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49816
- 條形碼:9787301349816 ; 978-7-301-34981-6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第三版) 本書特色
1.本書初版于2002年,2013年二版,多年來一直被許多大學選作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課的教材,累計印刷四十余次,銷量50萬冊。此次增訂出版第三版,保留了前版的特點,加大了當代部分的比重。
2.本書通過重點作家作品的分析,以點帶面,將“文學現象”的考察“帶”起來,引領讀者進入現當代文學豐富而多彩的世界。
3.本書適合作為教材和參考書,也是文學愛好者文學讀物。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第三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課教材和參考書,初版于2002年,2013年修訂出了第二版,累計印刷四十余次,銷量達50萬冊,在同類教材中發行量算是很大的。不同層次的大學都在用,使用范圍很廣。 本次修訂出版第三版,保持了原第二版的基本框架和思路,有選擇地補充融入了學界和編者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全書試圖通過重點作家作品的分析,以點帶面,將“文學現象”的考察“帶”起來,引領讀者進入作家作品與文學現象的分析和考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書中以“問題意識”來選擇文學專題,進入細部研究,對課題中某些方面做重點分析,引發對不同研究角度與方法的探討,從而拓展我們批評和鑒賞的眼界,學習如何評價作家作品與文學想象。這21講基本上涵蓋了現當代文學的重要作家、重大文學現象,呈現了現當代文學現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是對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深入和概括,非常適合作為本科生高年級、研究生低年級選修課教材和推薦閱讀資料,也可作為文學愛好者的一般讀物。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第三版) 目錄
**節 如何看待魯迅在傳統批判中的偏激?
第二節 魯迅批判國民性是否丑化了中國人?
第三節 魯迅對文化轉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今天重新關注?
第四節 魯迅《吶喊》《彷徨》的文學史地位
第二講 關于郭沫若的“兩極閱讀”現象
**節 如何消除經典閱讀中的歷史隔膜?
第二節 讀《女神》要“知人論詩”
第三節 郭沫若研究概況
第三講 從《子夜》看茅盾的藝術風格
**節 新時期茅盾研究概況
第二節 茅盾的文學主張
第三節 長篇小說《子夜》分析
第四節 茅盾的藝術風格
第四講 老舍創作的視點與“京味”
**節 如何理解老舍“市民世界”的文化反思
第二節 《駱駝祥子》的另一解讀:對城市文明病的探討
第三節 老舍作品的“京味”與幽默
第四節 老舍研究的狀況
第五講 曹禺與現代話劇藝術的成熟
**節 曹禺研究概況
第二節 曹禺話劇的詩意特征
第三節 曹禺話劇藝術的其他幾個特征
第四節 曹禺話劇的悲劇意味
第六講 沈從文與“京派”文學
**節 “京派”有哪些特征?
第二節 沈從文的“角色認知”及其兩個文學世界
第三節 《邊城》細讀
第四節 沈從文研究的主要論作
第七講 張愛玲的《傳奇》與“張愛玲熱”
**節 《傳奇》的評析
第二節 張愛玲的藝術“創新”與“襲舊”
第三節 張愛玲的接受史與“張愛玲熱”
第八講 穆旦與“九葉詩派”
**節 新詩發展的歷史輪廓
第二節 “九葉詩派”的聚集、資源與藝術成就
第三節 穆旦詩歌的藝術創新及其文學史地位
第九講 現代散文五家
**節 周作人的“言志”散文
第二節 冰心的“冰心體”與朱自清的抒情文體
第三節 郁達夫的行旅散文
第四節 何其芳的“獨語體”
第十講 趙樹理的評價問題與農村寫作
**節 “趙樹理方向”是怎樣構建出來的
第二節 在褒貶毀譽之間
第三節 對趙樹理的再評價
第十一講 五六十年代“紅色經典”的文學史地位
**節 “紅色經典”究竟有沒有文學價值?
第二節 “紅色經典”是當代文學史鏈條的重要一環
第三節 近年相關研究論著評介
第十二講 “樣板戲”及其評價
**節 如何看待江青對“樣板戲”的作用
第二節 專業工作者和觀眾對“樣板戲”的影響
第三節 “樣板戲”的藝術成就
第十三講 汪曾祺與當代小說文體
**節 汪曾祺小說的審美世界
第二節 汪曾祺小說對當代小說文體的意義
第十四講 朦朧詩及其敘述
**節 朦朧詩的“朦朧”引起的論爭及其意義
第二節 朦朧詩的文學史敘述
第三節 朦朧詩的發展和變異
第十五講 海子與當代詩人的抱負
**節 “偉大詩歌”的構想與抱負
第二節 故鄉、愛情與生命的詠唱
第三節 超驗、隱喻與魅性
第十六講 賈平凹與作家的真誠和文化關懷
**節 文壇上的“獨行俠”
第二節 寫出歷史的脈動與文化的蛻變
第三節 時代性、語言、文體與精神性創造
第十七講 大眾文化的轉型與網絡文學的興起
**節 社會轉型與大眾文化的勃興
第二節 王朔現象帶給批評界的挑戰與爭論
第三節 王朔作品的大眾文化特征
第四節 如何閱讀與評價王朔作品
第五節 網絡文學的興起和“起點模式”的形成
第六節 網絡文學的主要類型和代表作家作品
第七節 “*有情懷的文青作家”貓膩及其代表作《間客》
第十八講 余華與先鋒小說的變化
**節 余華與先鋒小說的悲劇性命運
第二節 余華“在細雨中”無聲地“呼喊”
第三節 先鋒小說家的“勝利大逃亡”
第十九講 莫言與當代小說的民間性
**節 民間性與“狂歡化”
第二節 莫言小說的民間性
第三節 莫言小說敘事的狂歡化
第四節 莫言小說的母題內涵
第二十講 王安憶與女性寫作
**節 女性寫作:對一種文學現象的整體描述
第二節 女性寫作的三次高潮
第三節 王安憶的創作
第二十一講 王蒙、路遙與陳忠實
**節 王蒙:“共和國文學”的常青樹
第二節 路遙與“路遙現象”
第三節 陳忠實與作為民族心史的《白鹿原》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第三版) 作者簡介
溫儒敏【主編】【中國】【現當代】
————————————————————
溫儒敏,1969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語文系,在基層工作多年,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1年獲碩士學位,1987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文科一級教授。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召集人。授予高校教學名師。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北大出版社總編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主要著作有《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著)、《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合著)、《文學課堂:溫儒敏文學史論集》、《文學史的視野》、《溫儒敏論語文教育》、《溫儒敏論語文教育二集》、《語文課改與文學教育》等等。
趙祖謨【主編】【中國】【現當代】
————————————————————溫儒敏【主編】【中國】【現當代】
————————————————————
溫儒敏,1969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語文系,在基層工作多年,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1年獲碩士學位,1987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文科一級教授。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召集人。授予高校教學名師。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北大出版社總編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主要著作有《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著)、《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合著)、《文學課堂:溫儒敏文學史論集》、《文學史的視野》、《溫儒敏論語文教育》、《溫儒敏論語文教育二集》、《語文課改與文學教育》等等。
趙祖謨【主編】【中國】【現當代】
————————————————————
趙祖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