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立體構成 本書特色
1. 8大形式美原則 13種動態對比類型 × 50個實訓項目 700余張圖例分析 = 探索三維空間的無限可能性
2.“觸覺不僅能夠激發腦力,還能培養創造性思維、想法或概念。這是大腦賦予我們的與生俱來的工作方式,同時它也是讓我們產生畫涂鴉、做手工,或是扭曲回形針等原始沖動的根源。”從二維到三維,通過DIY的手工實踐活動感受立體造型藝術之美,一門可以“觸摸”的空間思維啟蒙課!
3. 四維度能力全面UP!造型抽象能力、三維視覺語言表達能力、形態造型能力、實踐動手能力。
書中展示的所有案例都是由大一新生在三維設計入門課程中設計、開發和制作的。在動手制作的創作過程中不斷探索材質肌理、結構工藝與色彩表現,提高“以物表意”的能力。學習者以相對抽象的造型去表現自然中的物質形態,突破具象形態對思維的束縛。培養設計中空間感覺,開發視覺體驗,把握造物與空間的整體關系。研究和探索立體造型的基本規律和形式美的原理,掌握空間形態構成的一系列設計方法和要領,將設計意圖轉換成三維造型,進而成為設計作品。
4. 本書既適合廣大藝術設計工作者和藝術設計愛好者學習參考,也可作為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建筑、雕塑、數字媒體藝術、服裝設計等專業的教材。
立體構成 內容簡介
本選題是作者金伯利·伊拉姆教授收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實驗和課堂練習作業作品,為讀者提供了全新的三維設計方法與思考方式。書中展示的所有案例都是由大一新生在三維設計入門課程中設計、開發和制作的。這些教育實驗的目的是利用觸覺刺激的好處,學生們成為教師的合作者,在實際動手練習的過程中,測試想法的正確性和開發全新、有趣的設計方法。書中案例從*初的草圖和實驗原型到*終的模型解決方案,其設計元素和設計方法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以便集中于其中關鍵的設計概念。在模型制作過程中,運用對比作為一種基礎手段,通過并置來加強對比,從而探索三維空間設計的基本規律。
本書可供高校設計學類專業一年級學生在設計基礎課程階段參考使用。
立體構成 目錄
方法與步驟概述 2
顏色的限制與選擇 4
張力與松弛,裁剪與閉合 5
景深感 9
對稱與非對稱 8
模型搭建與攝影 10
尺度原則 12
比例原則 18
對稱平衡原則 24
非對稱平衡原則 30
徑向平衡原則 36
節奏原則 42
特異原則 47
和諧原則 54 第二章 立體構成的對比類型與面具設計 61
方法與步驟概述 62
凹與凸 68
主導與從屬 70
簡潔與繁復 72
預期與非預期 74
平坦與折疊 76
幾何與有機 78
正形與負形 80
節奏與變化 82
大與小 84
光滑與粗糙 86
靜態與動態 88
對稱與非對稱 90
張力與松弛 92 第三章 線材的立體構成 95
方法與步驟概述 96
課程實訓:線材動物 99 第四章 面材的立體構成 119
方法與步驟概述 120
課程實訓:紙制食物 124 第五章 塊材的立體構成 137
方法與步驟概述 138
圖形的視覺語言 140
課程實訓:亞克力材料鳥類 142 圖片作品提供者名單 158
立體構成 作者簡介
金伯利·伊拉姆(Kimberly Elam)
美國優秀設計師、暢銷書作家、知名教育家。現任世界頂尖數字藝術學府——美國瑞林藝術設計學院平面與交互設計系主任,曾獲羅伯特·巴克利杰出教育家獎。著有暢銷書《設計幾何學》《柵格系統與版式設計》《美國編排設計教程》等。她的設計類著作暢銷全球15年,銷量超過10,0000冊,被廣泛用作大學設計課程的基礎教材。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