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生物醫學工程導論(本科/生物醫學工程/配增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58392
- 條形碼:9787117358392 ; 978-7-117-35839-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物醫學工程導論(本科/生物醫學工程/配增值) 本書特色
本教材試圖通過介紹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概念、特點及各分支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等,引導學生認識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了解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相關內容。 隨著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各學科的發展和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和滿足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教學的需要,現啟動本套教材全國高等學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首輪規劃教材,本教材是在教育部生物醫學工程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由人民衛生出版社組織完成的,參加本教材編寫單位涵蓋了國內較早設置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大部分高等學校。
生物醫學工程導論(本科/生物醫學工程/配增值) 內容簡介
生物醫學工程是現代醫學進步的源泉,也是正在迅速發展,而且會一直持續發展的前沿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需求將長盛不衰。生物、醫學以及各類工程知識都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使得該專業分支方向多,學生在學習時不容易把握重點,不容易系統規劃與學習。本教材試圖通過介紹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概念、特點及各分支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等,引導學生認識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了解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相關內容。本教材適合希望系統了解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各類學生與工程技術人才使用。
生物醫學工程導論(本科/生物醫學工程/配增值) 目錄
**節 生物醫學工程概述 / 1
第二節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特點 / 3
一、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概況 / 3
二、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特點 / 3
第三節 生物醫學工程面臨的挑戰 / 5
一、 生物醫學需要與工程技術深度融合 / 5
二、 生物醫學工程師的綜合素質 / 5
三、 我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設立的初衷 / 6
四、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 / 6
第二章 醫學與工程/8
**節 工程在醫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 8
一、 20 世紀前的醫學 / 8
二、 現代醫學與工程 / 8
第二節 生物醫學工程職業的特殊性 / 10
一、 生物醫學工程師 / 10
二、 醫療器械法規及規章 / 10
三、 醫療器械的監管與認證 / 12
第三章 生物醫學信號的傳感、檢測與處理/16
**節 生物醫學傳感技術概述 / 16
一、 生物醫學傳感器的定義 / 16
二、 生物醫學傳感器的分類 / 16
三、 生物醫學傳感器的基本術語 / 17
第二節 生物醫學傳感器的基本類型及其應用 / 20
一、 物理量傳感器原理及其應用 / 20
二、 化學傳感器原理及其應用 / 23
三、 生物傳感器原理及其應用 / 26
四、 新型傳感技術原理及其應用 / 29
第三節 生物醫學信號檢測技術的基本特點 / 30
一、 生物醫學測量儀器的組成 / 30
二、 人體測量的特點 / 31
三、 人體生理信號的測量方法 / 31
四、 電流的生理效應和損傷防護 / 33
第四節 生物醫學信號處理 / 34
一、 生物醫學信號的分類及特點 / 35
二、 生物醫學信號的時域及頻域表示 / 37
三、 常見生理信號的處理方法 / 39
四、 未來的發展方向 / 42
第四章 生物醫學成像與生物醫學圖像處理/44
**節 生物醫學成像與生物醫學圖像處理概述 / 44
一、 成像與圖像處理 / 44
二、 生物醫學成像與生物醫學圖像處理 / 44
三、 生物醫學成像與生物醫學圖像處理的基本術語 / 44
第二節 生物醫學成像模式 / 45
一、 光學成像 / 45
二、 X 射線成像 / 47
三、 計算機斷層成像 / 50
四、 磁共振成像 / 52
五、 核醫學成像 / 54
六、 超聲成像 / 56
第三節 生物醫學圖像處理 / 59
一、 生物醫學圖像處理基本內容 / 59
二、 生物醫學圖像分析 / 62
三、 生物醫學圖像智能分類、檢測、分割和檢索 / 65
第四節 生物醫學成像與生物醫學圖像處理技術展望 / 71
第五章 醫學信息工程/75
**節 醫學信息概述 / 75
一、 信息技術與醫學信息工程 / 75
二、 醫學信息工程發展現狀 / 76
第二節 醫學信息標準化技術 / 79
一、 醫學信息標準的制定 / 79
二、 常見醫學信息標準 / 80
第三節 醫學信息獲取及其利用 / 81
一、 醫學信息產生及獲取 / 81
二、 醫學信息知識發現及管理 / 82
第四節 醫學信息系統 / 83
一、 醫學信息系統概述 / 83
二、 醫院內信息系統 / 85
三、 區域衛生信息系統 / 89
第五節 醫學信息工程前沿 / 92
一、 醫療健康大數據 / 92
二、 健康物聯網與移動醫療 / 94
三、 轉化與精準醫學信息系統 / 96
四、 醫學人工智能 / 97
