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ATC 010 氣相色譜分析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51873
- 條形碼:9787122451873 ; 978-7-122-45187-3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ATC 010 氣相色譜分析技術 本書特色
1. 本書是一部系統的氣相色譜分析技術培訓教材;2. 本書以國標方法為導向,重點講述氣相色譜在各個領域的具體應用;3. 本書凝結了作者們幾十年的實踐經驗,實例豐富,實用性強。
ATC 010 氣相色譜分析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系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CSTM)合格評定試驗人員能力專業(yè)委員會與全國分析檢測人員能力培訓委員會(NTC)聯合組編的《CSTM/NTC專業(yè)試驗與通用基礎技術能力系列培訓教材》之一。 本書依據CSTM合格評定試驗人員能力專業(yè)委員會與NTC的《ATC 010氣相色譜分析技術考核與培訓大綱》編寫,包括氣相色譜基礎、氣相色譜儀器與操作、頂空氣相色譜和裂解氣相色譜、氣相色譜新技術及其應用、氣相色譜分析方法開發(fā)與驗證、氣相色譜的應用等內容。 本書涵蓋了從事氣相色譜分析工作的檢測人員需要掌握的理論、儀器和應用的通用基礎與專業(yè)試驗知識,并附有思考題,可作為培訓氣相色譜技術分析檢測人員的教材,也可作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關科研、教學人員及分析檢測機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ATC 010 氣相色譜分析技術 目錄
1.1 概述 1
1.1.1 氣相色譜發(fā)展簡史 1
1.1.2 氣相色譜的特點 2
1.1.3 氣相色譜的分類 2
1.1.4 氣相色譜與液相色譜的比較 2
1.1.5 氣相色譜文獻 4
1.2 氣相色譜基本概念 6
1.2.1 氣相色譜分離過程 6
1.2.2 氣相色譜基本術語 7
1.3 氣相色譜基本理論 11
1.3.1 色譜的塔板理論 11
1.3.2 色譜速率理論 13
1.3.3 氣相色譜分離優(yōu)化 19
1.4 氣相色譜數據處理 22
1.4.1 基本要求 22
1.4.2 數據處理基本參數 23
1.4.3 色譜定性分析方法 25
1.4.4 色譜定量分析方法 26
進一步閱讀建議 28
習題和思考題 29 2 氣相色譜儀器與操作 31
2.1 氣相色譜儀器組成和配置 31
2.1.1 儀器的組成 31
2.1.2 儀器的購置 32
2.2 氣路系統 33
2.2.1 氣源 33
2.2.2 氣路控制系統 34
2.2.3 電子氣路控制 36
2.3 進樣口及其操作 37
2.3.1 常用進樣口的技術指標 37
2.3.2 進樣口對譜帶展寬的影響及其消除方法 38
2.3.3 常用進樣口的特點及其選擇 40
2.3.4 填充柱進樣口及其操作 44
2.3.5 分流/不分流進樣口及其操作 46
2.3.6 柱上進樣口及其操作 51
2.3.7 程序升溫進樣口及其操作 53
2.3.8 大體積進樣技術及其操作 55
2.3.9 閥進樣技術及其操作 61
2.4 色譜柱系統 64
2.4.1 柱箱尺寸與控溫 64
2.4.2 色譜柱的類型與選擇 65
2.4.3 填充柱及其制備 66
2.4.4 毛細管柱及其制備 71
2.4.5 色譜柱操作注意事項 73
2.5 檢測器及其操作 75
2.5.1 檢測器的分類和特點 75
2.5.2 檢測器的性能技術指標 76
2.5.3 熱導檢測器及其操作 78
2.5.4 火焰離子化檢測器及其操作 79
2.5.5 氮磷檢測器及其操作 81
2.5.6 電子捕獲檢測器及其操作 82
2.5.7 火焰光度檢測器及其操作 83
2.5.8 其他檢測器簡介 83
2.5.9 檢測器的選用及尾吹氣的問題 85
2.6 GC-MS簡介 86
2.6.1 質譜基礎 86
2.6.2 GC-MS儀器 99
2.6.3 GC-MS數據處理 102
2.7 儀器的校準和使用中檢查 106
2.7.1 GC儀器校準的計量性能要求 106
2.7.2 檢定/校準用標準物質和設備 106
2.7.3 檢定/校準方法 107
2.7.4 檢定周期和內容 108
進一步閱讀建議 109
習題和思考題 109 3 頂空氣相色譜和裂解氣相色譜 111
3.1 頂空氣相色譜技術及其操作 111
3.1.1 概述 111
3.1.2 靜態(tài)頂空氣相色譜技術及操作 112
3.1.3 動態(tài)頂空氣相色譜技術及操作 132
3.1.4 熱解吸進樣技術及操作 137
3.2 裂解氣相色譜技術及其操作 139
3.2.1 概述 139
3.2.2 裂解氣相色譜原理 140
3.2.3 裂解條件及其優(yōu)化 142
3.2.4 譜圖解析與數據處理 146
3.2.5 裂解裝置和裂解色譜的有關技術 149
3.2.6 裂解氣相色譜的有關技術 158
3.2.7 裂解色譜的典型應用 160
進一步閱讀建議 172
習題和思考題 172 4 氣相色譜新技術及其應用 173
4.1 快速氣相色譜 173
4.1.1 快速氣相色譜的定義 173
4.1.2 實現快速氣相色譜的途徑 173
4.1.3 快速氣相色譜應用舉例 174
4.1.4 快速氣相色譜的操作注意事項 177
4.2 保留時間鎖定 179
4.2.1 保留時間鎖定的原理 179
