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降水天氣分析與預報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79409
- 條形碼:9787502979409 ; 978-7-5029-794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降水天氣分析與預報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闡述了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流域、氣候、工程以及氣象服務情況,側重降水天氣分析、預報服務實踐總結和對水電氣象服務前景的思考,構建降尺度技術的降水預報模型,取得了較好的試驗效果。內容包括:烏東德壩區降水氣候特征分析、暴雨雷達回波分析、短時強降水典型環流形勢分型、數值預報本地化應用研究等。同時,本書總結了若干暴雨雷達回波、短時強降水典型個例。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降水天氣分析與預報實踐 目錄
前言
第1章 烏東德水電站基本情況
1.1 流域概況
1.2 氣候概況
1.3 工程概況
1.4 氣象服務概況
1.4.1 水電氣象觀測和監測
1.4.2 水電氣象資料收集與處理
1.4.3 水電氣象預報預警
1.4.4 水電氣象服務方式
第2章 壩區降水氣候特征
2.1 降水氣候特征
2.1.1 降水空間分布及年際變化特征
2.1.2 降水季節變化特征
2.1.3 中雨及以上降水特征分析
2.2 極端降水氣候特征
2.2.1 極端降水的空間變化特征
2.2.2 極端降水的時間變化特征
2.2.3 小結
第3章 暴雨雷達回波分析
3.1 降水的天氣雷達回波識別與分析
3.1.1 層狀云降水雷達回波特征——片狀回波
3.1.2 對流云降水雷達回波特征——塊狀回波
3.1.3 冰雹云降水雷達回波特征
3.1.4 暴雨雷達回波特征
3.1.5 積層混合云降水雷達回波特征——絮狀回波
3.2 暴雨的基本情況
3.2.1 暴雨的性質及產生的物理機制
3.2.2 壩區暴雨的時空分布特征
3.2.3 雷達回波資料的提取規則
3.2.4 壩區雷達回波探測基本情況
3.3 暴雨天氣過程的雷達回波特征分析
3.3.1 回波反射率因子統計
3.3.2 回波頂高統計
3.3.3 徑向速度統計
3.3.4 小時雨強統計
3.3.5 反射率因子與小時降水量的關系
3.3.6 暴雨空間分布特點與雷達回波特征對應關系分析
3.4 暴雨雷達回波分類
3.4.1 暴雨回波移動方向
3.4.2 暴雨過程的環流形勢分析
3.4.3 暴雨回波分類
3.5 烏東德水電站壩區暴雨預報著眼點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短時強降水典型環流形勢分型
4.1 影響壩區的主要降水天氣系統
4.1.1 低渦(低壓)
4.1.2 低空切變線
4.1.3 兩高輻合區
4.1.4 高空槽
4.1.5 副高外圍偏南氣流
4.1.6 西行臺風
4.2 短時強降水時空分布
4.2.1 短時強降水的空間分布
4.2.2 短時強降水的年際變化
4.2.3 短時強降水的月際變化
4.2.4 短時強降水的日變化
4.2.5 不同級別的短時強降水比較
4.3 短時強降水天氣過程環流分型
4.3.1 低渦(低壓)型
4.3.2 低空切變線型
4.3.3 兩高輻合區型
4.3.4 高空槽切變線型
4.3.5 副高外圍偏南氣流型
4.3.6 西行臺風型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壩區降水量短期預報
5.1 壩區常規預報方法介紹
5.1.1 天氣圖方法
5.1.2 數值預報產品主觀解釋技術方法
5.2 壩區統計降尺度方法介紹
5.2.1 疊套方法消空預報簡介
5.2.2 BP模型簡介
5.2.3 SVM模型簡介
5.2.4 RF模型簡介
5.2.5 遺傳算法簡介
5.2.6 粒子群優化算法簡介
5.3 降水的預報因子選取
5.4 降水量預報模型構建和優化
5.4.1 用疊套法消空預報
5.4.2 環流分型
5.4.3 BP降水量預報模型
5.4.4 SVM降水量預報模型
5.4.5 RF降水量預報模型
5.4.6 降水量預報模型優化
5.5 檢驗結果對比分析
5.5.1 降水預報的檢驗
5.5.2 GA-SVM與ECMWF和T639的預報效果對比
5.5.3 模型預報與主觀預報效果對比
5.5.4 降水量預報個例分析
5.6 降水天氣精細化預報系統
5.6.1 設計思想及運行流程
5.6.2 系統運行及編譯環境
5.6.3 系統產品及形式
5.6.4 系統界面圖形
5.7 本章小結
第6章 烏東德水電站氣象服務實踐總結與發展趨勢
6.1 主要做法
6.1.1 全面落實防汛主體責任
6.1.2 強化汛期值班紀律要求
6.1.3 大力開展汛前安全檢查
6.1.4 切實提升監測預警能力
6.1.5 做好水電站度汛準備
6.1.6 不斷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6.1.7 加大防汛減災宣傳力度
6.2 特色亮點
6.2.1 整合項目建設,科學布置觀探測網
6.2.2 結合現場領班負責制,提升山洪災害防治能力
6.2.3 下放防災救災臨危處置權,提高應急效率
6.2.4 深挖氣象科研技術,提供高質量服務
6.2.5 豐富數值預報產品,現場服務滾動精細
6.2.6 著眼服務重點和難點,尋找解決對策
6.2.7 敏銳監測極端天氣,服務超前
6.2.8 重視干熱河谷的強降水,氣候不是天氣
6.2.9 強化防災減災意識,抓住服務重點
6.3 典型案例
6.3.1 2017年“7·7”大暴雨
6.3.2 2018年“7·31”暴雨
6.3.3 2019年“8·7”暴雨
6.4 強降水預報著眼點
6.4.1 低空切變線型
6.2.2 兩高輻合型
6.4.3 低渦(低壓)型
6.4.4 高空槽型
6.4.5 西行臺風型
6.4.6 副高外圍偏南氣流
6.5 水電氣象服務發展趨勢與展望
6.5.1 以統計降尺度為主的智能化預報技術是發展方向
6.5.2 建立水電站短臨天氣預報預警應用平臺
6.5.3 水電氣象服務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附錄1 暴雨雷達回波分析典型個例集
附錄2 短時強降水過程典型個例集
附錄3 降水預報結構框圖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