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元代銅權整理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83572
- 條形碼:9787501083572 ; 978-7-5010-8357-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代銅權整理與研究 內容簡介
元代銅權作為一種器物,有形制、重量和銘文三方面的基本要素,《元代銅權整理與研究》的主要工作便是元代銅權的器物學研究。在銅權類型分析方面,作者已經做得很細致,分了型和亞型,還結合時代、地域等要素做了進一步分析,并歸納其特征。在銅權銘文分析方面,作者下了很大的功夫,舉凡紀年、地名、自重與稱重、編號等重要信息,都有翔實的歸納、分類和討論,對制作者、檢校者等一些涉及制作和使用細節的銘文字眼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還涉及不同的文字種類和不同文字內容的組合等銘文總體狀況,甚至連不同于一般文字的押書也有所討論,可謂一網打盡,毫發無遺。畢竟元代銅權的銘文往往只是寥寥數字,信息有限,作者仍能就其中的“都府”“宣課所”“市令司”“留守司”等一些具體信息展開考證,結論平實可喜。編號的討論,則總結為“多樣性”“比例小”“隨意性”三方面的特征,論述深入。在銅權重量分析方面,作者是結合銘文中的自重與稱重開展的,為研究元代的斤制提供了基礎資料。對元代權衡單位量值的討論,作者并未局限于銅權,而是充分引入元代銀錠資料,并更加肯定了銀錠材料的準確度要高于銅權材料,顯示了其研究的科學性。 作者不滿足于銅權的器物層面的研究,在以上器物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元典章》《元史》等文獻資料,還對元代度量衡管理的歷史做了一些討論,諸如管理機構、管理制度等等。甚至結合元代經濟歷史也展開了一些討論,發現銅權的時代分布與元代經濟的發展歷程相一致,元代銅權的分布區域與元代經濟發展的區域性差異相一致。 基于元代銅權的基本認識,作者對元代歷史分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雖然不同于史學界的主流看法,也不失為一種富有學術啟發的有意義的嘗試,顯示了元代文物研究的獨到價值。當然,這個問題牽涉面還很廣,還需要更加多側面、多維度的思考。
元代銅權整理與研究 目錄
**節選題緣起與研究意義
第二節研究歷程與研究現狀
第三節研究思路、內容與方法
**章元代銅權的類型與分期
**節元代銅權的結構
第二節元代銅權的類型
第三節元代銅權各類型的源流
第四節元代銅權各類型的地域分布
第五節元代銅權的分期
第二章元代銅權銘文的特征
**節元代銅權銘文的制作與布局
第二節元代銅權銘文的文字類型
第三節元代銅權銘文的文字體例
第四節元代銅權銘文的類別與體例
第三章元代銅權的紀年銘文
**節元代銅權的紀年方式
第二節元代銅權的年代推定
……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