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身份認證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70652
- 條形碼:9787560670652 ; 978-7-5606-7065-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身份認證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共6章,主要介紹身份認證技術。第1章概述了身份認證技術的定義和分類;第2章介紹了驗證用戶記憶的信息與系統預先保存的信息是否一致的技術,如靜態文本口令和圖形口令;第3章介紹了用戶持有某個實物(如智能卡、動態口令、USB Key、RFID 設備、二維碼/條形碼、藍牙設備等)實現的身份認證;第4章介紹了基于用戶獨特生物特征(如人臉、指紋、語音、掌紋、虹膜、靜脈、走路姿態、手寫簽名等)的身份認證;第5章介紹了用于人機區分的驗證碼和短信驗證碼;第6章介紹了目前研究比較熱門的身份認證中的對抗攻擊和防御。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安全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研究者的參考書。
身份認證技術 目錄
第1章 概論 1
1.1 身份認證的定義和分類 1
1.1.1 身份認證的定義 1
1.1.2 身份認證的分類 2
1.2 身份認證的應用場景 3
1.3 典型的身份認證方法 5
1.4 身份認證中的安全威脅 6
第2章 用戶知道什么 8
2.1 靜態文本口令 8
2.1.1 文本口令生成策略和生成方法 10
2.1.2 生成文本口令字典 13
2.1.3 文本口令強度評估的方法與應用 15
2.1.4 文本口令設置偏好分析 17
2.1.5 文本口令的攻擊與保護 22
2.2 圖形口令 30
2.2.1 基于無提示回憶的圖形口令機制 30
2.2.2 基于有提示回憶的圖形口令機制 38
2.2.3 基于識別的圖形口令機制 42
2.2.4 混合型的圖形口令機制 46
參考文獻 49
第3章 用戶有什么 53
3.1 智能卡 53
3.1.1 智能卡的發展 54
3.1.2 智能卡的分類 54
3.1.3 智能卡的結構 56
3.1.4 智能卡安全 59
3.1.5 智能卡的技術原理 61
3.1.6 智能卡的未來發展趨勢 63
3.2 動態口令認證 63
3.2.1 動態口令認證的發展現狀 64
3.2.2 動態口令認證的分類 64
3.2.3 動態口令認證的原理 67
3.2.4 動態口令認證的安全評估 68
3.3 USB Key認證技術 70
3.3.1 USB Key 的發展 71
3.3.2 USB Key 的認證方式 72
3.3.3 USB Key 的安全性分析 74
3.4 RFID 76
3.4.1 RFID的發展 77
3.4.2 RFID的分類 78
3.4.3 RFID的優勢 79
3.4.4 RFID安全問題 79
3.4.5 基于RFID的身份認證 81
3.5 二維條碼 83
3.5.1 二維條碼簡介 84
3.5.2 二維條碼的分類 84
3.5.3 二維條碼糾錯碼 87
3.5.4 基于二維條碼的身份認證 88
3.6 基于藍牙的身份認證 90
3.6.1 藍牙的特點 91
3.6.2 藍牙協議 92
3.6.3 藍牙的安全機制 94
3.6.4 藍牙安全威脅 96
3.6.5 藍牙身份認證的應用 96
參考文獻 98
第4章 用戶是誰 100
4.1 人臉識別 100
4.1.1 基本概念與應用背景 100
4.1.2 人臉預處理 107
4.1.3 特征融合 109
4.1.4 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的人臉分類 111
4.2 指紋識別 113
4.2.1 基本概念與應用背景 113
4.2.2 指紋圖像的預處理 117
4.2.3 指紋的特征提取及分類 125
4.2.4 指紋匹配算法 128
4.3 語音識別 130
4.3.1 語音識別的基本概念 130
4.3.2 語音識別的基本原理 130
4.3.3 語音特征提取 131
4.3.4 聲學模型 132
4.3.5 語言模型 134
4.3.6 語音解碼 136
4.4 掌紋識別 136
4.4.1 基本概念與應用背景 137
4.4.2 掌紋圖像的采集 139
4.4.3 掌紋圖像的預處理 141
4.4.4 掌紋的特征提取與匹配 143
4.5 虹膜識別 146
4.5.1 基本概念與應用背景 146
4.5.2 虹膜圖像采集 147
4.5.3 虹膜圖像質量評估 149
4.5.4 虹膜定位 151
4.5.5 圖像歸一化 152
4.5.6 特征提取與匹配 153
4.6 靜脈識別 154
4.6.1 基本概念與應用背景 154
4.6.2 指靜脈識別 155
4.6.3 掌靜脈和手背靜脈識別 157
4.7 走路姿態識別 159
4.7.1 基本概念與應用背景 159
4.7.2 人體建模 161
4.7.3 人體姿態感知 166
4.7.4 序列化人體動作信號 168
4.8 手寫簽名 170
4.8.1 基本概念與應用背景 170
4.8.2 圖像預處理 171
4.8.3 特征提取 175
4.8.4 基于神經網絡的識別方法 179
參考文獻 181
第5章 人機區分 191
5.1 人機交互 191
5.1.1 人工智能和圖靈測試 191
5.1.2 人機交互介紹 192
5.1.3 人機交互證明 193
5.2 驗證碼 195
5.2.1 驗證碼的基本概念 195
5.2.2 驗證碼的特性 196
5.2.3 驗證碼的分類 198
5.2.4 驗證碼的安全性 214
5.2.5 驗證碼的未來發展方向和挑戰 239
5.3 短信驗證碼 240
5.3.1 短信驗證碼的基本概念 240
5.3.2 短信驗證碼的特性 240
參考文獻 241
第6章 身份認證中的對抗攻擊和防御 245
6.1 相關概念 245
6.1.1 深度學習的基本概念 246
6.1.2 術語介紹 247
6.1.3 對抗攻擊 249
6.1.4 對抗防御 256
6.2 身份認證中的對抗攻擊 263
6.2.1 針對人臉識別系統的對抗攻擊 263
6.2.2 針對語音身份驗證平臺的對抗攻擊 269
6.2.3 針對遠距離識別技術的對抗攻擊 272
6.2.4 針對其他生物特征認證系統的對抗攻擊 276
6.2.5 針對驗證碼防御設計的對抗攻擊 277
6.2.6 其他領域內對抗攻擊方法對身份識別可信研究的參考與意義 279
6.3 身份認證中的對抗防御 283
6.3.1 針對識別模塊本身的對抗防御 283
6.3.2 基于活體檢測模塊的對抗防御 283
參考文獻 286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