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76525
- 條形碼:9787121476525 ; 978-7-121-4765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共8章,第1章主要介紹我國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歷程,第2章對英、日、韓、芬四國的信息技術課程進行介紹,第3章和第4章分別闡釋了我國當前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體系和內容構成,第5章至第8章主要介紹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學業評價、教師專業發展和數字化教學工具等關鍵要素,并對優秀教學實踐案例進行分析。本書可作為高校教育技術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范類)等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學習、參考。
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第2版) 目錄
第1章 我國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 1
1.1 計算機教育階段的計算機課程 1
1.1.1 計算機文化論視野下的計算機課程(1982—1990年) 2
1.1.2 計算機工具論視野下的計算機課程(1991年—1999年) 4
1.2 新世紀以來的信息技術課程 9
1.2.1 新世紀十八大以前的信息技術課程(2000—2012年) 9
1.2.2 新世紀十八大以來的信息技術課程(2013年至今) 13
1.3 我國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趨勢 18
1.3.1 信息技術課程目標指向核心素養培育 18
1.3.2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更關注跨學科整合 19
1.3.3 信息技術課程實施注重生活實踐融合 19
1.3.4 信息技術課程評價強調教學評一體化 20
習題 21
第2章 國外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 22
2.1 國外信息技術課程發展概述 22
2.1.1 政策引領 22
2.1.2 課程結構 23
2.1.3 課程實施 23
2.2 英國的信息技術課程 24
2.2.1 英國的課程改革 24
2.2.2 英國的ICT課程 25
2.3 日本的信息技術課程 32
2.3.1 日本信息教育課程的發展歷程 32
2.3.2 日本各學段信息教育課程的發展 33
2.3.3 日本現行信息教育目標和內容 36
2.4 韓國的信息技術課程 39
2.4.1 韓國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歷程 40
2.4.2 韓國現行的信息技術課程方案 41
2.4.3 韓國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分析 47
2.5 芬蘭的信息技術課程 48
2.5.1 芬蘭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歷程 48
2.5.4 芬蘭編程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51
習題 52
第3章 信息技術課程的課程目標 53
3.1 課程目標的內涵 53
3.1.1 課程目標的含義 54
3.1.2 課程目標的來源 55
3.1.3 課程目標的功能 56
3.1.4 課程目標的確立 57
3.2 理解學科核心素養 59
3.2.1 幾個通用核心素養框架 59
3.2.2 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 62
3.3 現行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 67
3.3.1 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 67
3.3.2 信息技術課程的具體目標 68
習題 75
第4章 信息技術課程的課程內容 76
4.1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概述 76
4.1.1 理解課程內容的基本內涵 76
4.1.2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轉向 78
4.1.3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價值 79
4.2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建設 80
4.2.1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選擇依據 80
4.2.2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選擇原則 82
4.2.3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建構目標 83
4.2.4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選擇方法 87
4.3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組織 89
4.3.1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組織的基本原則 89
4.3.2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呈現的常用方式 90
4.3.3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編排的常用形式 92
4.4 現行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分析 93
4.4.1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模塊劃分 94
4.4.2 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的邏輯主線 98
4.5 信息技術教材編制與校本課程開發 99
4.5.1 信息技術教材編制原理 99
4.5.2 信息技術校本課程開發 103
習題 106
第5章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 107
5.1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原則 107
5.1.1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特點分析 107
5.1.2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原則分析 110
5.2 信息技術課程的設計原理 118
5.2.1 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 118
5.2.2 信息技術課程的具體設計 121
5.2.3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案編寫 136
5.2.4 信息技術課程的說課設計 141
5.3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環節 145
5.3.1 導入環節 145
5.3.2 提問環節 148
5.3.3 組織環節 151
5.3.4 講授環節 156
5.3.5 演示環節 163
5.3.6 結課環節 170
5.4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 173
5.4.1 講授法 173
5.4.2 討論法 177
5.4.3 范例教學法 180
5.4.4 混合式教學法 182
5.4.5 項目學習法 184
5.4.6 游戲化教學法 188
5.4.7 任務驅動教學法 191
5.4.8 單元教學法 195
習題 203
第6章 信息技術課程的學業評價 204
6.1 理解學業評價 204
6.1.1 學業評價的內涵與分類 204
6.1.2 新時代學業評價新要求 207
6.2 信息技術課程學業評價的設計原理 210
6.2.1 信息技術課程學業評價設計的基本原則 210
6.2.2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評”一致性 212
6.3 信息技術課程學業評價的設計方法 220
6.3.1 基于課前檢測的學業評價設計 220
6.3.2 信息技術課程測評試卷的編制 224
6.3.3 基于數字檔案袋的學業評價設計 230
6.3.4 基于評價量表的表現性評價設計 231
6.4 信息技術課程學業評價結果的反饋 233
6.4.1 理解學習反饋與ARCS模型的內涵 233
6.4.2 ARCS模型視角下的學習反饋目標設計 235
6.4.3 ARCS模型視角下的學習反饋類型設計 236
6.4.4 ARCS模型視角下的學習反饋策略設計 238
習題 240
第7章 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 241
7.1 我國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歷程 241
7.1.1 新中國成立初期:教師隊伍建設漸入正軌 241
7.1.2 改革開放初期:教師地位得到關注與提升 242
7.1.3 21世紀初期:教師教育制度進一步完善 242
7.1.4 黨的十八大以來:教師隊伍建設進入快車道 243
7.2 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目標 245
7.2.1 信息技術教師的工作職責 245
7.2.2 信息技術教師的師德師風 246
7.2.3 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精神 247
7.2.4 信息技術教師的教育理念 249
7.2.5 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知識 249
7.2.6 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能力 250
7.3 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策略 254
7.3.1 制訂明確的專業發展規劃 254
7.3.2 增加與同行的溝通交流 255
7.3.3 參加培訓,堅持終身學習 255
7.3.4 充分利用數字化學習資源 256
7.3.5 積極開展教學實踐與研究 257
習題 259
第8章 信息技術課程的數字化教學工具 260
8.1 理解數字化教學工具 261
8.1.1 數字化教學工具的內涵界定 261
8.1.2 數字化教學工具的優勢分析 261
8.2 多媒體教學工具 262
8.2.1 互動工具 262
8.2.2 教學演示工具 265
8.3 在線教學平臺 269
8.3.1 在線教學綜合平臺 269
8.3.2 在線學習管理平臺 272
8.3.3 在線教學調查平臺 275
8.4 常用教學軟件 277
8.4.1 編程軟件工具 277
8.4.2 社交軟件工具 283
8.4.3 思維導圖工具 285
8.4.4 直播教學工具 287
習題 289
參考文獻 290
展開全部
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第2版) 作者簡介
鄭燕林,東北師范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教育技術專業教授;工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后、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技術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師范類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結論審定委員會委員、國家一流課程負責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負責人、吉林省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負責人、吉林省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吉林省高等學校在線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吉林省普通高中技術學科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東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