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婦科古典醫籍精選導讀(讀經典 做臨床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44438
- 條形碼:9787521444438 ; 978-7-5214-444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婦科古典醫籍精選導讀(讀經典 做臨床系列) 本書特色
中醫經典是中醫之本,熟讀經典、勤于臨床是中醫臨床人才打牢基礎、提高能力之必需!蹲x經典做臨床系列》叢書根據中醫古籍品種分類,精選古籍原文,并加以導讀,幫助讀者掌握中醫*基本和核心的理論與方法,提高學習、領會、研究經典的水準,學會將古人的經驗精華應用于現代臨床實踐。 中醫婦科學是中醫學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中逐漸建立和充實起來的。夏、商、周時代,中醫婦產科學已有了萌芽,文獻中便有關于難產、種子和胎教理論的記載。《史記·楚世家》和《史記·夏本記》都有關于難產的記載。約在公元前11世紀成書的《詩經》中載藥50余種,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婦產科用藥。戰國時代成書的《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提出了婦女的解剖、月經生理、妊娠診斷等基本理論,還初步論述了一些婦女疾病的病理,如血崩、月事不來、帶下、不孕、腸覃、石瘕等,并記載了治療血枯經閉的調經種子方——四烏賊骨一藘茹丸。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胎產書》,約成書于公元前2世紀,是現存*早的婦產科專著。又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婦人嬰兒方》(公元前26年)。張仲景在《傷寒論》序中自稱撰用《胎臚藥錄》,《隋志》記載有《張仲景療婦人方》1卷,可惜都已散佚,現存的只有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中的婦人三篇。與張仲景同代的醫學家華佗是我國有名的外科專家,他發明了麻醉藥(麻沸散)、創傷藥(神膏),并成功地進行了摘除死胎的手術。唐代,婦產科發展的重要特征是出現了我國現存理論較完備的產科專著,即昝殷的《經效產寶》,圍繞妊娠、分娩、產后等病證詳論證治,全書3卷,41門,載371方,每門前有短論,后有附方,對后來產科發展有一定指導作用。宋代,在婦產科方面成就優選的是陳自明和他的著作《婦人大全良方》。陳自明于公元1237年著成《婦人大全良方》,該書作為一部杰出的婦科專著,風行300多年,對后世醫家也有巨大影響。傅山的《傅青主女科》是明末清初婦科的代表作,書中辨證以肝、脾、腎三臟立論,論述平正扼要,理法嚴謹,方藥簡效,更有獨到見解,影響久遠。清代沈金鰲撰《婦科玉尺》,根據“氣為血帥”的基礎理論,提出婦女病多先為氣病,后及血病的見解。該書內容選論亦較精要,是一部頗有影響的實用婦科專著。 為繼承前賢智慧,讓中醫古籍在現代煥發新的生命力,本書精選《婦人大全良方》《傅青主女科》《婦科玉尺》三本理論成熟且系統全面的婦科經典著作原文,并加以導讀,對古籍成書背景、作者生平及學術特點加以介紹,以期為中醫婦科臨床提供有力參考。 編者 2023年12月
婦科古典醫籍精選導讀(讀經典 做臨床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為“讀經典,做臨床系列”叢書之一,中醫經典是中醫之本,熟讀經典、勤于臨床是中醫臨床人才打牢基礎、提高能力之必需。本叢書根據中醫古籍品種分類,精選古籍原文,并加以導讀,幫助讀者掌握中醫*基本和核心的理論與方法,提高學習、領會、研究經典的水準,學會將古人的經驗精華應用于現代臨床實踐。本書精選中醫婦科內容,附加經典導讀部分,使得讀者對中醫婦科古籍有針對性地學習,對臨床有指導意義。本書適合中醫臨床從業人員參考閱讀。
婦科古典醫籍精選導讀(讀經典 做臨床系列) 目錄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