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自娛之外:明末清初文士以畫治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5431
- 條形碼:9787503975431 ; 978-7-5039-7543-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娛之外:明末清初文士以畫治生研究 本書特色
1.本書可作為研究明清文人經濟生活的具體案例,對古代經濟史或社會生活史研究提供一個很好的借鑒。2.通過作者對明清文人心態轉變的分析,可以看到文人群體處于社會底層的真實狀況,對了解當時的文化、生活、文藝作品具有輔助作用。
自娛之外:明末清初文士以畫治生研究 內容簡介
文人以畫為生,有悖于我們對文人繪畫“業余性”的慣常認識,在以往研究中也往往不被重視。但實際上,文人以繪畫維持生計自有其傳統,到明末更是盛極一時,不僅賣畫文士增多,買畫者的范圍也進一步擴大,潤筆酬勞也漸成慣例,成為很值得關注的現象。那么,該如何理解此一現象?選取合適的研究視角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學界*初關注到這一問題,緣于藝術史研究的社會學轉向。在藝術社會學的視角下,畫家和作品之外的社會、經濟因素得到凸顯,文人賣畫問題也隨之浮現。但這一視角也存在問題:一方面,文人賣畫現象有悖于傳統認知,海外藝術
自娛之外:明末清初文士以畫治生研究 目錄
緒 論 / 001 **章 為什么是明末清初:歷史脈絡中的文士以畫治生現象 / 027
**節 明代之前文士以畫治生的歷史演變 / 030
第二節 明至清初文士以畫治生現象的新變 / 049 第二章 群體變遷與觀念轉移:文士以畫治生的主體成因 / 079
**節 “士失其業”:明末文士階層的歷史境遇 / 082
第二節 繪畫風氣的流行與畫家“布衣化” / 098
第三節 繪畫如何進入治生視野:文士治生觀念的變動 / 115 第三章 “奢僭”與“重名”:文士以畫治生的社會空間 / 133
**節 尚“奢”之風與治生空間的拓展 / 136
第二節 身份感覺失衡的社會與繪畫消費 / 147
第三節 重“名”的社會:文士以畫治生的特殊空間 / 158
第四節 具體情境的觀察:祝壽場合的文士以畫治生活動 / 172 第四章 身份與焦慮:文士以畫治生的心態析論 / 183
**節 業余與職業:身份焦慮的歷史理路與現實語境 / 186
第二節 “我非畫工”與“隱于畫”:文士的身份意識與治生心態 / 201
第三節 避世與交接:易代之際文士以畫治生的特殊焦慮 / 215
余 論 如何理解明末清初文士以畫治生的職業性 / 225 第五章 文士以畫治生對創作的影響 / 239
**節 誰在影響創作:以畫治生與藝術趣味的雅俗之辨 / 242
第二節 作品之重復與文士的治生策略 / 256
第三節 質量之參差與以畫治生的流弊 / 267 結 語 / 281
參考文獻 / 288
后 記 / 317
自娛之外:明末清初文士以畫治生研究 作者簡介
王丁,女,山西代縣人。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藝術評論》期刊編輯。本科到博士就讀于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獲文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中國古代藝術史及藝術理論研究,尤其側重于明清藝術社會史與藝術觀念,對文士以畫治生問題有長期關注。多篇論文見刊于《文藝理論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中國美術研究》等核心刊物。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