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導聯心電圖精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757106
- 條形碼:9787533757106 ; 978-7-5337-5710-6
- 裝幀:平裝-鎖線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2導聯心電圖精解 本書特色
心電圖是剛進入臨床工作的醫生、實習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很多知識難以全面掌握,需要進行系統性學習。本書為引進版權圖書,是世界經典心電圖學著作12-Lead ECG:The Art of Interpretation的中文版。全書將復雜的心電圖相關知識以簡單、創新、分級的方式進行闡述,在醫學生中,該書的外文版被廣泛認可。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心電圖原理、波形識別、各種心臟疾病的心電圖表現,還包含了全真心電圖示例,將它們與書中詮釋的概念相結合,更有助于讀者的深入理解,為目前圖書市場同類書之罕見。該書內容實用、由淺入深,全彩印刷,全尺寸彩色心電圖示例,直觀,易理解。
12導聯心電圖精解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世界經典心電圖學著作引進版,在醫學生中,此書外文版被廣泛肯定。書中將復雜的心電圖相關知識以簡單、創新、分級的方式闡述,內容分三個階段:**階段為理解心電圖的基本知識,第二階段為那些對心電圖原理有基本了解的人提供中等難度的內容,第三階段為需要掌握心電圖的人提供深層次、高難度的信息。全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心電圖原理、波形識別、各種心臟疾病的心電圖表現,并且包含全尺寸心電圖條圖示例。
12導聯心電圖精解 目錄
**部分基礎知識1
如何分析心電圖2
**章解剖知識5
系統解剖5
心臟前面觀5
心臟切面觀6
心臟泵6
泵血功能簡介7
電傳導系統8
起搏功能9
起搏設定9
竇房結10
結間束10
房室結11
希氏束11
左束支12
右束支12
左前分支13
左后分支13
浦肯野系統14
章節復習15
第二章電生理學17
收縮機制17
離子運動和極性18
膜通道和動作電位20
章節復習22
第三章單個向量23
向量的加減23
心電軸24
電極和波形24
心臟的投影:導聯25
導聯的放置“( 相機”的放置) 25
心電圖機如何處理導聯26
兩種導聯系統26
六軸系統26
胸前區系統27
三維空間中的心臟27
區域定位:下壁28
其他區域的定位29
章節復習30
第四章真實的心電圖:紙和筆31
格子和大小31
定標32
導聯的排列格式32
心電圖與時間的對應關系33
為什么時間間期很重要? 33
章節復習34
第五章心電圖測量工具35
分規:分析心電圖的好幫手35
如何使用分規35
比較波形的高度36
疊加波形的高度37
比較寬度38
軸輪尺38
心電圖尺38
直尺39
第六章基礎心搏41
心電圖基本組成介紹41
波的命名41
心電圖各波和段42
P波42
Tp波43
PR段43
PR間期44
QRS波群44
ST段46
T波46
QT間期48
U波48
其他間期49
心動周期與波段的形成49
章節復習56
第七章心率57
心率的測量57
正常心率和心動過速57
心動過緩58
計算心率練習59
計算心率60
章節復習61
第八章節律63
主要概念63
概述63
P波64
QRS波群64
心律失常分類65
室上性心律失常65
室性心律失常73
傳導阻滯78
章節復習80
第二部分心電圖解析81
第九章P 波83
概述83
心電圖病例分析:P波基礎知識85
P波形態87
心電圖病例分析:P波形態88
異常P波93
二尖瓣型P波93
心電圖病例分析:二尖瓣型P波94
肺型P波99
心電圖病例分析:肺型P波100
心房內傳導延遲105
心電圖病例分析:雙相P波106
雙心房擴大117
心電圖病例分析:雙心房擴大118
章節復習123
第十章PR 間期125
傳導系統概述125
PR段壓低127
心電圖病例分析:PR段壓低128
測量間期130
PR間期縮短132
心電圖病例分析:PR間期縮短133
WPW綜合征134
心電圖病例分析:WPW綜合征135
WPW綜合征—— 進階知識137
PR間期延長155
心電圖病例分析:PR間期延長155
章節復習168
第十一章QRS 波群169
波群是如何形成的169
從QRS波群中能獲取什么信息? 171
QRS波群高度(振幅) 171
振幅異常172
心電圖病例分析:心包積液173
心電圖病例分析:寬大的QRS波群176
左心室肥厚178
左心室肥厚心電圖診斷標準178
左心室肥厚鑒別診斷步驟179
心電圖病例分析:左心室肥厚180
右心室肥厚192
右心室肥厚心電圖表現193
心電圖病例分析:右心室肥厚194
QRS波群時限197
心電圖病例分析:QRS波群時限198
寬QRS波群簡易鑒別流程203
QRS波群形態203
心電圖病例分析:QRS波群形態204
Q波的意義207
生理性Q波207
Q波隨呼吸而變異207
心電圖病例分析:Q波的意義208
Q波的臨床意義(病理性Q波) 213
移行區217
心電圖病例分析:移行區220
QRS波群終末部切跡226
Osborn(J)波226
心電圖病例分析: QRS波群切跡與
Osborn(J)波227
章節復習234
第十二章心電軸235
如何計算心電軸236
計算心電軸239
