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紅與白(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84606
- 條形碼:9787020184606 ; 978-7-02-018460-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與白(上下) 本書特色
★ 十九世紀文學大師司湯達代表作,新版重磅歸來 ★ 譯文出自著名法語翻譯家王道乾,精妙傳神,韻味悠長 ★ 司湯達研究專家撰寫前言,內容豐富,深入淺出 ★ 精裝設計,典雅大方,加入多幅法國原版插圖 在《呂西安·勒萬》中,德·夏斯特萊夫人那極其微妙的形象、主人公們高貴而深沉的感情、在默默無言中變得越來越強烈的依戀;以及克制這種感情、將其保持在一種對自己沒有把握的狀態下的高超技巧,所有這些都令我著迷和反復品味。 ——[法]保羅·瓦萊里 貝爾不論在哪方面都與眾不同、獨具特色,在這個毫無個性、千篇一律的時代,這確是可貴的品質。 ——[法]梅里美 司湯達是法國*后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他是我此生*美麗的邂逅之一。 ——[德]尼采
紅與白(上下) 內容簡介
“難道我真是命中注定非在自私卻又彬彬有禮的頑固的正統派王黨和高尚卻又令人生厭的頑固的共和派之間度過我這一生不可?” 主人公呂西安是銀行家之子,但對繼承父業不感興趣,從軍當了騎兵團少尉,開進南錫城時不慎墜馬,偶遇當地貴族德·夏斯特萊夫人。二人心地單純,突破重重阻礙,愛情在他們之間得以誕生和滋長。呂西安后來回到巴黎,成為內政部長的秘書,見識了政界的種種內幕……《紅與白》以呂西安在不同群體中的經歷為主線,把個體融入更為宏大的時代歷史進程當中,呈現七月王朝整個法國的社會面貌,寫出了整整一代青年在新舊交替之際的彷徨。 “司湯達代表作”精選司湯達擁有代表性的三部長篇小說《紅與黑》《巴馬修道院》《紅與白》,集中反映了這位文學大師的小說創作成就。《紅與黑》塑造了于連這個復雜多面的經典人物,以他的激情、野心和悲劇的愛情故事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巴馬修道院》被巴爾扎克譽為“一部只有真正杰出的心靈和認識才能欣賞的作品”,圍繞主人公法布里斯的遭遇探索了生存的核心問題,即如何既活得幸福又不喪失個人尊嚴。《紅與白》是司湯達的遺作,把主人公的感情糾葛嵌入當時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折射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活動。 ★ 十九世紀文學大師司湯達代表作,新版重磅歸來 ★ 譯文出自有名法語翻譯家王道乾,精妙傳神,韻味悠長 ★ 司湯達研究專家撰寫前言,內容豐富,深入淺出 ★ 精裝設計,典雅大方,加入多幅法國原版插圖 在《呂西安·勒萬》中,德·夏斯特萊夫人那極其微妙的形象、主人公們高貴而深沉的感情、在默默無言中變得越來越強烈的依戀;以及克制這種感情、將其保持在一種對自己沒有把握的狀態下的高超技巧,所有這些都令我著迷和反復品味。 ——[法]保羅·瓦萊里 貝爾不論在哪方面都與眾不同、獨具特色,在這個毫無個性、千篇一律的時代,這確是可貴的品質。 ——[法]梅里美 司湯達是法國*后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他是我此生好看麗的邂逅之一。
紅與白(上下) 目錄
紅與白(上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司湯達(1783—1842),法國十九世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原名亨利·貝爾,出生于格勒諾布爾一個資產階級家庭。他以準確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練的筆法而聞名,被譽為“現代小說之父”。司湯達在文學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幾歲才開始發表小說,卻給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數部長篇,數十個短篇或故事,數百萬字的文論、隨筆、散文和游記。代表作有《拉辛與莎士比亞》《紅與黑》《巴馬修道院》等。 譯者簡介: 王道乾(1921—1993),浙江紹興人,1945年畢業于中法大學法國文學系,1947年赴法國公費留學,在巴黎索邦大學文學院攻讀法國文學。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195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代表性譯作有司湯達《拉辛與莎士比亞》《紅與白》、蘭波《地獄一季》《彩畫集》、瑪格麗特·杜拉斯《情人》等。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