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去博物館買東西:大眾審美與藝術傳播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47429
- 條形碼:9787308247429 ; 978-7-308-24742-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去博物館買東西:大眾審美與藝術傳播 內容簡介
本系列叢書選擇了十個人們日常中關注并參與的話題,力圖通過揭示媒介文化的形成機制來引導讀者認識復雜的文化現象,培養理論洞察力和批判能力。 博物館是一個展示璀璨文明的文化場域,而今天,它改變了姿態和理念,采取各種方式吸引和接近受眾,譬如火熱的“博物館IP”和“衍生文創”的開發,博物館與受眾的關系在這一過程中逐漸發生了變化。這也就引出了這些命題:我們去博物館做什么?我們的審美與志趣是否受到歷史的、大眾的、資本的裹挾,又是否能在現代性的交鋒場域中得到解構和釋放?我們帶走什么,留下什么?我們如何在浩瀚的人類文明前自處,如何將它的瑰麗、璀璨勾連到我們的世俗無奇的審美日常?
去博物館買東西:大眾審美與藝術傳播 目錄
**部分 物
**章 長物:貼近歷史真容的文化想象
**節 觀看:文明之物的時間形狀
第二節 想象:往昔之物的全息美學
第三節 對話:流動之物的雅俗品格
第二章 復物:超越因時因地的審美活力
**節 文物復活的詩性之美
第二節 原物審美的仿復儀式
第三節 東方美學的仿復傳播
第三章 據物:留存人類志趣的衍藏簡史
**節 據物演變:從私人到公共
第二節 據物倒影:大眾加持的博物館藝術衍創
第三節 據物行動:去博物館買東西吧
第二部分 場
第四章 臨場:沉浸博雅大眾的時空示意
**節 親臨:筑與物的時空場域
第二節 沉浸:場與境的藝術魔力
第三節 示意:多元體驗塑造長尾受眾
第五章 在場:穿透博物藝術的史質意義
**節 記憶迷宮:博物情感的多棱敘事
第二節 事件共構:大眾在場的藝術生成
第三節 動態實踐:當藝術史擁抱媒介史
第六章 轉場:切換審美日常的無間頻道
**節 消費美學突破審美邊界
第二節 博物館一日常空間的審美轉場
第三節 從日常物到展覽物的無間切換
第三部分 置
第七章 裝置:消費博物實質的符號設計
**節 作為在地符號的藝術裝置
第二節 作為消費符號的美學裝置
第三節 作為IP符號的傳播裝置
第八章 設置:對沖藝術機制的分叉議題
**節 博物館文化與藝術機制議題
第二節 藝術家身份設置與大眾傳播議題
第三節 小徑分又的藝術價值與創作議題
第九章 反置:突破性別定義的藝術宣言
**節 反置:解構性別凝視的藝術史
第二節 宣言:只屬于藝術,不屬于性別
第三節 再現:藝術博物館中的her—stolv
參考文獻
附錄 獨步東西的博物主理與體驗
附錄一 業界主理人淺談錄
附錄二 博物館體驗云談錄
尾聲
后記
展開全部
去博物館買東西:大眾審美與藝術傳播 作者簡介
謝覓之,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多領域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者。2010年上海世博會寧波滕頭案例館策展文案,2017年中國設計智造大賽(DIA)“智造獎”團隊主創。主要研究方向:大眾文化、視覺文化、媒介與性別文化。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