4.2.2 保留時間鎖定軟件 181
4.2.3 保留時間鎖定的應用 181
4.3 微型氣相色譜及其應用 185
4.3.1 微型氣相色譜的特點 185
4.3.2 微型氣相色譜儀器 186
4.3.3 微型氣相色譜的應用 186
4.4 高溫氣相色譜及其應用 190
4.4.1 高溫氣相色譜固定液 190
4.4.2 高溫氣相色譜柱材料 191
4.4.3 高溫氣相色譜的應用 191
4.5 多維氣相色譜及其應用 192
4.5.1 多維色譜概述 192
4.5.2 二維氣相色譜的儀器 194
4.5.3 二維氣相色譜的應用舉例 195
4.6 超臨界流體色譜簡介 200
4.6.1 超臨界流體色譜的原理 200
4.6.2 超臨界流體色譜的儀器 200
4.6.3 超臨界流體色譜的應用 201
進一步閱讀建議 203
習題和思考題 203 5 氣相色譜分析方法開發(fā)與驗證 204
5.1 降低氣相色譜分析檢測限的途徑 204
5.1.1 樣品濃縮 204
5.1.2 使用選擇性高靈敏度檢測器 204
5.1.3 降低儀器系統噪聲 204
5.1.4 改變進樣方式 205
5.2 氣相色譜分析樣品制備 205
5.2.1 引言 205
5.2.2 固相萃取 208
5.2.3 固相微萃取 211
5.2.4 微波輔助萃取 214
5.2.5 超臨界流體萃取 216
5.2.6 加壓流體萃取 220
5.2.7 衍生化技術 222
5.3 氣相色譜分析方法開發(fā) 224
5.3.1 方法開發(fā)的一般步驟 224
5.3.2 方法的驗證 229
5.4 色譜分析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與質量保證 231
5.4.1 不確定度的定義 231
5.4.2 不確定度的評定 232
5.4.3 不確定度評定舉例 236
5.4.4 色譜實驗室質量控制與管理 242
5.5 氣相色譜實驗室的良好習慣 244
進一步閱讀建議 246
習題和思考題 246 6 氣相色譜的應用 248
6.1 概述 248
6.2 石油化工與能源分析 248
6.2.1 天然氣成分分析 248
6.2.2 煉廠氣分析 254
6.2.3 模擬蒸餾 257
6.2.4 汽油基本組成分析 259
6.2.5 柴油組成的分析 261
6.3 農藥殘留分析 262
6.3.1 概述 262
6.3.2 QuEChERS農藥多殘留分析方法 263
6.3.3 有機磷農藥殘留的檢測 265
6.3.4 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殘留的檢測 267
6.3.5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的檢測 270
6.4 環(huán)境分析 271
6.4.1 概述 271
6.4.2 多環(huán)芳烴的分析 271
6.4.3 二英和多氯聯苯的分析 277
6.4.4 多溴聯苯醚的分析 289
6.4.5 揮發(fā)性有機物的分析 292
6.4.6 其他重要污染物的分析 299
6.5 藥物分析 307
6.5.1 引言 307
6.5.2 農藥及溶劑殘留分析 308
6.5.3 中藥成分分析 315
6.5.4 化學藥成分分析 318
6.5.5 手性藥物測定 325
6.6 食品分析 326
6.6.1 引言 326
6.6.2 農藥殘留和PAHs檢測 326
6.6.3 食品添加劑分析 329
6.6.4 非法添加和有毒有害化學品的測定 333
6.7 法庭分析 340
6.7.1 引言 340
6.7.2 一般物證鑒定 340
6.7.3 濫用藥物分析 342
6.7.4 爆炸殘留物的分析 350
6.8 興奮劑檢測和保健品分析 354
6.8.1 運動興奮劑檢測 354
6.8.2 保健品分析 359
6.9 生命科學分析 365
6.9.1 引言 365
6.9.2 代謝組學分析 365
6.9.3 脂質組學分析 369
6.9.4 體內藥物分析 372
6.10 化工與材料分析 374
6.10.1 化妝品分析 374
6.10.2 材料分析 381
6.10.3 其他應用 386
進一步閱讀建議 386
習題和思考題 387 參考文獻 388 附錄Ⅰ 我國有關GC分析的部分現行標準 393 附錄Ⅱ 本書所用英文縮寫和符號表 394
ATC 010 氣相色譜分析技術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質譜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秘書長、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色譜學會名譽理事長。長期從事生物分離與檢測技術研究,包括色譜、毛細管電泳、質譜以及聯用技術,應用領域包括藥物分析、植物激素檢測、蛋白質組學和脂質組學分析。曾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科學儀器專項、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多項。擔任《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和《分析儀器》副主編,《色譜》執(zhí)行副主編,以及多種國際和國內分析測試類學術期刊編委。迄今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著作三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