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兩個歐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108526
- 條形碼:9787205108526 ; 978-7-205-10852-6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個歐洲 內容簡介
“兩個歐洲”——西歐、東歐。
1919年,法國思想家保爾·瓦雷里曾說:“歐洲到底是什么呢?它只是亞洲的一個半島。”
一些史學家和社會學家認為:曾是古代文明和中世紀文明搖籃的地中海,隨著美洲大陸的發(fā)現(xiàn),其優(yōu)勢正在慢慢消亡,亞太地區(qū)則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羅馬尼亞地處東歐,與兩個地區(qū)緊密相連,一邊目前是歐盟,另一邊則是亞洲地區(qū)。
羅馬尼亞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勒茲萬·特奧多雷斯庫從東歐視角出發(fā),力求揭示能否消除“兩個歐洲”之間的分歧,它們在文化、政治、戰(zhàn)略等方面是否正在逐漸融合,未來半個世紀的歐洲會是什么樣子等問題。
兩個歐洲 目錄
作者按
譯者序 0
大歐洲和我們
兩個歐洲的“史前史”
巴勒莫和博斯普魯斯之間: 當代歐洲—地中海主義的中世紀根基
東南歐的“虛幻復興”
東南歐和中歐:地緣政治概念的演變
東南歐的團結與對立:一種矛盾的發(fā)展
東南歐“文化走廊”:三十年后
東南歐的信仰之路和貿易之路
一位“巴爾干研究者”
“遺存”:藝術的篇章,從福西雍到巴爾特魯沙伊迪斯
在歐洲家園中的我們
羅馬尼亞人的**次現(xiàn)代化和交易心理的產生
羅馬尼亞人古老文明中的視覺元素和語言
14 世紀下半葉的歐洲宗教氛圍和羅馬尼亞人歷史
羅馬尼亞公國的兩座門廊(14—15 世紀)
18 世紀沃爾恰的主教和教堂捐建者
1800 年后羅馬尼亞民間評述中的俄國和俄國人
米哈伊爾 · 斯圖爾扎大公捐建的一座鮮為人知的教堂
摩爾多瓦邊境上的一座堡壘式教堂
埃米內斯庫和“受害者”卡拉達
附:
關于百年慶典上的“民族主義”
兩個歐洲 作者簡介
勒茲萬·特奧多雷斯庫(Räzvan Theodorescu,1939—2023),羅馬尼亞藝術史家、政治家,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副院長,阿爾巴尼亞科學院院士,北馬其頓科學院院士。
張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歐洲拉美地區(qū)語言節(jié)目中心羅馬尼亞語部副譯審。
董希驍,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羅馬尼亞研究中心主任,歐洲語言文學博士。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