方法研究進展 422.3.1 無人機技術 432.3.2 基于紅外觸發技術的大中型動物多樣性監測技術 442.3.3 “星-空-地”立體監測技術體系 442.3.4 區域監測與評估的標準化、規范化和業務化 452.4 生態系統質量評估的技術需求 452.4.1 生態要素監測技術和自動采集-傳輸物聯網技術 452.4.2 集成紅外相機的生物多樣性監測技術 462.4.3 生態功能監測和數據整合技術 462.5 本章小結 46參考文獻 47第3章 基于臺站網絡的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指標與技術 523.1 基于臺站網絡的生態系統質量監測總體設計 543.1.1 基本思路 543.1.2 指標選取原則 553.2 基于臺站網絡的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指標體系 553.2.1 大氣質量監測指標 553.2.2 水環境質量監測指標 563.2.3 土壤質量監測指標 573.2.4 生物質量監測指標 613.3 基于臺站網絡的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623.3.1 大氣環境 633.3.2 水環境 643.3.3 土壤環境 673.3.4 生物 693.4 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的改進與發展 713.4.1 植物蓋度 723.4.2 植物排放揮發性有機物(BVOCs)通量監測技術 753.4.3 土壤重金屬快速檢測技術 773.4.4 近地層臭氧通量監測技術 813.4.5 生態要素監測和物聯網生態信息技術 833.5 本章小結 86參考文獻 87第4章 區域生物多樣性監測技術與評估 924.1 生物多樣性監測目標與監測內容 924.1.1 生物多樣性監測的國家需求 924.1.2 生物多樣性監測目標 924.1.3 生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內容 934.2 區域生物多樣性主要監測技術及監測指標體系 944.2.1 動物多樣性監測技術及監測指標 944.2.2 植物多樣性監測技術及監測指標 964.2.3 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功能主要監測技術及監測指標 984.3 自然保護地(區域)生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案例研究 1064.3.1 廣東省車八嶺***自然保護區全境監測與評估 1064.3.2 錢江源國家公園(試點)紅外相機監測與評估 1144.3.3 長江流域陸生大中型哺乳動物紅外相機監測與評估 1214.3.4 太白山***自然保護區植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 1314.3.5 都江堰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功能監測與評估 1454.4 本章小結 153參考文獻 154第5章 區域生態系統功能監測技術與評估 1575.1 區域生態系統功能監測技術框架 1575.1.1 生態系統功能概念 1575.1.2 指標體系構建 1595.1.3 評估模型的發展 1615.2 生態系統生態調節功能的區域監測關鍵技術研發 1625.2.1 生態系統調節功能評價指標閾值 1625.2.2 生態系統水熱調節功能評價 1745.3 生態系統生態支持功能的區域監測關鍵技術研發 1865.3.1 生態系統支持功能評價指標閾值 1865.3.2 生態系統支持功能指標監測技術及應用 1965.4 生態系統生態維持功能的區域監測關鍵技術研發 2075.4.1 生態系統維持功能指標閾值 2075.4.2 生態系統維持功能指標計算方法 2195.5 生態質量監測多源數據整合技術研究 2215.5.1 森林生態系統生態功能監測數據產品生產 2215.5.2 基于多源數據-模型融合的生態系統生產力和固碳功能數據產品生產系統的研發 2245.6 生態系統生態功能監測技術的應用示范與驗證 2265.6.1 古田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上碳分布及其影響因素 2265.6.2 區域草地生態系統質量評價示范—以內蒙古為例 2295.6.3 基于生態系統功能的區域生態質量評價研究 2335.7 本章小結 239參考文獻 239第6章 森林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與綜合評價 2436.1 森林生態系統質量評價 2466.1.1 概念 2466.1.2 生態系統生態質量評價 2476.1.3 生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2476.2 森林生態質量監測與評價技術 2496.2.1 監測方法 2496.2.2 監測技術標準與規范 2516.2.3 森林生態質量評價 2546.3 區域尺度森林生態質量監測技術與應用 2586.3.1 海南島尖峰嶺森林生態質量綜合評價 2586.3.2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質量綜合評價 2676.3.3 江西大崗山生態質量綜合評價 2736.4 本章小結 276參考文獻 