第六章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 101
**節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的發展歷程 / 101
第二節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研究技術與方法 / 102
一、 生物力學基本力學概念 / 102
二、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建模與仿真方法 / 103
三、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的實驗技術 / 104
第三節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的應用 / 105
一、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在疾病機制分析中的應用 / 105
二、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在診斷中的應用 / 106
三、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在治療中的應用 / 107
四、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在康復中的應用 / 107
五、 生物力學與力學生物學在特種醫學中的應用 / 108
第七章 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 110
**節 生物醫學材料概述 / 110
一、 生物醫學材料定義 / 110
二、 生物醫學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 /111
三、 生物醫學材料的發展 /111
四、 生物醫學材料的分類 / 113
第二節 典型生物醫學材料及其應用 / 114
一、 典型無機生物醫學材料及其應用 / 114
二、 典型金屬生物醫學材料及其應用 / 121
三、 典型高分子生物醫學材料及其應用 / 123
第三節 組織工程與組織工程材料 / 127
一、 組織工程學的建立和發展 / 127
二、 組織工程學基本原理 / 128
三、 組織工程三要素 / 129
四、 組織工程化組織構建 / 130
五、 骨組織工程有關問題分析 / 130
第八章 生物醫學光子學/134
**節 生物醫學光子學的起源與發展 / 134
一、 量子理論革命 / 134
二、 技術革命 / 135
三、 基因組學革命 / 136
第二節 生物醫學光子學的內涵 / 137
一、 光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 / 137
二、 生物系統的發光 / 138
三、 生物組織中的光子傳輸 / 138
四、 生物醫學光學成像及應用 / 139
五、 激光治療原理及應用 / 141
六、 展望 / 143
第九章 生物醫學工程中的倫理與原則/145
**節 生物醫學工程中的倫理問題 / 145
一、 道德與倫理 / 145
二、 生物醫學工程中的主要倫理問題 / 145
第二節 生物醫學工程倫理基本原則 / 146
一、 生命神圣與價值原則 / 146
二、 有利與不傷害原則 / 147
三、 尊重與自主原則 / 147
四、 公正與公益原則 / 147
第三節 倫理決策與審查 / 148
一、 動物實驗的倫理審查 / 148
二、 涉及人的研究的倫理審查 / 149
第四節 器官移植中的倫理問題 / 151
一、 移植器官的來源 / 152
二、 收集器官的途徑 / 153
三、 受體選擇的倫理問題 / 153
第五節 基因工程倫理 / 153
一、 基因工程中的生命倫理 / 154
二、 基因工程中的人的權利 / 154
三、 基因工程中的生態倫理 / 155
第六節 醫療器械有關的倫理問題 / 156
一、 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的倫理審查 / 156
二、 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中的倫理理念 / 157
第十章 現代生物醫學工程/159
**節 生理系統建模與仿真 / 159
一、 生物醫學建模與仿真基礎 / 159
二、 生物醫學建模與仿真常用方法 / 162
三、 模型的驗證 / 167
四、 生物醫學建模與仿真實例 / 168
第二節 神經成像 / 170
一、 神經影像概述 / 170
二、 神經影像技術及應用 / 170
第三節 神經工程 / 179
一、 神經工程概述 / 179
二、 神經工程技術與應用 / 180
三、 展望 / 185
第四節 體外診斷 / 187
一、 體外診斷概述 / 187
二、 體外診斷技術及應用 / 188
三、 展望 / 192
第五節 精準醫學 / 192
一、 精準醫學及其生物醫學大數據基礎 / 192
二、 面向精準醫學的生物醫學大數據分析及挖掘技術 / 196
三、 展望 / 201
第六節 腫瘤放射治療物理學 / 202
一、 腫瘤放射治療物理學概述 / 202
二、 腫瘤放射治療物理學應用技術 / 208
三、 展望 / 213
第七節 遠程醫療 / 214
一、 遠程醫療概述 / 214
二、 遠程醫療中的關鍵技術 / 215
三、 遠程醫療的發展與展望 / 219
第八節 人工器官 / 220
一、 人工器官的起源與發展 / 220
二、 人工器官的工作原理以及關鍵技術 / 223
三、 展望 / 229
第九節 軍事生物醫學工程 / 230
一、 軍事生物醫學工程概述 / 230
二、 軍事生物醫學工程的技術與應用 / 230
第十節 中醫工程 / 237
一、 中醫工程概述 / 237
二、 中醫工程技術及應用 / 238
三、 中醫診療設備研究與開發 / 239
四、 中醫診療設備標準化 / 239
五、 展望 / 240
參考文獻 /243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244
生物醫學工程導論(本科/生物醫學工程/配增值) 作者簡介
張建保,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兼任生物醫學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工學會生物電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診斷信息分會副會長,醫工聯盟副理事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醫療器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曾任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