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藥性學——中醫藥性理論整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026653
- 條形碼:9787571026653 ; 978-7-5710-266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藥性學——中醫藥性理論整理 本書特色
★本書擺正了“藥性理論”的地位,構建了藥性理論的體系,找到了藥性理論的根源,建立了藥性理論的綱領,突出了綜合藥性的作用,總結了法象藥性的特色。這些特點都是編者多年研究中藥藥性理論的成果。 ——湖南中醫藥大學校長,易剛強 ★中藥藥性理論的研究一直是當代中醫藥學的難題。藥性理論來源于臨床,服務于臨床,中藥藥性理論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共生共榮,相輔相成,研究藥性理論必須密切結合中醫學理論,才能認知藥性理論的科學本質,本書基于這種概念,以“中醫藥性學”命名,是有一定的理論依據的。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學敏 ★中藥是中華民族文化中寶貴財富。中醫的藥性理論,凝聚了我們前人幾千年的經驗和智慧。在中藥基本理論中,藥性理論是其核心內容。它以中華優秀文化為依托,以氣、陰陽、五行等東方哲學理論作指導,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特點。中醫藥性理論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根據,通過反復的臨床實踐而總結出來的,充分反映了中醫的思維特點。 ——主編,李鐘文,李順祥
中醫藥性學——中醫藥性理論整理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對歷代藥性理論進行了新的整理和總 結,總論部分對藥性理論及其相關的概念進行了分 析和解讀,介紹了藥性理論的發展沿革,有特色地 創建了中藥的藥性理論體系,以及概括了藥性理論 的特點,總結了歷代整理藥性理論的方法,通過上 述幾個方面的內容,既系統整理了藥性理論,也能 幫助后人建立對藥性理論框架和內容特點的基本認 知。各論部分是對具體藥性理論內容的概念、沿革 、確立依據、藥性作用、臨床意義等幾個方面的總 結和闡釋,包括元氣、陰陽、四氣、五味、升降浮 沉、歸經、潤燥、補瀉、良毒、法象、綜合藥性等 。
中醫藥性學——中醫藥性理論整理 目錄
中醫藥性學——中醫藥性理論整理 作者簡介
李鐘文,湖南資興人,中藥學教授。1938年7月出生于醫藥世家,1953年隨伯父習醫,1956年加入當地診所、醫院,1960年保送湖南中醫學院深造,畢業后留校任教,從事教學、科研、臨床工作數十年,歷任教研室主任、中藥系主任、研究所所長、科研處處長等職。在中藥教材建設方面,主編與參編中藥學教材8部,其中擔任主編5部、副主編2部;參加《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中華大典·醫藥衛生典·藥學分典》《中藥藥性論》等國家典籍編寫,還主編了《實用中藥師手冊》,以及參編其他書籍17部。先后對多種民間藥物進行實驗研究,其中“黃花倒水蓮的開發研究”獲得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在國內國際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李順樣,湖南衡山人,理學博士,中醫學博士后,湖南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公派留美高級研究學者,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首層次人選,湖南省高層次衛生人才“225”工程醫學學科領軍人才,湖南省中藥活性物質篩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中美老年性退行性疾病治療藥物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傳統醫藥合作分會副理事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侗醫藥分會副會長,湖南省藥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中藥物質基礎與作用機制、中藥新藥和保健食品研究。發表論文320篇,主編參編專著9部,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19項,美國發明專利1項,國家新藥證書,藥品注冊批件7個,保健食品注冊證書2個,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