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結構概念——設計更高效的結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705157
- 條形碼:9787576705157 ; 978-7-5767-0515-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結構概念——設計更高效的結構 內容簡介
優秀結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將這些原理創造性地應用于結構設計?如何清請楚地表述這些原理及其實施途徑并將其傳遞給其他工程師,特別是年輕工程師?本書力求回答這3個問題。變形是結構設計中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本書共分7章,探討了變形與結構內力之間的關系,并說明可以通過形成合理的內力分布來獲得較小的變形。本書還以一種簡潔和便于記憶的方式提出了4個與變形和內力有關的結構概念,給出了從結構概念到實際案例的實施途徑。通過手算示例,本書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對這些概念及其實施途徑的效力和效率進行了檢驗。此外,本書還介紹了一些與手算示例相關的工程實例,以說明結構概念和實施途徑的實際使用情況。
結構概念——設計更高效的結構 目錄
結構概念——設計更高效的結構 作者簡介
季天健,博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結構工程學方向教授,英國結構工程師協會高級會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士、結構力學碩士,英國伯明翰大學土木工程博士。在1996年加入曼徹斯特大學之前,他在土木工程行業工作了10余年,主要在英國建筑研究機構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北京分院工作。 其研究領域為使用實驗和理論方法進行振動和結構動力學研究,包括節奏性人群荷載引起的結構振動研究、人與結構相互作用研究、核電廠的概率性地震風險評估和結構動力行為的有限元建模等;指導過14名博士研究生和70多名碩士研究生,并發表了140多篇文章。 他曾為力學、結構分析、結構設計、研究方法和地震工程等專業的各個年級授課。他主持了名為“感知結構概念(Seeing and Touching Structural Concepts)”的項目,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結構概念;該項目的同名書籍于2008年出版,其修訂版《結構概念——感知與應用》(Understanding and Using Structural Concepts)于2016年出版,這兩個版本在我國都有中文譯本出版。他于2014年獲得了由英國結構工程師協會頒發的“杰出工程教育獎”,并于2016年獲得了曼徹斯特大學的“教學卓越獎”。此外,他積極從事咨詢工作,幫助解決實際的振動問題,包括英國一些負盛名的建筑物(如倫敦眼)的振動測量,并為承受節奏性人群荷載或沖擊荷載的建筑樓板提供或審查修復方案。 張清文,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博士,黑龍江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兼任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專家、鋁結構分會理事,國際殼體與空間結構學會(IASS)會員、工程結構振動舒適度學術委員會委員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子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等科研項目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3部、教材2部;編制國家及行業技術標準4部。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教學成果獲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研究方向:大跨空間鋼結構、屋面雪荷載、振動舒適度。 武岳,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黑龍江省優秀教師,黑龍江省“頭雁”創新團隊成員。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中國鋼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鋼協膜結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檢測鑒定加固改造分會委員、中國建設標準化協會空間結構專業委員會、國際殼體與空間結構學會(IASS)第21工作組委員等。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6部;主編/參編國家及行業技術標準10部。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研究方向:大跨度鋼結構、結構抗風、綠色智能建造。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