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超材料結構設計與增材制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03737
- 條形碼:9787577203737 ; 978-7-5772-0373-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超材料結構設計與增材制造 本書特色
本書由多所院校及科研院所專家聯合撰寫,系統描述了包括超材料結構優化設計、增材制造工藝、微觀結構形貌、力學響應、聲學性能、質量傳輸性能,以及通過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技術制造的特殊工程結構超材料的應用示例。
超材料結構設計與增材制造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超材料結構優化設計、增材制造工藝、微觀結構形貌、力學響應、聲學性能、質量傳輸性能,以及通過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技術制造的特殊工程結構超材料的應用示例。本書定義了超材料,然后全面描述了增材制造的超材料研究現狀以及激光增材制造工藝,隨后分別介紹了增材制造聲學超材料、熱學超材料、生物超材料、晶格超材料以及板格超材料等在聲學工程、航空航天和生物醫療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后,本書分析了增材制造超材料的研究現狀、問題和前沿應用。本書可供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工程和材料科學等各個研究領域的讀者參考使用。
超材料結構設計與增材制造 目錄
1.1超材料的起源和分類(1)
1.2增材制造超材料(2)
1.3激光選區熔化(5)
1.4本書大綱(7)
第2章力學超材料(9)
2.1拓撲優化力學超材料與增材制造(9)
2.1.1引言(9)
2.1.2拓撲優化方法(11)
2.1.3制備與設計(12)
2.1.4SLM制造精度(13)
2.1.5應力應變曲線和變形行為(16)
2.1.6應力分布預測(19)
2.1.7力學性能(21)
2.1.8能量吸收能力(22)
2.1.9結論(24)
2.2拓撲優化設計與4D打印活性力學超材料(24)
2.2.1引言(24)
2.2.2材料建模(26)
2.2.3形變計算(27)
2.2.44D打印*材料拓撲優化設計(29)
2.2.5數值示例(33)
2.2.6討論(37)
2.2.7結論(39)
2.3仿竹子力學超材料及其增材制造(39)
2.3.1引言(39)
2.3.2壓縮力學建模方法(40)
2.3.3設計原理(42)
2.3.4數值優化(44)
2.3.5實驗驗證及機理分析(47)
2.3.6結論(53)
第3章聲學超材料(55)
3.13D打印低頻聲學超材料(55)
3.1.1引言(55)
3.1.2設計策略(56)
3.1.3理論和有限元分析(57)
3.1.4適應性吸聲性能(64)
3.1.5寬頻吸聲(67)
3.1.6結論(68)
3.2類水五模超材料的設計與實驗驗證(68)
3.3寬頻多相PM的設計與仿真(74)
3.4一種新型寬頻多相PM實驗驗證(81)
3.4.1引言(81)
3.4.2多相PM器件的實驗結果(82)
3.4.3多相配置的優勢(84)
3.4.4結論(87)
第4章熱學超材料(88)
4.1引言(88)
4.2傳熱模擬(89)
4.3力學模擬(90)
4.4設計原理(91)
4.5傳熱性能(92)
4.6壓降和熱效率指數(94)
4.7能量吸收(95)
4.8與其他力學超材料比較(99)
4.9結論(100)
第5章生物超材料(101)
5.1一種降低增材制造多孔金屬生物材料應力屏蔽效應的拓撲設計
策略(101)
5.1.1引言(101)
5.1.2點陣結構的設計(102)
5.1.3有限元方法(104)
5.1.4設計點陣結構的彈性響應(106)
5.1.5形態分析(109)
5.1.6力學性能(114)
5.1.7計算驗證(114)
5.1.8仿人骨功能結構設計(117)
5.1.9結論(120)
5.2激光選區熔化多孔金屬骨支架材料的定制力學響應和質量傳輸
特性(122)
5.2.1引言(122)
5.2.2多孔生物材料設計(124)
5.2.3計算方法和滲透率測試(127)
5.2.4顯微形貌(129)
5.2.5力學響應(133)
5.2.6質量傳輸特性(136)
5.2.7金剛石五模超材料骨支架的優化設計(140)
5.2.8結論(144)
5.33D打印仿生超材料骨支架(145)
5.3.1引言(145)
5.3.2海膽棘特征及仿生支架設計(146)
5.3.33D打印仿生支架的形態表征(148)
5.3.4仿生支架的力學性能和傳質性能(148)
5.3.5仿生支架體外生物活性分析(151)
5.3.6仿生支架體內生物活性分析(154)
5.3.7結論(156)
第6章微晶格超材料(157)
6.1各向異性啟發、模擬引導設計和3D打印的具有定制力學傳質性能
的微晶格超材料(157)
6.1.1引言(157)
6.1.2原子與空間變換激發的微晶格超材料(158)
6.1.3幾何特征(159)
6.1.4與方向相關的彈性響應(161)
6.1.5取向相關的傳質性能(163)
6.1.6協同作用下的彈性響應和傳質性能(165)
6.1.7SLM 3D打印及實驗測試(166)
6.1.8梯度取向的微晶格超材料(168)
6.1.9微晶格取向對力學性能和滲透率的影響(168)
6.1.10結論(171)
6.2一種受HallPetch關系啟發的結構設計策略解耦微晶格
超材料(172)
6.2.1引言(172)
6.2.2受織構啟發的微晶格超材料設計(173)
6.2.3微晶格的制造精度(176)
6.2.4力學性能的HallPetch關系(177)
6.2.5傳質性能的HallPetch關系(179)
6.2.6力學性能和傳質性能的解耦與優化(183)
6.2.7分層微晶格骨支架設計(184)
6.2.8結論(184)
第7章板格超材料(187)
7.1具有半開孔拓撲結構的增材制造板格超材料的可調諧
力學性能(187)
7.1.1引言(187)
7.1.2結構設計和有限元建模(188)
7.1.3板格超材料的可調力學性能(194)
7.1.4結論(206)
7.2激光選區熔化制備Ti6Al4V板格支架的各向異性力學
和質量傳輸性能(207)
7.2.1引言(207)
7.2.2各向異性板格超材料和實驗方法(208)
7.2.3各向異性板格超材料的機械和質量傳輸性能(213)
7.2.4板格支架和人體骨骼的力學和質量傳輸性能比較(222)
7.2.5結論(224)
第8章商業前景和未來研究方向(226)
參考文獻(228)
超材料結構設計與增材制造 作者簡介
宋波,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目前也擔任多個國際SCI期刊Scripta Materialia,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Materials & Design等特約審稿人。與法國、美國、英國、中國等多個地區的著名研究團隊長期保持緊密的學術與科研聯系。研究方向包括3D打印技術、粉末冶金、材料與結構設計、先進功能零件與涂層。相關研究成果獲5項發明專利受理,已在國際SCI期刊累積發表近40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