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設計與時代譯叢-去未來化:一種新的設計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4112919
- 條形碼:9787574112919 ; 978-7-5741-1291-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設計與時代譯叢-去未來化:一種新的設計哲學 本書特色
本書引入了 “去未來化” 的概念,并首次將其作為一種解構方法,用于揭露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中的基本缺陷。弗賴認為,去未來化的危機在于我們正在持續創造毀滅未來的情境,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不可持續性已成為主流,人類自居宇宙中心的想法被視為理所當然,技術也被默認為無可置疑。這種反烏托邦不是陷入虛無主義,而是提供了一個增進知識的機會,特別是在設計領域:“設計需要靠理解去未來化而做出改變,從不可持續的幫兇變成創造可持續的助力,贏得時間,從而留住未來。”
設計與時代譯叢-去未來化:一種新的設計哲學 內容簡介
“一旦意識到去未來化的本質和重要性,在于對世界之未來的否定,那么人們如何解釋歷史、解釋物質世界的制造(當然也包括設計),就將發生極大改變。去未來化作為我們當下的境況,迫使一種新的設計哲學誕生。”帶著這樣的思考,本書呈現了對設計的歷史、語境和未來的全新解讀。《去未來化:一種新的設計哲學》于1999年首次出版,如今再度發行,并附有作者的近期新序言,該書如預言般,以極具震撼力的語言向世人詮釋了,深刻認識到在這個我們與非人類他者所共同生活的世界,未來的諸多可能正在被剝奪,這意味著什么。本書認為,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是導致不可持續的幫兇,而另一方面,當我們透過去未來化的視角重新思考,將其當作一種促成行動的模式,幫助我們對抗世界之未來的否定,那么去未來化將改變我們對于設計,對于如何建構未來的理解。本書并非抽象的理論闡述,而是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利用大量設計史料揭示去未來化的前世今生。去未來化動搖了未來單一的必然性,而將重塑未來的挑戰賦予設計,并為設計行動提供了全新的實踐邏輯。
設計與時代譯叢-去未來化:一種新的設計哲學 目錄
設計與時代譯叢-去未來化:一種新的設計哲學 作者簡介
托尼·弗賴(Tony Fry),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設計未來項目教授,并擔任全球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托尼·弗賴出版了10多本書,包括《通過設計成為人》(Becoming Human By Design , Bloomsbury,2012)、《設計作為政治》(Design as Politics, Berg, 2010)以及《設計未來》(Design Futuring, Berg, 2008)等。 施晗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媒介研究博士,本科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著有媒介理論英文著作一本,創作的新媒體藝術作品曾在北美多個地區展出,研究領域為技術哲學、新媒體藝術、設計前沿理論。現任教于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