277第7章 濕地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與評估 2807.1 濕地類型 2807.1.1 濕地的概念 2807.1.2 濕地的類型 2807.1.3 濕地的面積與分布 2847.2 濕地生態系統質量概念及監測指標體系 2847.2.1 濕地生態系統質量的概念 2847.2.2 濕地生態系統質量指標體系 2857.3 濕地生態質量監測技術 2867.3.1 數據與方法 2867.3.2 監測指標體系 2887.3.3 監測技術標準與規范 2897.4 區域尺度濕地生態質量監測技術與應用 2917.4.1 河北衡水湖濕地生態質量評價 2917.4.2 河北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生態質量評價 2927.4.3 中國濕地生態質量狀況評價 2957.5 本章小結 297參考文獻 298第8章 荒漠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與規范 2998.1 荒漠生態系統質量概念及監測指標體系 3018.1.1 荒漠生態系統質量概念和內涵 3018.1.2 荒漠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指標體系 3018.2 荒漠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 3038.2.1 數據與方法 3038.2.2 監測技術標準與規范 3068.3 區域尺度荒漠生態系統質量的監測技術應用 3088.3.1 研究區域概況 3088.3.2 荒漠生態系統質量評估數據源 3108.3.3 基于“1OAO”原則的荒漠生態系統質量綜合評價框架 3108.3.4 渾善達克沙地生態系統質量評價結果 3128.4 本章小結 318參考文獻 318第9章 農田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與規范 3229.1 農田生態質量概念和監測指標體系及技術規范 3229.1.1 農田生態質量概念和內涵及現狀 3229.1.2 農田生態質量監測指標體系 3239.1.3 農田生態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3299.2 農田生態質量遙感監測技術應用 3349.2.1 作物生長無人機遙感監測方案優化 3359.2.2 基于無人機遙感的夏玉米地上生物量估算 3399.2.3 基于無人機遙感的冬小麥葉面積指數反演 3409.2.4 基于多尺度的高光譜無人機遙感的作物葉綠素含量估算 3429.2.5 基于冠層阻抗遙感估算模型的環境脅迫下冬小麥氣孔行為反演 3459.3 區域尺度農田生態質量評估 3489.3.1 基于無人機遙感的鹽堿地農田生態質量區域評估 3489.3.2 基于衛星遙感的區域農田生產力評估 3519.3.3 華北典型區域農田土壤質量評估 3529.3.4 華北典型區域農田生產力評估 3549.4 本章小結 355參考文獻 356第10章 草地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與規范 35810.1 草地生態系統質量概念和內涵 36010.1.1 草地生態系統質量概念 36010.1.2 草地生態系統質量內涵 36010.2 草地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指標體系 36310.2.1 草地生態系統質量常用監測指標術語和定義 36410.2.2 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36610.2.3 臺站尺度草地生態系統質量指標體系 36810.2.4 區域尺度草地生態系統質量指標體系 36910.3 臺站尺度草甸草原草地生態質量評估 37010.3.1 草甸草原草地生態質量指標權重確定 37110.3.2 術語與定義 37210.3.3 綜合評定與分級 37410.3.4 綜合評定值計算 37810.4 區域尺度草地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與應用 37910.4.1 典型草原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應用 37910.4.2 草甸草原生態系統質量監測與評估 38710.5 本章小結 396參考文獻 396第11章 區域尺度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 39911.1 區域尺度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技術需求 39911.1.1 生態監管需求 39911.1.2 監測指標需求 40111.1.3 監測技術需求 40211.2 區域尺度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指標體系 40311.2.1 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40311.2.2 監測指標框架 40411.2.3 監測指標 40411.3 區域尺度生態質量監測方法 40711.3.1 監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