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通信系統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69885
- 條形碼:9787560669885 ; 978-7-5606-698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通信系統概論 內容簡介
本書共8章,內容包括緒論、數字通信系統、 通信網絡技術、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擴頻抗干擾通信系統、微波與衛星通信系統、移動通信系統和光通信系統。
本書內容新穎,反映了當今*新的通信系統的發展和應用情況;語言簡練、通俗易懂,突出概念描述,避免煩瑣的公式推導;內容系統全面,材料充實豐富。
本書可作為通信工程、計算機通信、信息技術及其他相近專業的專科生教材,也可作為非通信專業的本科生教材,還可供IT行業的科技人員閱讀和參考。
通信系統概論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通信概述 1
1.1.1 通信的定義 1
1.1.2 通信的分類 1
1.1.3 通信的方式 3
1.1.4 通信系統模型 5
1.2 信息論基礎 6
1.2.1 信息的度量 6
1.2.2 平均信息量 7
1.3 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 8
1.3.1 一般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 8
1.3.2 通信系統的有效性指標 8
1.3.3 通信系統的可靠性指標 10
1.4 通信信道的基本特性 11
1.4.1 信道概述 11
1.4.2 傳輸信道 14
1.4.3 信道內的噪聲 16
1.4.4 常見的幾種噪聲 17
1.4.5 信道容量 19
小結 22
思考與練習1 22
第2章 數字通信系統 24
2.1 數字通信系統模型 24
2.1.1 數字頻帶傳輸通信系統 24
2.1.2 數字基帶傳輸通信系統 25
2.1.3 模擬信號數字化傳輸通信系統 25
2.1.4 數字通信的主要優缺點 25
2.2 時分多路復用(TDM) 26
2.2.1 TDM的基本原理 26
2.2.2 TDM信號的帶寬及相關問題 28
2.2.3 時分復用的PCM通信系統 29
2.2.4 PCM 30/32路典型終端設備30
2.3 準同步數字體系(PDH) 30
2.3.1 數字復接的概念和方法 31
2.3.2 同步復接與異步復接 32
2.3.3 PCM高次群 40
2.4 同步數字體系(SDH) 44
2.4.1 SDH的基本概念 45
2.4.2 SDH的速率和幀結構 46
2.4.3 同步復用結構 47
2.4.4 映射的方法51
2.4.5 定位55
2.4.6 復用58
2.5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 61
2.5.1 數字基帶信號的常用碼型 62
2.5.2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的性能 65
2.6 數字頻帶傳輸系統 68
2.6.1 二進制振幅鍵控(2ASK) 68
2.6.2 二進制頻移鍵控(2FSK) 71
2.6.3 二進制相移鍵控(2PSK) 75
2.6.4 二進制數字調制系統的性能比較 80
小結 82
思考與練習2 83
第3章 通信網絡技術 88
3.1 概述 88
3.1.1 通信網的組成 88
3.1.2 通信網的分類 89
3.1.3 通信網的功能 93
3.1.4 通信網的發展方向 94
3.2 通信網絡體系結構95
3.2.1 網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95
3.2.2 ISO/OSI網絡體系結構101
3.2.3 Internet網絡體系結構105
3.2.4 IPv4107
3.2.5 IPv6109
小結 110
思考與練習3 111
第4章 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112
4.1 大數據的概念112
4.1.1 大數據處理分析的六大工具114
4.1.2 大數據在我國的未來之路116
4.2 云計算的基本概念117
4.2.1 折疊廣義的云計算和狹義的云計算118
4.2.2 云計算的工具與服務119
4.2.3 云計算的前景120
4.3 大數據和云計算融合的必然趨勢123
4.3.1 大數據發展現狀123
4.3.2 大數據條件與運作模式124
4.3.3 大數據安全125
4.3.4 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挑戰126
小結 133
思考與練習4 133
第5章 擴頻抗干擾通信系統 133
5.1 擴頻通信概述 133
5.1.1 擴頻通信的概念 133
5.1.2 擴頻通信的特點 134
5.1.3 擴頻通信的基本理論 138
5.1.4 擴頻通信系統的類型 138
