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外科基礎與培訓(配增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56770
- 條形碼:9787117356770 ; 978-7-117-35677-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腹腔鏡外科基礎與培訓(配增值)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涵蓋腹腔鏡入門基礎知識、腹腔鏡基本操作技能及操作訓練方法與技巧、專科手術操作流程與規范。有助于使讀者基本技能得到強化,奠定良好的微創外科基本技能,并可對腔鏡技術的技術細節、常見問題及處理對策、并發癥預防等諸多方面進行系統學習,避免在今后開展該項新技術時遇到同類問題,縮短學習曲線。
適用于各個階段及有志于從事腹腔鏡手術事業的中青年醫師,有助于系統掌握腹腔鏡手術相關基礎理論、基本操作,從而不斷提高腹腔鏡手術操作技術,并完善相關操作規范。
腹腔鏡外科基礎與培訓(配增值)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構成內容為:1)概述;2)腹腔鏡設備及文件記錄;3)腔鏡基本技能訓練技巧;4)助手的培養及手術團隊建設;5)腹腔鏡的入路;6)各類手術技巧解析等。涉及腹腔鏡外科技能培訓的相關方方面面,貫穿整個腔鏡技術,跨多亞專業學科,并將理論與實際操作、技能培訓、手術技巧等相聯系起來,更有手術圖片的配合解析,內容豐富生動。本書的出版將有助于使讀者基本技能得到強化,奠定良好的微創外科基本技能,使讀者對腔鏡技術的技術細節、常見問題及處理對策、并發癥預防等諸多方面進行系統學習,可避免其在今后開展該項新技術時少遇到同類問題,縮短學習曲線,并有助于全面展示微創外科的近期新進展,推動優選微創技術的臨床應用,提高我國微創外科技術和學術水平,*終促進腔鏡技術的有序化發展。
腹腔鏡外科基礎與培訓(配增值) 目錄
**章 腹腔鏡外科的發展歷史/ 1
**節 世界腹腔鏡外科的發展歷史/ 1
一、 內鏡的早期歷史/ 1
二、 腹腔鏡外科的發展歷程/ 2
第二節 中國腹腔鏡外科的發展歷史/ 3
一、 微創外科進入中國/ 3
二、 微創技術引領下的外科發展/ 4
第三節 展望/ 5
第二章 腹腔鏡的工作原理、設備設置和故障處理/ 6
一、 腹腔鏡手術設備與器械/ 6
二、 腹腔鏡機器人手術系統/ 10
三、 迷你腹腔鏡手術系統/ 10
四、 手輔助腹腔鏡手術系統/ 11
第三章 腹腔鏡手術對人體相關生理、病理的影響和麻醉建議/ 12
**節 腹腔鏡手術對人體相關生理、病理的影響/ 12
一、 腹腔的血流、調控及其生理作用/ 12
二、 腹腔鏡對機體的影響/ 13
第二節 麻醉及其藥物的選擇/ 15
一、 麻醉選擇的原則/ 15
二、 術前訪視/ 15
三、 麻醉前準備及術中監測/ 16
四、 全身麻醉及常用藥物/ 16
五、 區域麻醉及常用藥物/ 17
六、 術中特殊問題的處理/ 17
七、 術后處理/ 18
第四章 腹腔鏡手術器械/ 19
**節 腹腔鏡手術器械的類型及用途/ 19
一、 分離鉗/ 19
二、 抓鉗/ 19
三、 手術剪/ 19
四、 吸引沖洗管/ 20
五、 牽開器和拉鉤/ 20
六、 施夾鉗和Hem-o-lok 鉗/ 20
七、 持針鉗/ 20
八、 能量器械/ 20
九、 其他類型的手術器械/ 20
第二節 腹腔鏡手術器械的選擇及使用技巧/ 21
一、 選擇/ 21
二、 使用技巧/ 21
第五章 能 量 器 械/ 22
**節 能量器械的類型及工作原理/ 22
一、 高頻電刀/ 22
二、 超聲刀/ 23
三、 結扎速血管閉合系統/ 23
第二節 能量器械的選擇及使用技巧/ 23
一、 選擇/ 23
二、 使用技巧/ 23
第六章 腹腔鏡手術的手術室配置、手術體位和
醫護配合/ 25
**節 腹腔鏡手術的手術室空間布局/ 25
第二節 腹腔鏡手術的手術室設備設置/ 25
一、 高頻電刀/ 26
二、 血管閉合系統/ 26
三、 腔鏡系統/ 26