1.確定象限239
2.確定等電位導聯239
3.確定緊鄰心電軸的導聯240
4.確定向量242
5.雙重驗證結果245
電軸偏移的原因246
電軸右偏246
電軸左偏246
Z軸246
胸前導聯Z軸系統248
示例:添加Z軸249
Z軸:其他算法251
章節復習252
第十三章束支阻滯及分支阻滯253
右束支阻滯253
右束支阻滯的心電圖表現255
QR '波256
心電圖病例分析:右束支阻滯256
左束支阻滯272
左束支阻滯的心電圖診斷標準273
心電圖病例分析:左束支阻滯274
心室內傳導延遲289
束支阻滯:小結289
心電圖病例分析:心室內傳導延遲290
分支阻滯293
左前分支阻滯294
心電圖病例分析:左前分支阻滯296
左后分支阻滯301
心電圖病例分析:左后分支阻滯302
雙分支阻滯309
心電圖病例分析:雙分支阻滯310
章節復習320
第十四章ST 段與T 波321
基礎知識321
J點在哪里? 322
ST段抬高或壓低322
ST段形態323
T波324
心電圖病例分析:ST段和T波326
心肌缺血和損傷352
心電圖病例分析:心肌缺血和損傷353
勞損改變358
右心室勞損358
心電圖病例分析:右心室勞損359
左心室勞損363
心電圖病例分析:左心室勞損365
心電圖病例比較:生理性改變與梗死374
心包炎復習402
心電圖病例分析:心包炎403
束支阻滯與ST-T改變409
心電圖病例分析:束支阻滯與ST-T
改變410
章節復習414
第十五章急性心肌梗死415
介紹415
缺血、損傷和梗死區417
急性冠脈綜合征418
梗死與Q波418
Q波型心肌梗死418
非Q波型心肌梗死420
心肌梗死的心電圖演變421
對應性改變422
心電圖定位梗死區域423
梗死區的組合424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425
前間隔急性心肌梗死426
心電圖病例分析:前間隔急性心肌
梗死427
前間隔急性心肌梗死累及側壁431
心電圖病例分析:前間隔急性心肌
梗死累及側壁432
側壁急性心肌梗死443
心電圖病例分析:側壁急性心肌梗死444
下壁急性心肌梗死446
心電圖病例分析:下壁急性心肌梗死447
下側壁急性心肌梗死450
心電圖病例分析:下側壁急性心肌
梗死451
心尖部急性心肌梗死458
心電圖病例分析:心尖部急性心肌
梗死459
心電圖附加導聯463
右胸導聯的放置464
后壁導聯的放置464
右心室急性心肌梗死465
右心室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466
右心室急性心肌梗死:小結467
心電圖病例分析:右心室急性心肌
梗死468
后壁急性心肌梗死472
警惕“旋轉木馬”樣心電圖改變473
后壁急性心肌梗死:小結474
心電圖病例分析:后壁急性心肌梗死475
心電圖病例分析:下后壁急性心肌
梗死478
心電圖病例分析:下壁-右心室-后壁
急性心肌梗死484
小結488
章節復習491
第十六章電解質與藥物效應493
高鉀血癥及其影響493
高鉀血癥的心電圖演變494
高鉀血癥的T波異常494
心電圖病例分析:高鉀血癥的T波
改變496
心室內傳導延遲與高鉀血癥503
P波與高鉀血癥503
心電圖病例分析:高鉀血癥時心室內
傳導延遲及P波改變504
其他電解質異常514
低鉀血癥514
高鈣血癥514
低鈣血癥514
心電圖病例分析:其他電解質異常515
藥物效應521
地高辛521
心電圖病例分析:藥物效應522
章節復習526
第十七章總結527
新天地527
解讀心電圖的10個問題527整體印象如何? 528
有什么關鍵信息? 529
心率是多少? 529
間期是多少? 530
節律是什么? 531
心電軸如何變化? 534
有無房室肥大? 535
有無心肌缺血或梗死? 535
鑒別診斷有哪些? 53510.如何總結心電圖特征? 537
小結537
第三部分心電圖測試539
心電圖測試540
心電圖測試答案591
縮略語659
參考書籍660
詞匯表661
心電圖索引667
索引671
展開全部
12導聯心電圖精解 作者簡介
[美] Tomas B. Garcia,MD 著。Tomas B. Garcia博士在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獲得本科學位。在醫學院學習期間,Garcia博士在佛羅里達州取得執照并作為緊急醫療救護技術員(EMT)執業,之后Garcia博士在邁阿密大學獲得醫學學位。他居住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在杰克遜紀念醫院完成了實習,隨后又獲得了內科和急診醫學執照。Garcia博士執業與任教于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布里格姆婦女醫院、哈佛醫學院,以及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的格雷迪紀念醫院和埃默里醫學院的急救部門。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心臟急救,并在全美范圍內進行學術演講。
