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與教育供給側改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503874
- 條形碼:9787523503874 ; 978-7-5235-0387-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與教育供給側改革 本書特色
本研究綜合利用人口普查數據、勞動統計年鑒數據、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等,分析勞動力市場的技能需求。在分析時,本研究將勞動力技能劃分為整體水平和不同類型兩個維度,分別從這兩個維度出發,研究勞動力市場的技能需求。本研究的第三章和第四章研究勞動力市場對不同水平技能的需求,第五章和第六章研究勞動力市場對不同類型技能的需求。第七章指出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對教育供給側改革的啟示,第八章對全文進行總結,并提出對策建議。
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與教育供給側改革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研究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并分析其對教育供給側改革的啟示。結構安排如下:首先,介紹本研究的背景和意義;其次,對研究中涉及的核心概念進行界定;*后,分析本研究的理論依據。
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與教育供給側改革 目錄
普查數據 61 第三節 勞動力市場對不同水平技能需求的變化趨勢——基于
勞動力市場供求監測數據 81 第四節 本章小結 86
第四章 勞動力市場對不同水平技能需求的預判 90 **節 技能需求預判的定義和方法 90 第二節 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技能需求預判的實踐進展 101 第三節 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技能需求預判的主要困難和
應對經驗 109 第四節 我國技能需求預判的現狀與改進建議 113 第五章 勞動力市場對不同類型技能需求的變化趨勢 117 **節 數據來源和計算方法 118 第二節 我國勞動力市場對5種不同類型技能需求的變化趨勢 122 第三節 國內外勞動力市場對不同類型技能需求的趨勢對比 126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27 第六章 人工智能背景下社會交往能力的勞動力市場價值 129 **節 理論分析與文獻綜述 130 第二節 模型設定、數據來源與描述統計 135 第三節 實證結果 138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47 第七章 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對教育供給的啟示 150 **節 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與教育供給的關系 150 第二節 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對教育供給提出的要求 153 第三節 研究結論和對策建議 163 第四節 研究不足與展望 170 附 錄 173 后 記 176 參考文獻 178
圖表目錄 圖1-1 技能需求的影響因素 11 圖2-1 研究內容框架 55 圖3-1 我國就業人口的職業大類分布(2010年) 66 圖3-2 用人需求對勞動者的技術等級或專業技術職稱有明確要求
的比例 82 圖3-3 勞動力市場總體求人倍率和高級工程師求人倍率 82 圖3-4 勞動力市場總體求人倍率和高級技師求人倍率 83 圖3-5 勞動力市場總體求人倍率和技師求人倍率 84 圖4-1 定量模型預測實施步驟 96 圖4-2 美國勞動統計局的組織結構 105 圖5-1 我國勞動力市場對不同類型技能需求的變化趨勢 124 圖7-1 技能需求與教育供給關系的分析框架 151 表1-1 發達國家或國際組織發布的技能報告 10 表2-1 技能的不同分類方法 18 表2-2 國際標準職業分類(2008)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
大典(1999)的對比 20 表2-3 我國職業技能等級劃分標準 22 表2-4 已有關于非認知技能的實證研究常使用的數據來源 25 表2-5 按照技能的程序性對技能類型的劃分 26 表2-6 3種技能調查的優缺點比較 27 表2-7 PIAAC測試與STEP測試的比較 28
表2-8 STEP測試的內容框架 30 表2-9 發達國家勞動力市場技能升級的描述性分析 34 表2-10 驗證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是技能升級的主要原因的研究 35 表2-11 發達國家勞動力市場技能極化的描述性分析 38 表2-12 認知技能的勞動力市場回報(研究舉例) 48 表2-13 非認知技能的勞動力市場回報(研究舉例) 49 表2-14 認知技能和非認知技能的勞動力市場回報(研究舉例) 50 表3-1 就業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變化(1990—2010年) 62 表3-2 就業人口的職業大類構成變化(1990—2010年) 63 表3-3 不同職業大類從業者的技能水平 65 表3-4 單位負責人的受教育程度變化(1990—2010年) 66 表3-5 專業技術人員的受教育程度變化(1990—2010年) 67 表3-6 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的受教育程度變化(1990—2010年) 68 表3-7 商業和服務業人員的受教育程度變化(1990—2010年) 68 表3-8 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的受教育程度變化
(1990—2010年) 69 表3-9 農林牧漁和水利業生產人員的受教育程度變化
(1990—2010年) 70 表3-10 職業大類組間變化和組內變化對就業人口受教育程度總體
變化的貢獻度 72 表3-11 就業人口比重增長*多的10個職業中類
(2000—2010年) 73 表3-12 就業人口比重減少*多的10個職業中類
(2000—2010年) 73 表3-13 就業人員的行業構成(2010年) 76 表3-14 行業門類內部受教育程度的變化(2002—2010年) 78 表3-15 行業門類組間變化和組內變化對城鎮單位就業人口
受教育程度總體變化的貢獻度 80 表3-16 全國招聘求職100 個短缺職業中職業大類分布 85
表3-17 全國招聘求職短缺排行前十的職業 86 表4-1 技能需求識別方法的優缺點比較 100 表4-2 我國已有的技能需求預判實踐舉例 114 表5-1 美國職業信息網絡數據集對職業的描述 119 表5-2 中美兩國職業大類的對應方法 120 表5-3 不同職業大類對5種類型技能的需求 123 表5-4 不同類型技能的工資回報 125 表5-5 勞動力市場對不同類型技能需求的研究結論對比 127 表6-1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137 表6-2 基準回歸估計結果 139 表6-3 穩健性檢驗 140 表6-4 考慮內生性的估計結果 142 表6-5 職業自動化風險的調節作用 143 表6-6 職業篩選效應分析 145 表6-7 教育邊際效應分析 146 表6-8 社會資本效應分析 147 表7-1 中美兩國就業人員的行業結構比較(2010年) 156 表7-2 中美兩國就業人員的職業結構比較(2010年) 157 表7-3 上海在PISA 2012獨立解決問題能力測試中的表現 160 表7-4 中國四省市在PISA 2015合作解決問題能力測試中的表現 161 附表1 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我國3次產業構成 173 附表2 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我國各職業大類的平均受教育
年限 173 附表3 2001—2010年不同類型法人單位所占比重 174 附表 4 分行業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的變化
(2002—2010年) 174
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與教育供給側改革 作者簡介
曹浩文,博士,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的領域主要包括教育政策的經濟分析、教育財政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項,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撰寫的教育決策咨詢報告多次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市財政局等領導批示或決策采納,榮獲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青年英才”稱號。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