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習慣的力量(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3599
- 條形碼:9787208183599 ; 978-7-208-18359-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習慣的力量(精裝) 本書特色
★漢諾威戲劇獎。 ★德國權威戲劇雜志《當代戲劇》年度*佳佳戲劇。 ★在一個沒有寬容的世界里,每一句話都是一句咒語。 ★托馬斯·伯恩哈德是20世紀*偉大的德語作家之一,厄普代克、卡爾維諾、桑塔格、帕慕克、耶利內克推崇的文學大師。 ★以批判的方式關注人生和社會現實,揭示出不同于卡夫卡的荒誕與悖謬。 ★以知識分子的錚錚鐵骨,化身社會和人民的牛虻。 ★格里爾帕策獎、奧地利國家文學獎、畢希納獎、自由漢莎城市不來梅文學獎、尤利烏斯·卡姆佩獎、安東·維爾德甘斯獎、弗朗茨·特奧多爾·喬科爾文學獎、聯邦商會文學獎、德國工業聯邦協會文化委員會文學獎等獎項得主 托馬斯·伯恩哈德 經典小說
習慣的力量(精裝) 內容簡介
1974年,《習慣的力量》在薩爾茨堡藝術節首演,是托馬斯·伯恩哈德**部真正意義上的喜劇。 馬戲團老板加里波第為了克服疾病、衰老和平庸混亂的現狀,決定練習大提琴。 多年來,在馬戲團巡演之余,加里波第試圖與馬戲團的小丑、馴獸師、雜耍和他那走鋼絲的外孫女一起完整地表演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奏出完美的音樂。然而,排練常常由于各種原因不得不中斷,成為全然的災難。 年復一年的怪誕演練變成了馬戲團的常規。 我們不喜歡這生活, 但這生活必須得過; 我們都憎恨鱒魚五重奏, 但必須去演奏它。
習慣的力量(精裝) 目錄
習慣的力量(精裝) 相關資料
《習慣的力量》中,《鱒魚五重奏》排練常常以徹底失敗告終,這不僅是對所有藝術完美概念的辛辣嘲諷,也為劇作演出奠定了新的戲仿參照。伯恩哈德的這部劇作是對其重要的文學主題——藝術家試圖創造完美藝術時的失敗——的一次特別成功的變奏。——曼弗雷德·米特邁爾 最能代表奧地利文學的只有伯恩哈德,他同時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德語文學的核心人物之一。——馬塞爾·賴希-拉尼茨基 伯恩哈德是標桿,其他的都是“其他”。——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 伯恩哈德的散文見證了一個“擁有崇高藝術且對道德持嚴肅態度的歐洲,其重視內心生活和心靈感受的傳統,以及那既不可通過任何電子技術強化,也不是由機器可以復制的心靈的探索,具有極高的價值”。——蘇珊•桑塔格 伯恩哈德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 伯恩哈德塑造的人物拒絕想疾病、失敗和不公正低頭;他們懷著瘋狂的怒火和魯莽的意志堅持抗爭,盡管結局慘烈。但即便這些人最終都失敗了,我們看到的,卻并非失敗或屈服,而是他們的執著的爭辯和抗爭。——奧爾罕·帕慕克 伯恩哈德是當代歐洲小說大師之一……繼卡夫卡和卡內蒂之后,感受力最敏銳的作家之一,能夠出神入化地表現形象與姿態。——喬治·斯坦納 他的生活就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就是他的生活。……他不是空想家,也不是大發明家,他所創造的巨大成就,是他的獨特語調,他的語言的音樂性……是他將語言引進了德語語境,這樣一種語言將永遠與他和他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維蘭特·施密特 20世紀世界文學范圍內的一個非主流的獨特聲音。——曼弗雷德·米特邁爾 伯恩哈德的寫作有一股強大的破壞性力量。他是一位非凡的文學寫作者,以極端的方式表現種種人性的面向,無比尖刻。——《華爾街日報》
習慣的力量(精裝) 作者簡介
◆ 作者簡介——————————————————————————————————————
托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
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德語作家之一,也是“二戰”之后德語文壇風格最獨特、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之一,對他有很多稱謂:“阿爾卑斯山的貝克特”“敵視人類的作家”“以批判奧地利為職業的作家”“災難與死亡作家”“夸張藝術家”“故事破壞者”等。
特立獨行的伯恩哈德以批判的方式關注人生(生存和生存危機)和社會現實(人道與社會變革)。文字極富音樂性,以犀利的夸張、重復和幽默,將人類境遇中種種愚鈍與疾病,痛苦與冷漠,習慣與禁忌推向極端,向紛亂昏暗的世界投擲出一支支光與熱的火炬。◆ 作者簡介——————————————————————————————————————
托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
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德語作家之一,也是“二戰”之后德語文壇風格最獨特、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之一,對他有很多稱謂:“阿爾卑斯山的貝克特”“敵視人類的作家”“以批判奧地利為職業的作家”“災難與死亡作家”“夸張藝術家”“故事破壞者”等。
特立獨行的伯恩哈德以批判的方式關注人生(生存和生存危機)和社會現實(人道與社會變革)。文字極富音樂性,以犀利的夸張、重復和幽默,將人類境遇中種種愚鈍與疾病,痛苦與冷漠,習慣與禁忌推向極端,向紛亂昏暗的世界投擲出一支支光與熱的火炬。
◆ 譯者簡介—————————————————————————————————————
馬文韜
北京大學德語語言文學系教授,曾任《世界文學》雜志顧問,中國外文局翻譯專業資格考評中心專家,德國格里美豪森學會理事,2007年起擔任奧地利托馬斯·伯恩哈德基金會顧問委員會委員。主要論著有《瑞士德語文學史》等。主要譯著有小說《黑白天使》《歷代大師》,戲劇《縱火犯》《罵觀眾》《英雄廣場》,詩歌《傅立特詩選》《薩拉·基爾施詩選》,以及文學論著《歌德與席勒》等。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