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形態學原理概述 1
**章 DNA病毒 9
**節 痘病毒科(Poxviridae) 9
正痘病毒屬:猴痘病毒、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小鼠痘病毒
軟疣病毒屬:傳染性軟疣病毒
副痘病毒屬:口瘡病毒、偽牛痘病毒、牛丘疹性口腔炎病毒
禽痘病毒屬:雞痘病毒
其他:蝙蝠痘病毒
第二節 皰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 42
α皰疹病毒亞科
單純皰疹病毒屬:人單純皰疹病毒
水痘病毒屬: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偽狂犬病病毒、貓皰疹病毒1型
β皰疹病毒亞科
巨細胞病毒屬:人巨細胞病毒
鼠巨細胞病毒屬:鼠皰疹病毒8型
γ皰疹病毒亞科
淋巴濾泡病毒屬:EB病毒
蛛猴皰疹病毒屬:牛皰疹病毒4型
第三節 腺病毒科(Adenoviridae) 75
哺乳動物腺病毒屬:人腺病毒3型、人腺病毒5型、人腺病毒7型、人腺病毒41型、人腺病毒55型、牛腺病毒3型、犬腺病毒、狐貍腺病毒、蝙蝠腺病毒
禽腺病毒屬:禽腺病毒
第四節 乳頭瘤病毒科(Papillomaviridae) 106
人乳頭瘤病毒6型病毒樣顆粒、人乳頭瘤病毒11型病毒樣顆粒、人乳頭瘤病毒16型病毒樣顆粒、人乳頭瘤病毒18型病毒樣顆粒、人乳頭瘤病毒52型病毒樣顆粒、人乳頭瘤病毒68型病毒樣顆粒
第五節 多瘤病毒科(Polyomaviridae) 112
JC多瘤病毒、JC多瘤病毒的病毒樣顆粒、BK多瘤病毒、猴病毒40
第六節 細小病毒科(Parvoviridae) 118
細小病毒亞科
依賴細小病毒屬:腺相關病毒2型、腺相關病毒型8型、腺相關病毒9型
博卡細小病毒屬:人博卡病毒1型病毒樣顆粒、人博卡病毒2型病毒樣顆粒
細小病毒屬:細小病毒B19病毒樣顆粒
濃核病毒亞科
濃核病毒
第二章 逆轉錄病毒 126
**節 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 126
乙型肝炎病毒
第二節 逆轉錄病毒科(Retroviridae) 135
正逆轉錄病毒亞科
慢病毒屬: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δ逆轉錄病毒屬:人嗜T淋巴細胞病毒
γ逆轉錄病毒屬:小鼠白血病病毒
第三章 雙鏈RNA病毒 159
呼腸孤病毒科(Reoviridae) 159
輪狀病毒屬:人輪狀病毒Wa株、成人腹瀉輪狀病毒、猴輪狀病毒SA11株、豬輪狀病毒、鼠輪狀病毒EDIM株、蝙蝠輪狀病毒
正呼腸孤病毒屬:納爾遜灣正呼腸孤病毒、水貂呼腸孤病毒、禽正呼腸孤病毒、正呼腸孤病毒1型、正呼腸孤病毒3型、哺乳動物呼腸孤病毒30型、蝙蝠呼腸孤病毒
水生呼腸孤病毒屬:草魚呼腸孤病毒
第四章 負鏈RNA病毒 205
**節 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205
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H7N4、H7N9、H9N2亞型)、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
第二節 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與肺病毒科(Pneumoviridae) 229
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人副流感病毒1型、仙臺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新城疫病毒
肺病毒科: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
第三節 絲狀病毒科(Filoviridae) 254
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
