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漢英非賓格性題元關系與句法實現對比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674225
- 條形碼:9787544674225 ; 978-7-5446-7422-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漢英非賓格性題元關系與句法實現對比研究 內容簡介
圖書名稱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漢英非賓格性題元關系與句法實現對比研究 書號 :9787544674225 版次 :1 出版時間 :2024-06-01 作者 :張達球, 著 開本 :16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漢英非賓格性題元關系與句法實現對比研究 目錄
【目錄】
第1章 緒 論
第2章 非賓格性研究四十年回順
2.1 非賓格假設的理論發展
2.1.1 非賓格性的句法-語義界面
2.1.2 非賓格性的詞匯-語義關系
2.1.3 漢語非賓格性研究
2.2 非賓格性的習得、加工與認知神經研究
2.2.1 兒童母語發展研究
2.2.2 二語習得與加工研究
2.2.3 非賓格性的認知神經語言學研究
2.3 非賓格性研究的遺留問題及研究新領域
2.3.1 理論遺留問題及應對主張
2.3.2 漢語非賓格性研究的拓展空間
2.3.3 信息技術背景下的研究新領域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非賓格性概念問題及其類型學意義
3.1 幾個概念問題
3.2 概念混淆之源
3.3 非賓格性與施格性的異同
3.3.1 分裂施格性
3.3.2 形態施格性
3.3.3 句法施格性
3.4 施格性的句法證據
3.4.1 施格性問題上的分歧
3.4.2 關于施格性的“格”
3.4.3 關系化層級與通格性假設
3.4.4 非賓格成分的通格特征
3.5 非賓格動詞的句法-語義性質
3.5.1 非賓格動詞對詞庫的挑戰
3.5.2 句法-語篇界面對非賓格性的解釋
3.5.3 句法-語用界面對非賓格性的解釋
3.6 漢語的非賓格性研究
3.6.1 本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3.6.2 本研究的意義
3.7 本章小結
第4章 顯性非賓格結構句法
4.1 非賓格性存現結構和領主屬賓結構的界定
4.1.1 非賓格性存現結構特征
4.1.2 非賓格性領主屬賓結構特征
4.2 非賓格性存現結構的句法-語義關系
4.2.1 存現結構的動詞類型
4.2.2 非賓格性存現動詞的句法-語義特性
4.2.3 存現結構句首成分的句法性質
4.3 領主屬賓結構的非賓格性
4.3.1 領主屬賓結構表征
4.3.2 領主屬賓結構的句法-語義關系
4.3.3 句首成分的句法性質
4.4 存現結構和領主屬賓結構的非賓格性統一解釋
4.4.1 句首成分的話題解釋
4.4.2 話題成分的句法性質
4.4.3 引元理論對話題結構的解釋
4.4.4 動后名詞的限定效應與格賦值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動結式小句的非賓格性
5.1 動結式結構定義
5.2 直接賓語限制(DOR)條件
5.3 動結式結構的非賓格性
5.3.1 英語非賓格性動結式結構
5.3.2 漢語非賓格性動結式結構
5.3.3 動結式復合結構轉換的衍生機制
5.4 動結式復合動詞的參數理論解釋
5.4.1 復合動詞與論元選擇差異
5.4.2 非賓格性動結式結構的語義
5.4.3 動結式復合謂詞及其論元配置
5.4.4 動結式非賓格性小結
5.5“把”字結構的非賓格性
5.5.1 致使結構標記“把”與非賓格性
5.5.2 動結式“把…給VP”結構與非賓格性
5.5.3 “V得CP”動結式與非賓格性
5.5.4 非賓格結構實現上的異同
5.6 非賓格性動結式小句分析
5.6.1 動結式結構中的補語小句
5.6.2 動結式非賓格結構的句法推導
5.6.3 動結式復合詞的詞匯化
5.6.4 “把”字結構中單體謂詞的非賓格性實現
5.7 本章小結
第6章 類非實格結構句法
6.1 受事主語句的結構表征類型
6.1.1 受事主語句的句法-語義差異
6.1.2 受事主語句的兩種典型結構
6.1.3 受事主語句的動詞形態差異
6.1.4 受事主語結構的時體特征
6.1.5 受事主語結構中動詞的情態
6.1.6 受事主語句的隱性施事
6.2 被動結構與非賓格性
6.2.1 被動保留賓語結構的非賓格化
6.2.2 被動非賓格化的技術難題
6.2.3 被動保留賓語結構的非賓格性解釋
6.3 中動結構的非賓格性問題
6.3.1 中動結構的句法-語義特性
6.3.2 漢語中動結構表征
6.3.3 中動結構隱性外論元PRO的降格機制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形態-句法與非賓格性
7.1 漢語形態與詞類問題
7.1.1 漢語“詞”本位與“字”本位
7.1.2 漢語動詞的分類問題
7.1.3 詞匯主義的詞庫觀
7.1.4 漢語詞語跨類的問題
7.1.5 漢語非賓格性復合動詞的形態表征
7.2 漢語非賓格動詞的語義特征
7.3 詞匯-句法與句子-句法理論
7.4 漢語非賓格性離合詞的詞匯-句法
7.4.1 詞根合并
7.4.2 漢語非賓格性復合詞的類型及詞匯化模式
7.4.3 非賓格性VNmvexp復合詞的詞匯化模式
7.4.4 離合詞的句法屬性
7.4.5 離合詞的生成機制
7.5 非賓格性復合詞的句子-句法
7.5.1 漢語非賓格性復合詞[VN]的句法表征
7.5.2 漢語非賓格性復合詞的句法實現
7.6 分布形態理論與漢語詞匯化
7.6.1 分布形態理論
7.6.2 關于形態合并與詞項插入操作
7.6.3 分布形態與漢語非賓格性復合動詞的生成
7.7 非賓格性VNmvex復合動詞的語義選擇
7.7.1 非賓格性VN-NP向法依存性與語義選擇
7.7.2 語義選擇中的語類投射
7.8 本章小結
第8章 總 結
8.1 對研究問題的回答
8.2 本著的主要觀點、不足及未來研究方向
8.2.1 本著的主要觀點
8.2.2 本著的遺留問題及未來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