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先秦及秦漢時期/1
**節先秦時期本草知識的萌芽/2
一、藥物知識自然萌芽源于長期生活實踐/2
二、清之美始于耒耜影響醫藥功蓋千秋/5
三、鐘鼎銘文“藥”字首見睿思巧智令人折服/7
四、藥物知識見諸文字奠定本草成書基礎/8
第二節秦漢時期本草學概況/16
一、醫籍民間舶來薈萃藥物數量積累可觀/17
二、《本經》目錄所用名稱古今實物變化須明/20
三、西漢啟用“本草”稱謂呈現我國藥學特色/25
四、倉公傳承師授《藥論》本草專著揭開序幕/27
第三節秦漢時期本草學術成就/29
一、多元藥學理論始見構架雛形/29
二、營養食療食禁有理有據涉獵廣泛/50
三、煉丹目的違背科學本草學科間接獲益/51
第四節秦漢時期本草著作鉤玄/55
《神農本草經》/55
附一:君臣佐使/62
附二:《本經》常見輯本/70
第二章魏晉南北朝/72
**節魏晉南北朝本草學概況/75
一、本草著作形式多樣數量可觀/75
二、“名醫”依附《本經》為說拓展經典/76
三、主流綜合本草問世確立范例/77
第二節魏晉南北朝本草學術成就/82
一、匯集藥物品種增補生藥知識/82
二、藥理充實提高厥功甚偉/89
三、炮制理法總結學科新枝/101
四、煉丹服石風氣有增無減/102
第三節魏晉南北朝本草著作鉤玄/106
一、《吳普本草》/106
二、《本草經集注》/110
三、《雷公炮炙論》/118
第三章隋唐五代時期/124
**節隋唐五代時期本草學概況/128
一、首次藥物普查官修本草誕生/128
二、巧用藥圖圖經提升本草學術/132
三、食治本草成熟釋情遣疾可資/134
四、盛唐開放促交往外來藥本草面世/135
五、編纂工具本草提供查閱方便/137
六、假借“本草”抒發己見/137
第二節隋唐五代時期本草學術成就/139
一、藥物品種增加藥材貿易興旺/139
二、藥材基源考訂主流本草著力/143
三、注重種養收藏“道地藥材”濫觴/144
四、功用增補發揮展現臨床新知/146
五、性能理論發微迄今不失價值/149
六、統計“七情”藥對啟迪后學良多/159
第三節隋唐五代時期本草著作鉤玄/164
一、《新修本草》/164
附:《藥性論》/169
二、《食療本草》/171
三、《本草拾遺》/175
四、《海藥本草》/180
五、《蜀本草》/184
第四章宋元時期/187
**節宋元時期本草學概況/190
一、資源調查中外交流品種匯集黃金時期/191
二、古典文獻整理急需校正醫藥書局設立/199
三、綜合本草密集出現節要讀本特色鮮明/201
四、官辦國家藥局創建商品藥材交易興盛/220
第二節宋元時期本草學術成就/226
一、藥材供需矛盾突出驅動生藥學科發展/226
二、醫藥分業藥品商業化炮制制劑發展新機遇/229
三、性能理論再深入法象藥理系統化/241
附:“一物二氣”說/244
四、功效應用新進展節要歌括作貢獻/257
第三節宋元時期本草著作鉤玄/260
一、《開寶本草》/260
二、《嘉本草》/263
三、《本草圖經》/266
四、《證類本草》/270
五、《本草衍義》/275
六、《履巉巖本草》/281
七、《湯液本草》/286
八、《飲膳正要》/291
九、《本草衍義補遺》/297
第五章明代/300
**節明代本草學概況/303
一、綜合本草古代頂峰/303
二、藥性歌括大行其道/306
三、節要本草專注臨床/307
四、專題本草涉獵廣泛/313
第二節明代本草學術成就/319
一、收載藥物數量實際超越三千/319
二、匯基源考訂成果聚藥材辨識經驗/323
三、精練藥物功用闡釋奏效原理/327
四、完善本草體例擢升學術水平/331
第三節明代本草著作鉤玄/342
一、《本草發揮》/342
二、《救荒本草》/345
三、《滇南本草》/348
四、《本草集要》/352
五、《本草品匯精要》/356
六、《本草約言》/360
七、《本草蒙筌》/363
八、《本草綱目》/367
九、《本草發明》/376
十、《藥鑒》/379
十一、《本草原始》/384
十二、《炮炙大法》/388
十三、《神農本草經疏》/390
附:《本草經疏輯要》/395
十四、《本草正》/395
十五、《本草匯言》/399
十六、《藥品化義》/405
十七、《藥鏡》/410
十八、《本草乘雅半偈》/414
十九、《本草通玄》/419
附一:《雷公炮制藥性解》/424
附二:《本草征要》/425
第六章清代/427
**節清代本草學概況/429
一、傳播《綱目》蔚然壯觀/432
二、崇古尊經考據風行/434
三、官修本草平庸無譽/437
四、專題本草不拘一格/439
五、歌括便讀得失參半/442
六、醫著論藥精辟疊見/443
七、中外交流雙向失衡/445
第二節清代本草學術成就/450
一、功效概念廓清本草學術提升/450
二、精練主治病證求原正義究竟/458
三、用藥禁忌補缺安全有效齊觀/460
四、立異“藥隊”分類清末曇花一現/465
五、探索性能淵旨琢玉難免微瑕/466
第三節清代本草著作鉤玄/476
一、《本草匯箋》/476
二、《本草洞詮》/479
三、《本草崇原》/483
四、《本草述》/489
附:《本草述鉤元》/496
五、《本草匯》/497
六、《握靈本草》/500
七、《藥性纂要》/503
八、《本草新編》/506
九、《本草備要》/512
十、《本草易讀》/519
十一、《本經逢原》/521
十二、《修事指南》/527
十三、《生草藥性備要》/529
十四、《藥性通考》/534
十五、《本草經解要》/539
十六、《神農本草經百種錄》/542
附:《藥性切用》/545
十七、《長沙藥解》/546
十八、《玉楸藥解》/551
十九、《本草從新》/555
二十、《得配本草》/558
二十一、《本草綱目拾遺》/562
二十二、《本草求真》/568
二十三、《要藥分劑》/574
二十四、《法古錄》/579
二十五、《本草經讀》/582
二十六、《藥籠小品》/587
二十七、《調疾飲食辯》/590
二十八、《本經疏證》/594
二十九、《本草分經》/599
三十、《植物名實圖考》/603
三十一、《本草害利》/610
三十二、《本草匯纂》/614
三十三、《本草便讀》/618
三十四、《本草問答》/621
三十五、《本草思辨錄》/627
三十六、《本草崇原集說》/632
歷代本草著作名稱索引/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