郭繼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心律學會三屆主任委員,現任中國心電學會主任委員、中國心臟健康教育聯盟主席、科技部心律失常專業首席專家。曾任《中華醫學雜志》副總編輯,現任《中華心臟與心律雜志》《臨床心電學雜志》《心電圖雜志》主編、高教部高等醫學院校統編教材《診斷學》副主編、Heart Rhythm 雜志編委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榮獲多項北京市自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醫學會獎、中國華夏基金會等獎項。主編、主譯70多部專著及學術論文近300篇。共主編10卷本影響全國的《中國心律學》和《心律學國際指南》2008—2018大型系列叢書。[美] Tomas B. Garcia,MD 著。Tomas B. Garcia博士在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獲得本科學位。在醫學院學習期間,Garcia博士在佛羅里達州取得執照并作為緊急醫療救護技術員(EMT)執業,之后Garcia博士在邁阿密大學獲得醫學學位。他居住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在杰克遜紀念醫院完成了實習,隨后又獲得了內科和急診醫學執照。Garcia博士執業與任教于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布里格姆婦女醫院、哈佛醫學院,以及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的格雷迪紀念醫院和埃默里醫學院的急救部門。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心臟急救,并在全美范圍內進行學術演講。
郭繼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醫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心律學會三屆主任委員,現任中國心電學會主任委員、中國心臟健康教育聯盟主席、科技部心律失常專業首席專家。曾任《中華醫學雜志》副總編輯,現任《中華心臟與心律雜志》《臨床心電學雜志》《心電圖雜志》主編、高教部高等醫學院校統編教材《診斷學》副主編、Heart Rhythm 雜志編委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榮獲多項北京市自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醫學會獎、中國華夏基金會等獎項。主編、主譯70多部專著及學術論文近300篇。共主編10卷本影響全國的《中國心律學》和《心律學國際指南》2008—2018大型系列叢書。
楊曉云,女,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2006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2009—2010年作為訪問學者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心臟病中心進修學習。主要從事心電生理方面的臨床研究與實踐,尤其對不明原因暈厥、起搏器程控、各種心律失常的診治有較深的研究。在國內無創心電領域擔任武漢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心電學會無創心臟電生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委及動態心電圖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中國心電學會湖北培訓中心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全國衛生人才評價領域專家,連續多年被武漢醫學會授予“先進個人創新獎與管理獎”,并榮獲中國心電學會“杰出中青年貢獻獎”“全國優秀心電集體獎”等稱號。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主編和參編著作十余本。其中,《人工智能診斷心電圖的研究》于2020年6月在國際著名期刊Lancet Digital Health 上發表。主持與參與湖北省、武漢市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多項。
葛培培,女,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畢業于青島大學醫學院。就職于煙臺毓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2017—2018年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進修無創電生理學,回院后開展起搏器隨訪工作。有扎實的心內科基礎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從事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診治及起搏器程控隨訪工作。共發表SCI論文3篇、核心期刊1篇,主編和參編著作2部、翻譯著作1部。現任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高血壓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心電學分會起搏心電圖工作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