第四節 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 271
狂犬病毒屬:狂犬病毒
水皰病毒屬:水皰性口炎病毒
其他:菊頭蝠Dpuer彈狀病毒、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病毒、蚊彈狀病毒
第五節 布尼亞病毒目(Bunyavirales) 299
漢坦病毒科:漢坦病毒、辛諾柏病毒
白蛉纖細病毒科:大別班達病毒、裂谷熱病毒、白蛉熱那不勒斯病毒、武鄉病毒、格里克病毒周布尼亞病毒科:拉克羅斯病毒
第六節 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 342
溫州病毒、拉沙病毒
第五章 正鏈RNA病毒 356
**節 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 356
基孔肯雅病毒、辛德畢斯病毒、東方馬腦炎病毒、羅斯河病毒、蓋塔病毒
第二節 風疹病毒科(Matonaviridae) 383
風疹病毒
第三節 黃病毒科(Flaviviridae) 387
黃病毒屬:日本腦炎病毒、黃熱病毒、寨卡病毒、登革病毒、葡萄牙蚊傳黃病毒、蜱傳腦炎病毒、西尼羅病毒、圣路易斯腦炎病毒
第四節 正冠狀病毒亞科(Orthocoronavirinae) 403
α冠狀病毒屬:人冠狀病毒NL63、人冠狀病毒229E、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豬傳染性
胃腸炎病毒、犬冠狀病毒
β冠狀病毒屬: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人冠狀病毒OC43、人冠狀病毒HKU1、人糞便內冠狀病毒
第五節 杯狀病毒科(Caliciviridae) 447
諾如病毒屬:人諾如病毒、人諾如病毒的病毒樣顆粒、鼠杯狀病毒
水皰病毒屬:貓杯狀病毒、水貂杯狀病毒
第六節 星狀病毒科(Astroviridae) 454
人星狀病毒
第七節 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457
腸道病毒屬:脊髓灰質炎病毒、腸道病毒71型、腸道病毒D68型、柯薩奇病毒A16、柯薩奇病毒B3
肝炎病毒屬:甲型肝炎病毒、喜馬拉雅旱獺甲型肝炎病毒雙埃可病毒屬:人雙埃可病毒
第六章 朊病毒(prion) 478
羊瘙癢病相關纖維
附錄1 病毒形態學鑒定的分析要點 481
附錄2 易與病毒混淆的形態假象及其鑒別 503
非細胞結構的病毒假象舉例:噬菌體、顆粒狀結構、支原體
細胞結構中的病毒假象舉例:網格蛋白包被囊泡、非網格蛋白包被囊泡、高爾基體運輸泡、管狀內質網、多泡體、線粒體基質顆粒、糖原顆粒、微管、核孔、染色質周圍顆粒、微絨毛、分泌泡、膠原原纖維
不同染色劑及制樣方法導致的病毒形態差異
附錄3 病毒、細菌、細胞形態的比較 536
噬菌體與細菌,輪狀病毒與細菌,腺病毒與細菌,猴痘病毒、細菌及Vero細胞,單純皰疹病毒、大腸桿菌及HEp-2細胞,單純皰疹病毒、大腸桿菌、細胞微絨毛及HEp-2細胞,人腸道病毒71型、大腸桿菌及RD-A細胞,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細菌及Vero細胞,漢坦病毒、細菌及Vero細胞,小鼠白血病病毒、卡他莫拉菌及RAW264.7細胞,小鼠白血病病毒、產氣克雷伯菌及RAW264.7細胞,小鼠白血病病毒、鸚鵡熱衣原體及L929細胞
附錄4 噬菌體的形態學特征 547
肌尾噬菌體:腸桿菌噬菌體T4、Mu、P1
長尾噬菌體:腸桿菌噬菌體T5、Lambda、T1
短尾噬菌體:腸桿菌噬菌體T7、P22
其他:腸桿菌噬菌體MS2、腸桿菌噬菌體phiX174、硫化葉菌紡錘形噬菌體19、異形噬菌體(phiA)
附錄5 支原體的形態學特征 588
附錄6 病毒常規電鏡樣本制備技術簡介 595
附錄7 病毒電鏡樣本操作中的實驗室生物安全 606
附錄8 重要醫學病毒分類簡表(按核酸類型)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