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請向黎明借道光——1924泰戈爾中國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53602
- 條形碼:9787569953602 ; 978-7-5699-536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請向黎明借道光——1924泰戈爾中國行 本書特色
★泰戈爾中國行一百周年,緬懷致敬——塵封百年的珍貴資料,首次結集出版。 ★泰戈爾名聲享譽全球,為首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亞洲人。——他的作品充滿了詩意和想象力,能夠深入人心,觸動人的靈魂。泰戈爾作為亞洲人首次獲得諾貝爾獎,不僅是他個人的榮譽,更是亞洲文化的驕傲…… ★泰戈爾在中國期間,徐志摩全程陪同并發表文章——泰戈爾對徐志摩的才華和為人極為欣賞,他稱徐志摩為“素思瑪”,并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他的喜愛和感激。徐志摩全程陪同泰戈爾1924中國行,泰戈爾與徐志摩“父子情深”,本書中陸小曼回憶,徐志摩與泰戈爾相約17年后為泰戈爾80歲做壽,不料年輕竟比年老的先去了,實為人生憾事。他們的友誼和交往,不僅推動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30幅泰戈爾繪畫作品首次亮相——世人皆知泰戈爾是一個詩人,出自詩人之手的繪畫是如何面貌的,從書中可以一睹風采。泰戈爾的繪畫作品與他的文學作品一樣,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關懷,體現了他對自然、生命和人性的獨到見解。
請向黎明借道光——1924泰戈爾中國行 內容簡介
本書首次通過對100年前珍貴文獻史料的發掘,還原了印度大詩人泰戈爾1924年49天中國之行的現場,同時也把讀者帶回100年前,借助當年國內各大媒體記者、眾多文化名流和社會各界人士之眼,重新打量圍繞泰戈爾來華中國文化界所進行的熱烈討論以及種種爭議,相信對于今天關于中華文化復興的議題也有重要的啟示性。全書分為“東方神駒”“七城記”“黎明覺醒”和“悠悠此心”四輯,分別收錄了與泰戈爾親如父子、全程陪同泰戈爾的中國詩人徐志摩的相關熱評以及陸小曼等人的深情回憶,泰戈爾來華后在上海、杭州、南京、濟南、北京、太原、武漢七個城市的活動報道,在不同場合的重要演講與言論,以及中國文化界人物對泰戈爾來華的評說。
請向黎明借道光——1924泰戈爾中國行 目錄
請向黎明借道光——1924泰戈爾中國行 作者簡介
子張,本名張欣,1961年生于山東萊蕪。文學碩士學位。長期在高校中文系從事中國現代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后調任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和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浙江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學術職務,現榮休,任杭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主要著述有《冷雨與熱風》《新詩與新詩學》《歷史·生命·詩》《清谷書蔭》及《子張世紀詩選》等十數種。 羅賓德羅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有名詩人、文學大家,也是哲學家、教育家。他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亞洲第一人。他自學成才,作品豐富,包括60多部詩集、56部戲劇、96篇短篇小說、15部中長篇小說,還有大量散文、游記等。他也是一位畫家,創作了幾千幅繪畫作品,包括風景畫、人物畫和抽象畫。他的畫作在世界各地展出過,也在中國舉辦過多次畫展。泰戈爾不僅是印度和孟加拉國人民的驕傲,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他支持中國人民的正義事業,是中國人民的真誠朋友。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