5.2 直接序列擴頻系統 139
5.2.1 擴頻通信的基本原理 139
5.2.2 直接序列擴頻信號 142
5.2.3 直接序列擴頻信號的相關解擴 144
5.3 跳頻擴頻通信系統 148
5.3.1 跳頻通信的基本原理 148
5.3.2 跳頻通信的數學模型 149
5.3.3 雙通道跳頻系統 150
5.3.4 跳頻信號的解調 151
5.3.5 跳頻通信系統的技術特點 153
5.4 跳時系統 154
5.5 混合擴展頻譜系統 155
5.5.1 跳頻/直擴混合系統 155
5.5.2 跳頻/跳時混合系統 156
5.5.3 跳時/直擴混合系統 156
小結 157
思考與練習5 157
第6章 微波與衛星通信系統 159
6.1 概述 159
6.1.1 微波通信 160
6.1.2 衛星通信 161
6.2 微波與衛星通信的主要技術 163
6.2.1 微波信號的傳播 163
6.2.2 微波與衛星通信的頻率配置 165
6.2.3 信號的傳輸與復用 168
6.2.4 信號的調制與解調 169
6.2.5 編解碼技術 169
6.2.6 信號處理技術 171
6.2.7 衛星通信中的多址技術 175
6.3 微波通信系統 179
6.3.1 數字微波通信系統 179
6.3.2 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的性能 181
6.3.3 大容量微波通信系統 183
6.4 衛星通信系統 186
6.4.1 靜止衛星通信系統 186
6.4.2 移動衛星通信系統 190
6.4.3 VSAT衛星通信系統 192
6.4.4 衛星通信新技術 194
6.5 GPS定位系統 198
6.5.1 GPS的基本概念 198
6.5.2 GPS系統的組成及作用 198
6.5.3 GPS系統的定位原理 201
6.6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201
6.6.1 基本組成 202
6.6.2 發展歷程 202
6.6.3 發展特色 203
6.6.4 北斗衛星校時服務器的關鍵技術和特點 204
6.6.5 北斗系統的應用 206
小結 207
思考與練習6 207
第7章 移動通信系統 209
7.1 概述 209
7.1.1 移動通信的特點 209
7.1.2 移動通信系統的分類 211
7.1.3 移動通信系統的組成 212
7.2 移動通信的基本技術 213
7.2.1 蜂窩組網技術 213
7.2.2 多址技術 218
7.2.3 調制技術 219
7.2.4 交織技術 220
7.2.5 自適應均衡技術 222
7.2.6 信道配置技術 222
7.3 GSM移動通信系統 223
7.3.1 GSM系統的網絡結構 224
7.3.2 GSM系統的無線空中接口 227
7.3.3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 235
7.3.4 GSM系統的區域定義 239
7.3.5 移動用戶的接續過程 240
7.4 CDMA移動通信系統 241
7.4.1 CDMA的概念 241
7.4.2 CDMA蜂窩系統的無線傳輸 244
7.5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246
7.5.1 W-CDMA系統 246
7.5.2 CDMA2000系統 248
7.5.3 TD-SCDMA系統 253
7.5.4 IMT-2000系統 255
7.5.5 移動通信新技術 257
7.5.6 后3G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 265
7.6 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267
7.6.1 第四代移動通信的要求 268
7.6.2 第四代移動通信標準的發展 268
7.6.3 第四代移動通信的主要技術 270
7.7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275
小結 287
思考與練習7 287
第8章 光通信系統 288
8.1 光纖通信 288
8.1.1 光纖通信概述 288
8.1.2 光纖通信系統的組成 291
8.1.3 光纖通信的應用 297
8.2 波分復用(WDM)技術 298
8.2.1 WDM的基本原理 298
8.2.2 WDM通信系統 301
8.3 相干光通信技術 306
8.3.1 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原理 306
8.3.2 相干光通信的關鍵技術 308
8.4 光孤子通信 309
8.4.1 光孤子的基本特征 309
8.4.2 光孤子通信系統 310
8.5 全光通信系統 311
8.5.1 全光通信的概念 311
8.5.2 全光通信技術 312
8.5.3 全光通信網 315
8.5.4 光時分復用 317
小結 318
思考與練習8 318
參考文獻 319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