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氐羌造物藝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76921
- 條形碼:9787030776921 ; 978-7-03-077692-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氐羌造物藝術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歷史上活躍在中國西部的氐羌和今天聚居于川西北與隴南的藏羌的歷史演變、族群源流、遷徙變遷、文化融合、信仰觀念等的梳理與分析,從理論上解決了“氐、羌—藏、羌”造物藝術研究的兩大課題:**,打破地域局限,從造物風格“整體觀”的角度首次提出“隴南至川西北藏羌文化走廊”的觀點。第二,對“氐、羌—藏、羌”漫長發展歷程中的“本文化”與“他文化”以及“本體”與“他體”的辯證關系進行深入思考,為構建“氐、羌—藏、羌”的造物范式,提升“氐、羌—藏、羌”造物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等提供學理性支撐,并為在多元一體民族觀視域下推進川西北與隴南區域羌藏傳統文化的有續傳承與創新發展,進一步增強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依據。
中國氐羌造物藝術研究 目錄
序言(張曉凌)
緒論1
一、隴南的自然地理特點3
二、川西北的自然地理特點5
**章 近源而異派:歷史時空中“氐、羌—藏、羌”的變遷8
**節 隴南藏族、川西北羌族的歷史溯源9
一、隴南區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主客觀因素10
二、隴南氐與羌的歷史淵源18
第二節 氐與羌的遷徙路線31
一、氐人的遷徙歷程與路線探析31
二、羌人的遷徙歷程與路線探析39
三、氐與羌歷史上的遷徙路線比較73
第二章 鑿戶牗為室:民居特色的異同81
**節 古代文獻中氐與羌民居的記載81
一、先秦至兩漢時期文獻中的記載81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文獻中的記載90
三、隋唐五代文獻中的記載101
四、宋、遼、金、夏文獻中的記載109
五、《元史》中的記載118
六、《明史》及其他文獻中的記載119
七、《清史稿》及其他文獻中的記載120
第二節 當代川隴羌藏民居風格比較127
一、板屋風格的異同性比較128
二、碉樓風格的異同性分析135
三、聚落選址的異同性分析137
第三章 目迷生五彩:服飾樣貌的嬗遞144
**節 古代氐與羌服飾特色比較144
一、古代文獻中的氐與羌服飾145
二、對文獻記載中氐與羌服飾樣式的分析184
第二節 當下文化語境下川隴羌藏服飾特色比較196
一、川西北羌族服飾特色分析196
二、隴南藏(氐)族服飾特色分析206
三、川隴羌藏服飾特色比較228
第四章 庶民皆饔飧:日用器具的“設計”234
**節 歷史文獻中有關日用器具的記載235
一、先秦時期的記載236
二、兩漢時期的記載238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記載240
四、隋唐五代時期的記載242
五、宋代西夏時期的記載245
六、元明清時期的記載254
第二節 川隴羌藏族日用器具造物觀比較273
一、川隴羌藏日用器具種類273
二、川隴羌藏日用器具造物觀的成因比較280
第五章 模范以為形:造物范式的探析286
**節 兩種哲學研究范式的引入286
一、“范式”的概念286
二、歷史主義研究范式及其兩大要素286
三、解釋學研究范式及其兩大要素294
第二節 關于川隴羌藏族造物范式理論的分析與比較297
一、構建“川隴羌藏造物藝術研究范式”的理論分析298
二、基于“范式”下的川隴羌藏造物藝術比較308
第六章 余論315
**節 當前民族造物藝術研究與保護中的幾點注意事項316
第二節 當代文化語境下民族造物藝術的轉型與轉向的思考318
一、轉向與轉場320
二、轉變與轉型323
三、轉換與轉化324
參考文獻330
后記340
中國氐羌造物藝術研究 作者簡介
張犇,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三級),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一流專業(視覺傳達設計)負責人。蘇州大學文學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后,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訪問學者。景德鎮陶瓷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國國立江原大學聯合導師。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江蘇省第五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南京師范大學“中青年領軍人才”,江西省引進培養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華文化學院、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緊急保護羌族文化遺產專家調研組”委員。至今已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出版專著5部,主編教材1部。主持和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4項,曾兩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并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大會藝術與文化學專場二等獎,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類)二等獎,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結項評審“優秀”等級。曾多次到境外訪學、交流。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