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且持夢筆書其景(全9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407622
- 條形碼:9787523407622 ; 978-7-5234-076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且持夢筆書其景(全9冊) 內容簡介
《古城筆記》是一本散文集,收錄了作者原創散文作品30余篇。其中的20余篇已在省以上報刊發表過,部分作品被《讀者》《文摘周報》《揚子晚報》《江南晚報》等報刊及多家網站轉戟。全書內容包含民俗、風物、生活等題材。其中有對川、湘地區山水風物的描繪,蘊含著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考等;有對平凡生活的原生態記述,對親朋好友的情感表達,對已故親人的追思等。 《宋韻崇福運河》是一本散文集,收錄了作者原創散文100余篇。作者在主編《崇福鎮志》過程中,生發了對古運河重鎮崇福深深的熱愛。在本書中,作者以散文的筆法贊美和歌詠祟福古鎮。石拱古橋、運河水韻、風味小吃、寺廟古跡、祟德風俗、鄉賢名人、能工巧匠、俗曲小調、名勝古跡、語溪棹歌,處處都是作者筆墨頌贊之處。崇福鎮因運河而生,自古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名人輩出。作者秉承繼承民間文化的宗旨,梳理崇福運河文化的同時,贊美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 《生前身后》是一本散文集,收錄了作者2012年后原創散文30余篇。全書分5個板塊,有歌詠天下父母無私與偉大的“父親母親”;有從感悟生活中獲得力量的“思緒留痕”;有溢滿家鄉情的“故園山水”;有味嘆祖國山河之美的“外面世界”;有從閱讀中汲取思想的“他山之石”,筆調清新自然,李里行間充滿真善美。本書是作者不斷學習、進取、思考人生的結晶,讀者可以在閱讀中獲得生活中的正能量。 《溫泉做的故鄉》是一本散文集,收錄了作者原創散文近70篇,其中大部分已發表在《人民日報》《作家報》《福建日報》《中國鄉村》《閩西日報》《福州晚報》等報刊上。作為“新鄉土散文”,本書中的《故鄉的陽光》《鄉村守望》曾獲得《中國鄉村》《福建日報》的征文獎。全書分為四個篇章,如“客鄉紀事”“生活碎影”“親愛的人”“淺吟低唱”。 《馬牧池往事》是一本表現地域文化的散文集,收錄散文110余篇。全書內容以沂南縣馬牧池鄉城內的歷史、文化、景觀為主題,分為五個章節。有對人文歷史變遷的講述,如《雙泉西山化》《屹立的老屋》《八由地的故事》《油簍石的傳說》;有對淳樸摯愛的百姓生活的描寫,如《李老爺聽戲》《沂蒙老爹》《父親的背包》等。書中以溫暖的文字,引領著讀者穿越歲月的煙塵,回到封存在記憶中的山河、田野、村莊。該書也為馬牧油鄉的地域文化資源增添了新的內容,同時還可以成為青少年愛家鄉教育的讀本,對促進地域文化建設有積極意義。 《四季在山水間流淌》是一本散文集,收錄了作者2022年以來新創作100余篇散文。作者飽含對生活的感恩與熱愛,在文字中娓娓道來,如《在春天里撒個歡兒》《古韻悠悠野椒園》《麥子從歲月里走來》,歌味四季的風景、美食、美物,感悟四季的平安平常、好書好文,聆聽四季的故事趣事,與讀者一起暢游在美好生活中。 《那年那月那時》是一本散文集,收錄了作者原創散文作品70余篇。本書分為“鄉土情結”“筆下行旅”“心香一瓣”“史海鉤沉”四個部分。“多土情結”記述的是作者童年的故鄉生活,如《香噴噴兒的紅薯》;“筆下行旅”收錄了作者行走在祖國大地上的游記,如《煙雨寒山寺》;“心看一瓣”是作者對家鄉地域人文故事傳說的講述,如《硯山鋪》;“史海鉤沉”則以散文的筆法謳歌歷史,如《老人春秋》。 《青山江水清又甜》這是一本散文集,收錄了作者原創并已經在各類報刊上發表過的散文200余篇。全書內容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為主線,分為“美麗石柱我的家”“心窩上的花朵”“風流綠洲”“煉獄沉浮錄”4個章節。作者對家鄉的真情流淌在字里行間,贊美家鄉的綠色生態,歌唱家鄉新農村建設成果和父老鄉親的幸福生活。 《蓮河聽風》是一本散文集。收錄了作者原創散文60余篇。全部內容以寫人、敘事、狀物、詠景為主物。作者飽含真情,歌頌生活,弘揚善美,傳達美好。文筆樸實清新,抒寫明讀者積極愉悅的閱讀體驗。
且持夢筆書其景(全9冊) 目錄
且持夢筆書其景(全9冊) 作者簡介
胡賽標,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建土樓文學院院長。 作品曾在《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作家報》《國際日報》《千島日報》《印華日報》《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短篇小說》《微型小說選刊》等發表100多萬字,入選《中國校園文學?散文卷》、龍巖市期末統考試題、《2021年度中國兒童詩精選》,在《梅州日報》開辟專欄。曾獲2019年冰心兒童文學獎、謝璞兒童文學獎、林甸杯兒童文學獎、閩西文化獎,幾十次獲“中國首屆尋訪民間工匠大賽”、碧野杯(如繪大埔)全國散文大賽、“雙擁杯”國際微小說大賽、《中國校園文學》《微型小說選刊》《中國鄉村》《福建日報》征文獎。 楊仕甫,男,編審,作家。已在報刊上發表文章百萬字以上,出版著作十一部,其中,反映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椅子灣》被認為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長篇力作,受到廣泛好評。作品多次獲獎。 吳小蕓,甘肅慶陽人,寧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慶陽文學院簽約作家。作品散見于《甘肅日報》《甘肅農民報》《甘肅經濟日報》《隴東報》等報紙雜志,多篇小說及散文獲獎。 王燦,男,漢族,中共黨員,河南省方城縣人,研究生學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先后在方城縣第一職業高中、二郎廟鎮教辦室、二郎廟鎮政府、縣委辦、縣鴨灌局、縣城管局和縣政府辦工作,現任方城縣城市管理執法大隊教導員。1999年開始業余文學創作,作品散見于《南陽日報》《鄭州日報》《老人春秋》《中州詩詞》《河南曲藝》《河南日報》等報刊雜志,作品多次獲省市獎。參與編著《我和我的祖國》《高莊民間故事》等書籍。名錄收入《河南作家詞典》。 楊風軍,男,20世紀60年代中期生于寧夏固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寧夏作家協會第七屆理事會主席團成員。致力于小說、散文、詩歌創作,發表作表400余篇(首),有散文榮獲寧夏文藝第七次評獎、第十次評獎三等,各級各類征文一、二、三等獎。出版散文集《封存的記憶》《生前身后》,小說集《楊風軍短篇小說選》。現為寧夏固原市文聯一級調研員。 林目清,男,漢族,1965年生,湖南洞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張家界市國際旅游詩歌協會副主席。1985年開始詩歌創作,1990年出版詩集《星光集》(與人合著),1991年出版詩歌專集《最初的旅程》。詩歌陸續見于《詩刊》《星星》《芙蓉》《詩歌月刊》《天津文學》《湘江文藝》《湖南文學》《文學界》《創作與評論》《綠風》《草堂》《草原》《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報刊,已出版詩集《心尖上的花蕊》《遠去的村莊》等9部,《夜,一個超大容量的洗衣機》被《青年文摘》轉載,《時光》入選《中學生朗誦詩100首》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