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危重病醫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3205532
- 條形碼:9787523205532 ; 978-7-5232-0553-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危重病醫學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以問答形式闡述,簡明扼要,由淺入深,為讀者提供了方便而準確的危重病醫學相關的專業知識。
危重病醫學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問答形式,以危重病的監測、診療為基礎,論述危重病是機體系統功能變化,敘述多種危急重癥的病程特點和治療策略。基本內容包括危重病診療的共同臨床基礎、危重病患者的臨床監測技術與處理、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技術和手段、主要危重急癥的病理生理學機制與處理策略、心肺腦復蘇等。該分冊是由全國多家醫療機構的危重病醫學專家共同編寫,根據叢書的總體布局,采用問答的形式,全面而又有針對性地對上述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闡述,同時力求簡明扼要并突出*新進展。該書為讀者提供了方便而準確的危重病醫學相關知識信息,是廣大醫務人員特別是麻醉學與危重病醫學專業人員及學生的實用書籍。
危重病醫學 目錄
第二章 呼吸支持
第三章 循環支持
第四章 危重患者的營養支持
第五章 危重患者的鎮靜鎮痛
第六章 危重患者的感染
第七章 危重患者的液體治療
第八章 危重患者的出凝血管理
第九章 呼吸系統危重病的監測與診治
第十章 循環系統危重病的監測與診治
第十一章 神經系統危重病的監測與診治
第十二章 消化系統危重病的監測與診治
第十三章 泌尿系統危重病的監測與診治
第十四章 內分泌系統危重病的監測與診治
第十五章 休克
第十六章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第十七章 心肺腦復蘇
第十八章 ICU及AICU
危重病醫學 作者簡介
劉克玄,二級教授、主任醫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南方醫科大學麻醉學院院長,南方醫院麻醉科主任;入選“教育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是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及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承擔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含1項國自然重點項目),以第一及通訊作者在麻醉(Anesthesiology, BJ A)及危重病醫學(ICM,CCM)、Gut microbes等國際雜志發表70余篇論文。現擔任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CAA)副會長、CAA科研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CSA)委員、CSA臨床研究與轉化醫學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廣東省麻醉醫療質控中心主任、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麻醉學專業分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同時擔任Anesthesiology中文版副主編,中華麻醉學雜志、國際麻醉與復蘇雜志等專業雜志的常務編委;榮獲第三屆“國之名醫優秀風范” 及第四屆“羊城好醫生”稱號。劉克玄,二級教授、主任醫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南方醫科大學麻醉學院院長,南方醫院麻醉科主任;入選“教育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是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及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承擔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含1項國自然重點項目),以第一及通訊作者在麻醉(Anesthesiology, BJ A)及危重病醫學(ICM,CCM)、Gut microbes等國際雜志發表70余篇論文。現擔任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CAA)副會長、CAA科研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CSA)委員、CSA臨床研究與轉化醫學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廣東省麻醉醫療質控中心主任、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麻醉學專業分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同時擔任Anesthesiology中文版副主編,中華麻醉學雜志、國際麻醉與復蘇雜志等專業雜志的常務編委;榮獲第三屆“國之名醫優秀風范” 及第四屆“羊城好醫生”稱號。 余劍波,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首屆天津名醫,先后入選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第一層次人選和創新型團隊帶頭人、天津市高校學科領軍人才,榮獲2021年天津市衛生健康委系統“最美科技工作者”和建黨一百周年“天津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兼任國家科技獎勵專家庫成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麻醉專委會和科研院所工作委員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麻醉學會委員和學組副組長、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副會長、天津中西結合學會第一、二屆麻醉與鎮痛專業委員會主委、天津中西結合學會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主委、天津醫學會麻醉分會副主委(侯任主委)等24種學術職務。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重點項目以及人才基金等22項共計1400余萬元;以第一和通訊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著160余篇,其中在Redox biology、Anesthesiology等SCI收錄期刊發表論著30余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共7項;獲得6項科技成果,其中1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5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