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就業與結構:微觀機制與宏觀效應:micro mechanism and macro effects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26951
- 條形碼:9787521826951 ; 978-7-5218-2695-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就業與結構:微觀機制與宏觀效應:micro mechanism and macro effects 內容簡介
就業問題關系到國計民生,總體來說,目前我國就業總量穩步提升,就業結構出現化現象,高低技能就業總體提升、中等技能就業相對減少的情況,而技術進步偏向性是重要影響機制。微觀來說,受二元分割的影響,外來務工人員流入城市就業面臨較高的進入門檻、就業層次低、就業轉換多為平級轉換,這對該群體的收入差距的擴大、城市化的推進、社會融合水平提升和城市創新產生的不利的影響。所以,本書整體結構安排如下:**分,宏觀分析了我國就業總量和結構問題,并從技術進步偏向視角和鮑莫爾•伯溫效應角度探究其內在作用機制;第二分,從微觀的角度,分析了外來務工人員整體職業(就業)狀況,將外來務工人員的就業情況落實到職業變動進行探究,并從代際差異、居住意愿、職業轉換、雙重歧視多個角度分析了外來務工人員的職業問題,從微觀角度對該群體就業狀況有進一步了解;第三分,分析了外來務工人員就業狀況對收入差距的影響,從市場分割、城市化和區域角度進行分析;第四分,是進一步分析外來務工人員就業和社會融合,從市民化、社會融合、城市創新等角度分析外來務工人員就業對其產生的影響。
中國就業與結構:微觀機制與宏觀效應:micro mechanism and macro effects 目錄
**章 產業結構升級與就業的影響
**節 引言
第二節 現實背景與理論基礎
第三節 模型構建與就業效應測算
第四節 進一步分析:產業結構升級的就業效應實證分析
第五節 結論
第二章 行業分析:價格扭曲、技術進步偏向與就業
**節 引言
第二節 簡要的文獻綜述
第三節 理論模型與機理分析
第四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五節 結論
第三章 機制探究:中國二元經濟轉型中的鮑莫爾-伯溫效應研究
**節 引言
第二節 理論模型
第三節 計量模型
第四節 結果分析
第五節 進一步分析:降低“成本病”因素的實證分析
第六節 結論
第四章 產業結構升級影響就業的理論基礎
**節 引言
第二節 就業問題理論基礎
第三節 產業結構升級影響就業的文獻述評
第四節 結論
第五章 國外經驗:美國、日本產業結構升級與就業發展的實踐及啟示
**節 美國、日本產業和就業基本情況介紹
第二節 美國產業結構升級與就業發展的實踐及啟示
第三節 日本產業結構升級與就業發展的實踐及啟示
第四節 借鑒與啟示
第二篇微觀機制:外來務工人員視角
第六章 教育回報率的職業差異與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流動
**節 引言
第二節 理論分析和數據描述
第三節 實證分析
第四節 結論
第七章 大城市流動人口的“職業轉換”對工資影響的研究
**節 問題提出
第二節 文獻述評
第三節 職業轉換影響工資的內在作用機制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變量說明
第五節 估計結果與分析
第六節 結論與啟示
第八章 代際農民工居住意愿:安家需立業
**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數據描述和方法介紹
第四節 基礎分析:靜態職業分布對居住意愿的影響
第五節 推進分析:動態職業地位提升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六節 結論與政策啟示
第九章 直接歧視、反向歧視與性別收入差異
**節 引言
第二節 方法與模型
第三節 實證分析
第四節 結論
第三篇 微觀機制:收入不平等視角
第十章 雙重分割視角下城市勞動力市場工資差異比較分析
**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述評
第三節 方法和數據分析
第四節 實證結果和分析
第五節 結論
第十一章 人口遷移、戶籍城市化與城鄉收入差距的動態收斂性分析
**節 引言
第二節 理論模型
第三節 數據處理與研究設計
第四節 實證結果分析
第五節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十二章 區域城鄉收入差距的動態收斂性與影響因素探究
**節 引言
第二節 理論模型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數據說明
第四節 實證分析
第五節 結論與啟示
第四篇 宏觀效應:社會融合視角
第十三章 從“分割”走向“融入”:公共服務視角下勞動報酬不平等效應分析
**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述評
第三節 方法、模型與數據
第四節 實證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結論和啟示
第十四章 融入意愿、融入能力與市民化
**節 引言
第二節 基本假設
第三節 數據來源與描述統計
第四節 實證分析
第五節 結論和政策建議
第十五章 外來人口社會融合與中國城市創新
**節 問題提出
第二節 文獻述評
第三節 方法與數據
第四節 經驗結果與分析
第五節 社會融合與城市創新:城市規模與教育
第六節 結論與政策啟示
結語
參考文獻
中國就業與結構:微觀機制與宏觀效應:micro mechanism and macro effects 作者簡介
王靜,1987年出生,女,經濟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后,南京審計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在《財貿經濟》《南開經濟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等國內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多篇,出版專著一部。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基金項目等共計10余項。獲得2021年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稱號。榮獲南開大學優秀畢業生、首屆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第三屆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南京市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優秀獎,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獎二等獎,第六屆江蘇省生產力理論與實踐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第二屆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南京審計大學第八屆全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獎三等獎,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研究會實踐教學年會優秀論文。講授的《中級微觀經濟學》榮獲課程思政優秀教學設計獎、優秀示范課二等獎、微課教學競賽二等獎。擔任《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國內期刊的匿名評審專家、浦口區科技人才工作顧問。 宋建,1987年出生,經濟學博士,南京審計大學聯合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雙創計劃”雙創人才(雙創博士)、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主要從事產業經濟學、創新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發展研究,尤其關注中國經濟創新、綠色、開放、可持續發展等熱點問題。主持或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項、中國科協科技智庫青年人才計劃項目1項、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科研項目1項、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人才發展)課題1項、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課題1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在《世界經濟》《中國工業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財貿經濟》《光明日報(理論版)》《南開經濟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國際貿易問題》《人口研究》《世界經濟研究》《產業經濟研究》等國內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ergy Policy等SSCI、SCI期刊發表論文4篇,出版專著2部。曾榮獲劉詩白經濟學獎、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獎二等獎(2次)、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等多項獎項;榮獲第二屆江蘇省高校經濟學綜合博弈實驗大賽“優秀指導老師”稱號;指導團隊獲第五屆全國高校經濟決策虛仿實驗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和三等獎;指導論文獲得江蘇省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三等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