四、 超聲吸引系統/ 26
第三節 腹腔鏡手術的手術體位/ 27
一、 平臥位/ 27
二、 截石位/ 27
三、 側臥位/ 28
第四節 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配合要點/ 29
一、 術前護理配合要點/ 29
二、 術中護理配合要點/ 29
三、 術后護理配合要點/ 30
第七章 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及處理/ 31
一、 腹腔鏡特殊并發癥/ 31
二、 腹腔鏡專科手術并發癥及防治/ 33
第八章 腹腔鏡手術入路/ 34
**節 腹膜腔入路/ 34
一、 設備/ 34
二、 氣腹針閉合式建立氣腹法/ 34
三、 開放式建立氣腹法/ 35
四、 建立氣腹時的并發癥/ 36
第二節 腹膜外入路/ 36
一、 適應證/ 36
二、 解剖學要點/ 37
三、 腰部腹膜后空間的建立/ 38
四、 盆部腹膜外空間的建立/ 39
第九章 腹腔鏡模擬箱的訓練和使用/ 41
**節 模擬箱的組成/ 41
第二節 傳遞訓練方法及考核標準/ 42
一、 抓豆子/ 42
二、 軌道移圈/ 42
三、 釘板移物/ 43
四、 移圈訓練/ 43
第三節 剪切訓練方法及考核標準/ 44
第四節 結扎訓練方法及考核標準/ 45
第五節 體外推結訓練方法及考核標準/ 45
第六節 體內打結訓練方法及考核標準/ 46
第七節 手眼配合訓練方法及考核標準/ 47
一、 高低柱/ 47
二、 穿隧道/ 47
第八節 分離訓練方法及考核標準/ 48
第十章 腹腔鏡下分離/ 49
**節 腹腔鏡下分離的一般原則/ 49
一、 解剖層面/ 49
二、 分離方法/ 50
第二節 腹腔鏡下分離的設備和器械/ 50
第三節 腹腔鏡下分離的技巧/ 51
一、 良好顯露是基礎/ 51
二、 正確層面是保障/ 51
三、 選擇合適的器械進行精細的解剖分離/ 51
第十一章 腹腔鏡下縫合和打結/ 53
**節 腹腔鏡下縫合和腔內打結的一般原則/ 53
第二節 腹腔鏡下縫合打結的設備和儀器/ 54
一、 視頻設備/ 54
二、 縫合器械/ 54
三、 Trocar / 54
四、 針尖形狀/ 54
五、 縫線材料/ 54
六、 縫針的使用/ 55
七、 專注度/ 55
八、 持針器的設計/ 55
第三節 腹腔鏡下縫針定位/ 55
一、 抓持縫線法/ 55
二、 抓持縫針法/ 55
第四節 腹腔鏡下縫合技術/ 56
一、 間斷縫合/ 56
二、 連續縫合/ 56
三、 縫線選擇/ 56
四、 吻合/ 56
第五節 腹腔鏡下打結/ 57
一、 **個平結/ 57
二、 抓持短線尾/ 57
三、 完成**個平結/ 57
四、 第二個反向平結/ 57
五、 完成第二個結/ 57
六、 滑線結的技術要點/ 58
第十二章 腹腔鏡下止血/ 59
?
展開全部
腹腔鏡外科基礎與培訓(配增值) 作者簡介
周總光: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華西醫院胃腸外科學科主任,四川大學消化外科研究所所長。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腹腔鏡外科培訓學院院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副會長。作為我國微創外科開拓者與領軍人之一,獲多項結直腸腫瘤及急性胰腺炎研究重要成果。胡建昆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癌研究室主任。
中國醫院協會后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微創外科醫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胃腸外科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四川省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